APP下载

人文关怀护理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2017-06-13牛宝英王玉英吴巧兰

护理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病人

牛宝英,王玉英,吴巧兰



人文关怀护理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牛宝英,王玉英,吴巧兰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干预前后分别选取肿瘤病人580例和592例,干预前进行常规护理,于2015年7月起对肿瘤病人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肿瘤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2.94%,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2.77%,干预1年后,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31%,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7.75%,均较干预前提高 (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肿瘤病人中可有效提高病人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人文关怀护理;肿瘤病人;满意度;护理理念;护理规范;情感账户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道数据显示:到2020年,肿瘤的发病率将增加50%,全球每年将新增1 500万肿瘤病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2]。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但现有的医疗水平无法彻底治愈肿瘤,且大多数病人治疗效果不佳,常伴有癌因性疲乏、疼痛、恶心等躯体不适,极度痛苦[3]。此外,大多数肿瘤病人出现了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疾病的预后与转归。因此,改善病人存活期的生活质量与心境,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疾病观,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文献报道指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与心境,提高治疗效果[4-6]。说明护理工作在肿瘤病人的疾病恢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理念的不断转变与进步,人文关怀日益受到重视,并在护理领域中广泛应用,且有相关研究[7-11]已证实其应用成效显著。本研究尝试将人文关怀应用于肿瘤病人的护理中,通过1年的应用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4年6月—2015年6月选取在吕梁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肿瘤病人580例(干预前),其中女295例,男285例;年龄27岁~72岁(56.21岁±0.25岁);肺癌132例,胃癌117例,食道癌83例,结直肠癌71例,乳腺癌55例,宫颈癌47例,卵巢癌26例,胰腺癌16例,肝癌13例,肾癌11例,其他少见肿瘤9例。2015年7月—2016年7月选取肿瘤病人592例(干预后),其中女305例,男287例;年龄29岁~80岁(59.32岁±0.15岁);肺癌128例,胃癌102例,食道癌87例,结直肠癌75例,乳腺癌63例,宫颈癌51例,卵巢癌31例,胰腺癌17例,肝癌15例,肾癌12例,其他少见肿瘤11例。纳入标准:①经病理细胞学检查确诊;②病人及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住院≤3 d;②住院期间未确诊转院的病人。干预前后病人性别、年龄、病种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干预前给予病人常规护理。于2015年7月起将人文关怀应用于肿瘤病人中。人文关怀护理具体如下。

1.2.1.1 采取多种举措,普及人文关怀理念 在护理领域中,人文关怀体现为人文护理,是护理的核心概念和中心任务。人文护理的内涵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自由的追求等[12-13],要求护理人员在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要时刻以人为本,及时发现并尽量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从全人护理的角度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及制定与调整护理措施,促进病人的身心恢复。我科利用科室业务学习时间,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人文关怀理念的学习与讨论,以加深理解、统一认识,使护理人员真正掌握人文关怀的内涵与意义,消除护理人员的思想障碍,为人文关怀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1.2.1.2 组建科室人文关怀护理团队 成立以护理人员为主体,医生、病人及其家属代表共同参与的科室人文关怀护理团队,由科护士长负责团队的组织、协调和运行工作。通过全体成员共同讨论确定各方职责,护理人员负责收集人文关怀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医生负责提供所需的相关专业指导。每季度组织召开团队全体成员会议,针对人文关怀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主题设定,并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见,制定有效、可行的措施,促进人文关怀在肿瘤病人护理中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形成成熟的肿瘤病人人文关怀护理规范。

1.2.1.3 营造舒适的治疗护理环境 韩静等[14]认为治疗护理环境的舒适与否与疾病的转归速度密切相关。因此,我科积极打造温馨、舒适的治疗护理环境,并以人文关怀理念为指引,结合肿瘤病人的需求与特点,加强病床的日常消毒及终末消毒,保证窗帘、隔帘干净整洁,严格控制噪声污染,促进病室通风,为病人提供整洁、舒适、安全、安静的病房环境。同时,在护理站设置温馨护理角,免费提供洗漱用品、针、线、老花镜、纸、笔等,满足病人日常生活所需;在配餐室设置用餐角并提供微波炉,方便病人热餐、用餐,使病人及家属切实地感受到安全、舒适、温馨,积极配合治疗。

1.2.1.4 加强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与素质 采取多种渠道加强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与素质,经团队讨论决定重点培养护理人员的护患沟通技能、心理关怀技能和情感支持技能等。具体措施:①参照存取款行为概念,将护士行为分为存款行为和取款行为,存款行为包括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治疗性沟通、帮助与安慰、其他(如点名表扬、收到表扬信、锦旗)等方面。取款行为包括语气生硬、行为不规范、巡视不到位、沟通解释不到位、忽视病人需求造成病人不满、投诉、纠纷等方面。以此设置情感账户,每月底对情感账户的存取款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兑现奖惩,存款行为按照所得分值进行奖励,取款行为按照所扣分值进行考核,并由科室人文关怀护理团队组织对发现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改进与完善,促进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建立与养成。②注重人文知识的学习与临床应用,采用讲座、示教、集体学习等形式,规范护理人员仪表,提升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使其在与病人交流过程中称谓得当、语言和蔼、对待病人态度热情、真诚,懂得换位思考,同情、理解病人的疾苦,能够主动关爱、理解病人。

1.2.1.5 形成肿瘤病人人文关怀护理规范 有文献指出:病人普遍认为护理人员拥有让人信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人文关怀护理的基础[15]。由此可见,人文关怀的实现与护理人员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关。因此,我科人文关怀护理团队组织制定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并实施,以强化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与水平。具体为:①加强护理人员对常见疾病护理及护理技术操作的掌握,使其能够正确、熟练地应用。②培养专科护理骨干,以此带动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③根据肿瘤病人护理范畴与需求,结合护理人员实际,做到每个护理人员都专业所长,如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疼痛护理、化疗护理、放疗护理等。此外,我科人文关怀护理团队根据人文关怀理念要求及肿瘤病人的需求,对当前科室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行整改,将人文关怀理念贯穿护理的全过程,形成肿瘤病人人文关怀护理规范,同时加强培训,使每个护理人员切实掌握肿瘤病人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并能够灵活应用。经过培训后,每个护理人员都应做到:①能够主动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做好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指导病人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等进行心理及情绪的调节,减轻焦虑、恐惧等情绪,保持心态平衡、情绪稳定;对有严重心理问题或自杀倾向的病人,及时疏导,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②引导病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积极配合治疗,从容面对死亡。③主动巡视病房,及时发现及解决病人存在的问题与需求,在巡视中尊重、关爱病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与安慰,如关注的眼神、安慰性触摸、鼓励性的握手等。④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护理,满足肿瘤病人对疾病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双重需求。

1.2.2 效果评价 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住院肿瘤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人文关怀干预前后肿瘤病人和医生的满意度。

2 结果(见表1)

表1 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病人及医生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病人和医生的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人文关怀干预1年后,肿瘤病人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满意度均达97%以上。提示将人文关怀用于肿瘤病人护理中可以有效提高病人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王佳等[16-18]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为我科人文关怀护理团队在统一人文关怀理解认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人员肿瘤护理专业知识技能与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与养成,使护理人员具备为肿瘤病人提供人文关怀护理的相关专业能力与素质,并以人文关怀理念为引领,从打造舒适治疗护理环境、形成肿瘤病人人文关怀护理规范的角度着手,将人文关怀理念贯穿于肿瘤病人的整个护理过程中,有效促进了医生治疗方案的高质量落实以及病人疾病护理需求的满足,使病人感受到被尊重、关心和呵护,保证了治疗效果,树立了正确的疾病观,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3.2 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本研究将人文关怀应用于肿瘤病人护理的同时,对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娴熟的专科护理知识与技能,还要具备人文关怀技能以及灵活的判断能力。而在本研究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因此,在肿瘤病人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Matsuda T,Saika K.Worldwide burden of cancer incidence in 2002 extrapolated from cancer incidence in five continents[J].Jpn J Clin Oncol,2012,42(11):1111-1112.

[2] Branley OW.The globalization of cancer[C].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ancer Nursing,2010:1.

[3] 竺红梅,白玉琴,顾珍凤.人文关怀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4):92-95.

[4] 张月娟,王惠,蒋新玲.护理干预对65例癌痛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4(11):1084-1085.

[5] 穆桂梅.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4-35.

[6] 陆泳诗,洪小娟,陈学英.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状况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2):122-123.

[7] 宋海英.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分析与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355-356.

[8] 周萍.ICU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2):3120-3121.

[9] 蔡丽逢,陈艳琼,刘冬情.人文关怀护理在眼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3):158-160.

[10] 金丽清.人文关怀在消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3):136-137.

[11] 季诚,宋红玲.人文关怀在老年冠心病患者102例的应用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2):375-376.

[12] 赖孝兰.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实践与效果[J].吉林医学,2007(6):849-850.

[13] 贾启艾.护理学的人文底蕴[J].护理研究,2002,16(2):63.

[14] 韩静,李新辉,杨琴.住院患者对病房物理环境舒适感的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1):13-15;19.

[15] 吴为,吕楚风,刘义兰.住院患者护理人文关怀体验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6,31(23):96-99.

[16] 王佳,韩晓雪,李文鹿.人文关怀护理对患者满意度影响的调查—以某口腔医院重症监护室肿瘤患者为例[J].现代医院管理,2013(6):69-71.

[17] 祝海波,慈玉莹,王丽芹.护理人文关怀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护理,2013,5(2):93-95.

[18] 吴多育,柯雅娟,马秀苗,等.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4):43-44.

(本文编辑崔晓芳)

Application of humanistic nursing care in cancer patients

Niu Baoying,Wang Yuying,Wu Qiaola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üliang,Shanxi 033000 China)

牛宝英,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033000,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王玉英、吴巧兰工作单位:033000,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

信息 牛宝英,王玉英,吴巧兰.人文关怀护理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17):2164-2166.

R47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7.041

1009-6493(2017)17-2164-03

2016-12-21;

2017-05-25)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病人
谁是病人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病人膏育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