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健康运动风险与治理问题研究
2017-06-13杨寿强
杨寿强
(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天津 300270)
国民健康运动风险与治理问题研究
杨寿强
(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天津 300270)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理念引领下,人民群众将更加重视和积极参与健康运动,不断推进我国国民健康运动事业迅速发展。在健身热情渐渐提升和运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健身风险事件也频频出现,比如运动性损伤、疾病,甚至猝死等,导致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受到影响,生命安全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威胁。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国民健康运动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根据其特点分析了国民健康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从不同主体出发提出了治理国民健康运动风险的几点措施。
运动风险;健康运动;风险治理;健康中国;全民健康
健康对人的全面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也属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要保障。使国民健康长寿得以实现,同时也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基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殷切期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健身运动属于促进健康和增强体质的一种有效方式,逐渐被人民和政府广泛关注。在全面健身体系组织持续完全的过程中,组织形式也得到了新的创新和发展,渐渐构成了全民建设组织网络体系内容,政府作为领导、社会作为主要依托,有较广的覆盖面。全面健身是全国无论男女老少人民,增强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的方式,并使身体不同部分的能力得以提升,使全国人民身体健康得以实现。然而,随着也出现很多健康风险事件,比如运动型疾病、损伤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导致人民群众的健康受到威胁,甚至产生生命安全的危害。正如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郭建军所说“全民健身属于人民健康水平提升的一种锻炼方式,并不是一切运动都能够得到健康,也并不是运动就能够获得好处。运动应当将健康和安全性作为基础才可以被称为健身,从而能够使中国建设得以完善。”
但基于运动风险治理的研究还基本停留在理论阶段,李晓军(2012)指出目前以健身主体为对象的多学科融合欠缺;关于健身运动风险研究的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健身风险已成为影响国民健身的重要安全隐患;亟待构建健身运动风险研究的理论框架,促进健身运动风险研究的系统化。“运动风险” 系统性的理论研究的缺失,直接制约了后续的、具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的实施。开展“国民健康运动风险与治理问题”研究,了解健康运动风险的特征、分类并讨论治理机制,是实现科学体育、全民健身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属于健身运动风险理论体系当中的前提和必要性工作内容,属于全民科技含量提高以及风险预警构建的前提内容,是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的必然路径。
1 国民健康运动战略规划与特点
1.1 参与健康体育锻炼主体的广泛性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全民对健身运动的热情高涨,越来越多人出于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目的投身到健康运动中去。2015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相应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相关论述,在“十二五”时期,全民健身运动持续开展,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体育锻炼的热潮当中。到了2014年底,在全国范围内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也就是每周参与三次以上的锻炼,每次锻炼在半小时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33.9%,比2007年提高5.7%。另外,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也给人民群众参与到健康运动提供了客观和物质条件,人们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投身健康运动中。在政府大力“推动人人参与、尽心尽力和人人享有的方式,并进行相应的落实,使疾病发生概率大大降低”的背景下,我国参与体育锻炼的主体数量逐渐攀升,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健身运动参与率会持续上升。
1.2 地区与年龄之间的不平衡性问题
由于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地区在体育运动设施建设、全民健身理念传播、国民自身参与体育运动的自主性上有着一定的差距。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总体而言,相对东部地区,西部差距较大;城乡和地区差距也通常比较大,城市与农村有一定的距离。国民健康运动除了地区不平衡性之外,在年龄结构方面也存在着不平衡。据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调查公报的数据表示, 全国有41亿超过20岁的城乡居民参与过体育锻炼,在年龄分布方面表现为年龄增大,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比减小的情况。在这之中,超过20岁但不超过29岁的人更愿意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几乎达到了50%,而超过70岁的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仅仅只有26%左右。所以,不同的地区或者不同的年龄层健身运动的参与率不同,健康运动在我国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图1 20岁及以上各年龄组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
1.3 国民健康锻炼的业余闲暇特征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全面健身服务,并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健身和休闲活动的发挥,从而进一步使全民健身体系得以完善和发展。事实上,大多数的国民健康运动都具有自发性和业余性,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指导,在运动过程中更多的是经验主义和主观判断。据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调查公报的数据显示,在2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超过48%的人接受了体育锻炼等指导作用,相对2007年而言,有14.7%的提升,其中同事、朋友相互指导的人占据了32.3%,比例是最高的,其他5%左右的人则属于“专业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某些“专业人士”的指导。另外有相同比例的人则是依照视频或者书籍展开体育方面的锻炼。对于20岁到29岁之间的人群而言,有超过60%接受过相应的指导,超过60岁的人,则只有44.1%接受过相关指导(见表1)。
表1 20岁及以上人群各年龄组人群接受体育锻炼指导的人数百分比 %
虽然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基本形成,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但是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仍然不能满足人口众多的国民主体,据《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 年)》实施效果评估总体情况的数据,截至2015年年底,社会体育指导员仅为190 万人,远低于健康中国规划的每千人2.3人,即340万左右的总需求。而且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也仅为14万左右,限制了国民健康运动向的快速推进。
2 国民健康运动风险来源与特征构成
运动是人与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本身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由于我们不能完全的控制这一过程,所以运动的过程中风险有它存在的客观性。
2.1 国民健康运动风险的来源
国民健康运动的普遍性从宏观上来看增加了运动风险发生的数量,而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导致了国民健康运动管理的高难度。国民健康运动的不平衡性是指在地区和年龄层次上的发展不平衡,而不同地区、不同的年龄层将会面临不同种类的运动风险,这就要求在治理风险时要做到因地制宜。另外,国民健康运动的业余性提高了运动风险的发生率,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很多人进行健康运动时往往缺乏相应的安全知识,在风险发生后也没有应对风险的经验,往往导致损失惨重。
2.2 国民健康运动风险的特征
正确地认识国民健康风险的特征,有利于更好地识别风险,并针对风险做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国民健康运动风险有两个基本特征:客观性和潜在性。一方面,国民健康运动风险是环境和场地设施等客观事物和人为的主观行为二者交叉过程中所固有的,风险客观地存在于每个人的每次运动过程中,但通过风险治理可以将风险控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另一反面,健康运动风险往往不会显露,它的这种潜在性使得人们降低了警惕性。
3 国民健康运动风险的治理路径
3.1 国民健康风险治理的相关责任主体
全球治理委员会在治理方面的定义:治理往往是公私或者个人经营机构各种方式的和,它能够让冲突或者利益不同的情况产生调和,并进行相应的联合行动,属于一种持续发生的过程。所以,研究国民健康风险治理问题首先要了解与国民健康运动风险相关的几大主体。一是国民自身,国民自身作为运动的实施者,运动风险的载体,在风险治理方面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二是组织者,国民健康运动的组织者包括政府、社区管理者,也是健康运动的监管主体。作为组织者,政府或者社区的初衷都是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所以当运动风险有可能对运动的这一目标产生影响时,他们应该采取措施防范风险,将损失降到最低;三是保险行业,人身意外保险通过转嫁和分担风险,通过保险公司的赔偿,把运动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3.2 国民健康风险的治理路径与关键措施
从与国民健康运动风险相关的不同主体出发,风险治理措施可分为回措施避、管理和控制措施和转嫁和分担措施。
3.2.1 健康运动风险的回避措施
回避措施指的是风险事件存在和发展的相关可能,风险主体在很多时候可能会进行某种行为的放弃或者拒绝。不过在风险回避这项内容当中,风险概率通常并不高,通过这些内容,确保风险主体更加安全有效。但只有在当意外发生率高,并且有较为严重的伤害状况,才可能会进行风险回避策略的实施。比方说,某些特殊体质或者某些身体机能欠佳的群体应回避剧烈的运动;身体素质正常的个体处于身体状况不良,或者出现发烧感冒等问题的时候,也应当避免一些运动。如果天气情况特殊,比如较为炎热,或者刮风等恶劣天气应该回避室外运动。由于回避风险策略有它特殊的的应用时机,所以风险回避策略的使用应该在理性合理的风险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使用,不得利用风险回避的策略作为减少运动的借口。风险回避主要是针对国民自身,作为运动的主体,国民自身要在对自己身体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判断,在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下,衡量利弊,这样才能有效回避对自己可能造成风险的健康运动,从而减少运动风险给自己带来的伤害。
3.2.2 健康运动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指的是在产生损失之前,避免损失影响,使损失实践降低,在风险产生之后,使损失程度大大降低。在我国国民健康运动的风险应对过程中,风险控制往往是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风险加以有效应对的方式。国民健康运动风险的防范工作主要来自国民自身、社区管理和国家调控三方面的工作。从国民自身方面出发,要尽可能在运动前主动学习安全防范知识,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风险知识,特别是认识到健康运动风险的危害之大,提高对运动风险事故的警惕。从社区管理工作出发,加大场馆建设的资金投入,专门人员负责场地的维修以及管理,对场地进行定期检修,避免隐患发生,同时也能够使运动风险大大降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置医疗保健人员,掌握社区居民的基本健康动态系统,并能在风险发生时第一时间进行专业的意外处理。从国家调控方面出发,要动用人力物力资源在社会上大力宣传安全防范知识,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强化安全体育、安全运动的意识,重新认识、准确定位体育的功能,使体育活动风险防范能力得以提升,并提升自救能力,争取到2030年,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3名。政府还要积极采取措施履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强化个人健康责任,使全民素养得以提升,并追求自主自律,与自身特点相符合,使生活方式更加健康,对生活行为进行有效控制,进一步产生对健康的热爱、追求以及促进,构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而且,为提高全民健身的科学决策能力,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有关部门进行了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在1997年、2001年以及2007年一共展开了三次有关体育锻炼的调查。国民体质监测在1997年展开部分检测的前提下,2000年进行了国家3岁到69岁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建立,并构成了体质数据库,从而确立了五年一次的监测制度。2005年以及2010年展开了两次调查,从而在国民体质观察方面构成了相应的前提。国家要在此基础上提高体质监测的效率和质量,并提高监测结果的利用率,在国民体质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国民健康运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另外,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指导精神,要在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环境以及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推动构成体育与医疗结合的服务方式,指导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康复、慢性病等方面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效果。在进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之后,尽可能地将风险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3.2.3 国民健康运动风险的转嫁与分担措施
风险的转嫁和分担措施是指国民自身为了避免承担风险损失,转嫁损失的活动以及责任后果,使其被单位或者个人承担,属于一种良好的处理办法。风险转移往往是利用购买保险的方式来进行,国家或者社区可以进行引导,让居民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在产生风险事故的时候,能够得到补偿并且使风险进一步转移。这种策略是当风险避免不了或者对风险进行控制失败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通过保险公司对风险损失的补偿将风险的发生对国民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居民的收入存在地区差异,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购买率也呈现出地区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党和政府要积极引导欠发达地区的人身意外保险购买,给予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完善健康风险转嫁机制和保险产品供给侧优化。保险行业自身也要在“健康中国2030”的指导下,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创新创优能力,发挥保险业在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
3.3 形成“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运动风险社会共治格局
共建共享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国战略主题,提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全民健康。通过促进全社会的参与,使多部门参与其中,构成风险合作机制,并对社会力量加以调动,进一步推动国民健康风险治理工作,预防和减少伤害,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共治格局。国民健康运动风险的治理需要国民自身、政府或社区管理者、保险行业三方的共同合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少了任何一方,治理工作都是不完整的不成功的。在治理过程中,重视相互的协作,有助于提高治理风险的效率,努力防范国民健康运动风险和减少健康伤害风险损失。
4 结论
只有满足安全性、有效性的运动才可以说是健身,能够对健康中国建设起到一定的好处。在促进全民健身的推广过程中,要提高对运动风险的关注度,探寻从不同主体出发的风险治理路径,预防运动风险危害带来的身体危害、精神损害和经济负担。因此,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国民自身、政府或社区管理者、保险行业三方应共同合作,做好运动风险的防范治理工作,使得健康运动切实达到“健康”的目的而不受运动风险的影响,这符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精神,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1] 李晓亮. “运动风险”概念的剖析与界定[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6)
[2] 刘晓军,王军,曾四清. 健身运动风险事件发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0):46-49
[3] 刘晓军. 健身运动风险理论体系的构建[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0):94-98
[4] 张丹妮,陈乐琴,张一民. 中老年人健身损伤风险发生的体质因素探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0-55
[5] 李晓亮,郑鑫,陈德明. 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运动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4):16-19
[6] 陈德明,李晓亮,李红娟. 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研究述评[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9):102-108
[7] 袁夕坤. 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风险的控制及应对策略[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118-121
[8] 杨加玲. 从系统论视角审视休闲体育活动的策划与风险管理[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08-111
Risks in National Health Exercise and the Governance Measures
YANG Shou-qiang
(School of foreign affairs of Tianjin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y,Tianjin 300270,China)
People will gradually pay more attention to and take part in the health exercise under the ideal of Healthy China 2030 strategy, which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exercise in China. However, as the increased development and the rising enthusiasm of national health exercise, a number of health risk events such as sports injuries, sports diseases and even sudden death often occur, which presents a serious danger to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even life safety.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health exercise and analyzed the risks of national health exercise by consulting and logical reasoning.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roposed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risks of national health exercise from different subjects.
sports risk; health exercise; risk governance; Health China; universal health
2017-03-14
杨寿强(1982-),男,汉族,天津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G804
A
1007-323X(2017)03-0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