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程 夯实教研 高效备考
2017-06-12廖伟业
廖伟业
【摘 要】本文在系统分析广西高中地理学业考试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具有校本特色的地理课程体系,搭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研修平台,研究学业考试命题方向,追求高效复习效果等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 学业考试 核心素养 有效教学 校本研修 专业成长 高效复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167-02
2015 年广西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已结束,基于对此次学业考试的整体评价分析,本次地理学业考试较好地达成了高中地理新课标的“掌握双基、获得技能、发展思维、形成探究方法,增强人地协调观”的测评目标,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理念,严格遵循了《2015 年广西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与说明》的内容覆盖和达标性定位原则,本试题与高中新课标改革的对接和关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导向作用更为明晰。为更好地促进广西各高中学校从学科内涵建设层面深入推进高中地理新课标改革,引领教师把握课程标准,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笔者对各校在高中地理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的课程管理、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备考复习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整合资源 ,构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具有校本特色的地理课程体系
当前,地理学业考试重在面向全体,检测学生对三个必修模块的学习成果,考查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地理思维能力,以此来检测《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三维目标的落实程度。新课标背景下的地理学业考试的合格性定位决定了地理课程学习的基础性,全区各校教学管理部门应以贯彻国家课程方案,规范课程管理作为前提,积极引导教师在必修模块教学中扎实落实“双基”教学,重视从地理的学科思想方法和核心素养方面来体现地理的学科价值,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学习能力,确保绝大多数学生顺利通过合格性考试。此外,2019 年新高考方案将在广西全面实施推进,地理学业考试将面临从面向全体的合格性考试到面向部分学生的等级性考试的对接挑战。如何实现平稳对接,学校领导需要有未雨绸缪的前瞻性与敏锐性。高中新课标改革走向縱深发展的核心在于课程的改变,回望高中课改推进三年,我们发现,由于部分学校对高中新课标改革与考试评价的对接导向缺乏高位认知,不少学校在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开放性中依然存在诸多顾虑,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开发能力不足,引导教师对课标的分析、教材的取舍整合研究不透,导致教师困于“教学课时减少、教学内容增加、教学时间不够”的矛盾。有的学校对部分学科在国家课程规定课时的基础上擅自增加课时,挤压选修课程课时,甚至有部分学校未能开设校本课程,部分学校开发实施校本课程质量也不高。为此,我们对高中地理课程实施提出以下建议:探索构建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课程体系。结合校情,挖掘资源,重视地理实践力培养,对国家课程实施二次开发,尝试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进行整合,对基础课程、综合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等四类课程进行综合开发。
(一)基础课程
依据学情和合格性考试性质,尝试对基础课程中的教学要求做降低难度的处理,比如,高中地理必修1的部分难点内容可以考虑放到综合选修课程中去。其目的是夯实学生基础,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课时不够的问题;也可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业考试通过率和优秀率。
(二)综合选修课程
探索国家必修课程中的教学要求较高或学生学习感到较难的内容和国家选修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纳入综合选修课程。其目的是适应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需要,解决专业选修的问题;也可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解决培优辅差的问题;也可适应优秀生发展的需要,解决一本率的问题。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
此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来自综合选修课程的拓展,学生对综合选修课程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由此构成了以知识应用和研究活动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四)社团活动课程
学生自主设计,自我管理,以满足他们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展的活动课程。对每一位学生而言,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某一社团,也可以申请组建新的社团。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积极主动整合课程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高中地理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求,促进其个性化发展,这应是顺应新高考改革的必由之路。
二、落实课程标准,基于核心素养,探索有效教学常态化
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2015 年广西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与说明》为依据,2015 年的地理学业考试试题凸显了几大亮点:情景创设新颖,关注热点与乡土;图表呈现多样,彰显学科特色;主干能力立意,思维考查灵活;生活案例探究,体现学科价值;落实课标理念,关注核心素养。这些鲜明的命题导向对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启示。高中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区内部分高中学校调研反馈的情况来看,当前影响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瓶颈依然存在:高考制约和评价单一是外因;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是内因。老师们普遍认为,在考试压力下如何达到教学效能和素养提升双赢仍然是常态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难题。为此,笔者建议:在常态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领会课改精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熟悉《课程标准》,细化学习目标,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在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地理教研组要加强团队教研,积极探索“基于乡土资源开发的探究式及案例研究”“基于学案导学的高效课堂”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等有效教学模式,从必修、选修、区域地理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实践研究,积累经验与反思。围绕体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标将出台,相信这将会对今后的高中地理教学和学业考试命题指出更明确的方向。课程的实施将对地理教师在充分利用各种素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和实施、设计开展主题式的课堂研讨、信息素养与学科整合等方面的教学研究能力的要求会大大提高。
三、搭建校本研修平台,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教研组是教育教学的研究组织,高中新课标改革催生新一轮高考制度的改革。从学科课程理念的落实到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学习型教研团队进行有效的教研推进。但是,目前不少学校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研组活动仅仅局限在工作布置层面;听评课流于表面,缺少名师引领,使得主题式校本教研难于开展,不能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入诊断分析,故而教研效果低效,教师专业成长慢。建议各校借高中新课标改革和新高考改革的东风,利用地理学科基地,整合专家资源,合理打造学科领军人才,发挥名师在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同时以优秀教研组建设为抓手,加强对“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新备考”主题式的深度教研,各校要建立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校本教研保障机制。
四、研究学业考试命题方向,追求高效复习效果
地理学业考试作为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提高学业考试复习效率,从而提升学生备考信心,我们提出以下复习建议。
(一)熟悉《考试大纲及说明》,编写校本备考资料
《地理学业考试考纲》是地理学业考试的指向标,备课组教师要认真比对、揣摩《考试说明》的考点与能力要求,把握复习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责任分工到人,将考点细化、内化。可通过组内教师分工,进行主干知识梳理,针对性遴选各地学业考试典型真题,精心设计编写校本备考资料
(二)明确各阶段目标,合理安排复习计划
由于复习时间短,地理学业考试备考阶段更需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灵活安排教学节奏。建议地理学业考试复习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整合教材、夯实基础为主,可通过导学案来落实;第二阶段以巩固、提升能力为主,可通过单元练习考查方式进行;第三阶段以回归教材、查缺补漏为主,以各地真题卷或预测卷限时训练为主,关注A和C层次的临界生,加强对点辅导,确保提高优秀率和通过率。
(三)淡化机械记忆,注重图表思维训练
2015 年的考试数据显示,少部分以知识记忆设问的考题得分率较低,此类试题区分度也不理想,成为考生真正的难题。图表分析是学习地理的必备技能,广西近 3 年地理學业考试命题大都以图表作为信息载体,许多试题均配有图表,因此地理学业考试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读图、析图、绘图训练。读图就是训练学生学会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析图是在读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图中要素的分布规律和成因,根据提取的有效信息调用地理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绘图则要求学生参照课本上的图进行规范作图,重点关注地理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示意图的绘制。
(四)关注区域热点,精析典型案例
历年地理学业考试试卷中有多幅以热点区域为载体的图像,多以区域差异比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查为主。因此在地理学业考试复习阶段,可将社会热点与区域特点有机结合,开发典型区域探究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区域地理事实、现象背后的地理原理、规律,尝试从自然与人文角度归纳区域特征、区位条件,并提出区域发展对策。
(五)关注乡土素材的挖掘,重视案例分析方法迁移
在试卷中适当引入乡土地理知识,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而且也是切实贯彻落实“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的新课改理念的需要。2013—2015 年广西学业考试乡土地理试题融入地方歌谣、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现象、全国最大的甘蔗生产基地、红水河梯级开发等乡土地理知识,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地理乡土实践力。在未来的备考复习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关注北部湾经济区、“一带一路”、西部资源富集区、西江经济带、平果铝等贴近学生生活的乡土素材的挖掘与分析。
(六)强化审题与答题规范,提高优秀率和通过率
学业考试试题难度不大,但学生往往又与 A 率失之交臂,其中,答题不规范是主因。教师在复习阶段,应强化学生审题、答题规范训练,在审题时圈出关键词,提取转换关键信息,扼要写出文字和图表中的隐藏条件。对综合题作答时需观点明确,依照逻辑分列要点。要做到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同时要做到语言简练,避免答案口语化。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