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段“五维”游戏式注意力品质拓展训练的校本研究
2017-06-12董巍
董巍
〔关键词〕注意力训练;小学;校本研究
注意力培养一直是小学低年段学习能力培养中的重点与难点。两年前,我开始承担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任务,我发现几乎每个低年段班级中都会有几名学生上课容易走神、坐不住“板凳”,喜欢大声“抢话”,阅读或听讲时缺乏耐心……这些注意力品质方面的“短板”迅速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绩,他们很快成为班级里的“后进生”,频频在纪律和学习方面出现问题。
正如很多有经验的低年段教师所说,学困生并非在智力上低于常人,而是在注意力这一环节上出现了问题。这些“坐立不安”“哪儿有事哪儿到”的学生常常被认为是“多动症”。虽然近些年来,随着对“多动症”生理原因的认知,人们开始接受这是一种心理障碍,与学生意志品质无关。除了让这部分学生接受系统的医学训练外,作为教师,我们究竟还能怎样系统地帮助他们,一直是个棘手又鲜有人触碰的难题。
作为低年段的心理健康教师,我知道我责无旁贷。这些六七岁的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神给予了我知难而进的无限勇气。2014年秋季开学,我开设了一门以“心理拓展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校本课,以自愿的形式召集了低年段各班存在注意力“短板”的孩子,一起挑战“自我”,向“提升注意力品质”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了!
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讲,我知道“多动”并不是导致学生成绩差的“原因”,而是学生注意力品质缺陷的“表象”。因此改变学生的“困境”仅仅从学习行为训练的角度出发想办法,是很难奏效的,而且也很容易引发排斥情绪。只有全面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品质,使学生“有能力”随时“管控”自己的注意力,“多动”的问题才会自然消失,学业成绩也必然会有所好转。
因此,我查阅了大量的心理学专业书籍和近几年注意力训练的前沿文献,尤其是深入地学习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陈国鹏教授关于中小学生注意力测验和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朱晓斌教授关于儿童注意力品质训练技术的研究成果。前期的理论研究令我茅塞顿开,我随即找准了自己实践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一、“五维”注意力品质拓展训练的课程开发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于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并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心理学普遍认为,一个人的注意力品质体现在稳定性、广度、转移、持续性和集中性五个方面,其中注意力的稳定性与广度与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相关。同时,注意力既包括自动化的无意注意、随意后注意过程,也包括需要主观努力加以执行控制的有意注意过程。人们对注意的执行控制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练习不断进步的,因此我将自己的注意力训练课程的目标界定为“提升学生注意力稳定性与广度,增强学生注意力执行控制能力。”
在构建训练内容时,我着力克服已有注意力训练课程过于关注心理学专业技术要求而忽视中小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问题。小学低年段注意力品质的培养一定要根植于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使心理课训练的内容直接指向“日常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而训练习得的新技能更要“拿到日常学习中就能用”,这样才会实现心理训练和日常学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为此,我从课堂学习行为必然要涉及的听、说、读、写、做五个环节入手,重点选择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声音等材料创设训练活动,形成了一套以视觉注意、听觉注意和动作执行注意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五维”注意力品质拓展训练校本课程,共计30节。
二、“五维”注意力品质拓展训练课程的游戏式教学模式
2014年秋天,我的心理训练课正式开课。令我始料不及的是,精心准备的、严谨科学的课程内容根本没办法在这群“坐不住”的学生中实施。多年来一直承担高年段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我忽略了低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训练课程必须增加趣味性、互动性和灵活性。我开始抓住一切机会旁听小学低年级的常态课,重点观察那些注意力存在“短板”的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虚心学习有经验的老教师调控这些孩子的“窍门”。很快,我就发现做游戏、听故事、动手操作、比赛是小学低年段课堂教学的“法宝”。于是,我将所有的心理训练课均优化成游戏式互动模式。
每节课上课之初,我都会明确地告知孩子们这节课的训练任务和最终要达成的目标。然后根据课程内容需要将孩子们重新分组,明确组间竞赛的规则及最后的奖励办法。
随后的竞赛环节由五个互动游戏组成,分别包含“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五方面内容,但具体呈现顺序不固定。“看一看”以读故事、找不同、物归“原主”等为主要活动形式,重点进行图形、文字、实物的視觉注意训练;“听一听”以听故事、听发言、听音乐、猜猜“我是谁”等为主要活动形式,重点进行声音、语言的听觉注意训练;“说一说”以讲故事、复述、转述、专题问答等为主要活动形式,重点进行语言的表述能力训练,并以此作为“看一看”“听一听”训练效果的反馈机制;“做一做”以木头人、听口令做动作、手工制作等为主要活动形式,重点进行大动作执行注意训练;“写一写”以走迷宫、连线成图、填涂颜色、填写指定符号(字词)等为主要活动形式,重点进行书写动作执行注意力训练。五个维度的游戏环环相扣,通过竞赛加分的形式紧密相连、一气呵成。
每节课的最后,播放一个配乐科普故事,稳定学生兴奋的情绪的同时,设置三个信息记忆类问题,要求学生牢记答案。第二次上课时进行课前提问,对能够长时间保持准确记忆的学生给予奖励。
全新的游戏式互动竞赛训练课,立刻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课堂上孩子们全力以赴地参与竞争,一次次地体验目标达成后的快乐。一个学年下来,孩子们在课程评教中为这门选修课打了满分。
三、“五维”注意力品质拓展训练实施的注意事项
(一)游戏内容的设置要注重递进性
“五维”注意力品质拓展游戏训练的30节课在难易程度、密度、材料形式的选择上都充分体现递进性,力求切合小学一年级学生全年身体、心理、学习习惯的发展与变化。为了避免频繁地变化活动形式增加学生适应的难度,我对“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五维的每一维度内的活动形式的开发不超过五种,但通过变化五维呈现的顺序或是每种活动呈现材料的内容来调整难易度,激发训练兴趣,实现课程内容开发的渐进式序列化。
(二)课堂教学调控要关注个体
选修我这门校本课的学生多半在注意力品质方面存在“短板”,平日里因负面行为受到关注的机会较多。因此,很多学生形成了通过“哗众取宠”博取关注的习惯。这就要求我在课堂上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个性化”关注。我需要理解他们突然做出“异常”行为的本意,迅速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正性的引导和足够的正面关注,否则课堂的教学秩序很容易出现问题。
(三)对学生的成长变化的肯定要及时
注意力品质方面存在“短板”的学生,控制执行的能力本来就弱,所以很难体会到“自我控制”“主动改变”带来的成就感。这就要求我必须细心地发现他们身上的每一个亮点,摒弃一切先入为主的观念,放弃一切常规的评价标准,能够剥离出他们尝试改变、却以失败告终的行为中隐含的积极因素,诚恳而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进而帮助学生们尽快走出“一做就错、越做越错”的恶性循环。
为了验证“五维”注意力品质拓展游戏训练课程的实施效果。我在每学期开学初和学期末都会使用华东师范大学陈国鹏教授开发的《中小学生注意力测验》对学生们的注意力品质进行评估,从统计数据看,学生们的注意力稳定性普遍有所提升,效果比较明显。从课堂学习行为表现看,很多学生在班级里的表现都有所转变,学业成绩也有所提升,班主任越来越信任、支持我的研究。
而我的学生们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越来越喜欢上心理拓展游戏课,对其他课程也不再头痛,轻松欢快的笑容总会浮现在他们的脸上……
(作者单位:辽宁省实验学校,沈阳,110031)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