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欧洲
2017-06-12濯缨
濯缨
时候,极其痴迷童话书。《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这样家喻户晓的名作也不知翻了多少遍,以致书角折损,页面斑驳……还记得母亲为我买的那两本A5大小、注有拼音的册子,《安徒生童话》的封面上绘有一个金发少女,背景是欧洲的城市风景;而《格林童话》的封面则是一个头戴王冠的年轻王子,背景是一座白色的城堡,就好像是德国的新天鹅堡。
那时我大概刚上小学,也迷迷糊糊看过不少幼儿画册,但那两本童话集仿佛有魔力一般,从翻开第一页起,就将我带入了一个从未见过的、五彩斑斓的新世界。那段时间我整个人都被迷得七荤八素,做梦都会梦到书里的人物和场景。我对很多事物的看法也因此发生了改变。譬如天鹅,原本在生物概念里不过是洁白而漂亮的鸟类,经由童话而披上了一层浪漫、奇幻的色彩,在我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小时候去动物园,看猴子、看老虎或者看企鹅时都不会使我产生任何抽离现实的幻觉,只有天鹅,唯有看见天鹅,我会恍惚地揉揉眼,确认自己到底有没有穿越到童话世界,在心里反复思索:它们是不是那十一只野天鹅?它们是不是在等待妹妹给自己织的荨麻披风?
长大后,回忆起儿时对童话的痴迷,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一个孩子成长到十岁时,基本上已经不会把童话当作真实了吧?如此说来,现在的我,距离和童话世界挥手告别的日子,已过去十年。但内心仍不免暗暗偷笑:哈,原来我也曾经有一颗如此罗曼蒂克的少女心呀。真是好玩又可爱。
同时我又奇怪,为什么自己喜欢的是欧洲童话?那些在幼时看来略微绕口的人名,什么约翰呀艾丽莎呀,并不如中国名字朗朗上口;书中人物的日常生活,似乎也与我周围的一切大相径庭,比如他们的主食居然是面包而不是米饭,小孩子经常有坏心眼的继父或继母(那时的中国,离婚还很少见)……现在想来,《安徒生童话》与《格林童话》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文化差异吧。但奇妙的是,我跨越了,甚至可以说是忽略了所有的文化差异,将自己完完全全投身到了那些充满异国色彩的故事中,敞开双臂,拥抱新世界。
当我有了小伙伴之后,我惊讶地发现大家居然都和我一样喜爱那个奇妙的世界。一群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孩子,会聚在一起,兴奋不已地讨论金发碧眼的王子与公主,以及仙女教母和巫婆继母的故事。是啊,有谁不爱“王子解救公主”的戏码呢?有谁能抵挡得了城堡的诱惑、罗曼蒂克的爱情,或者与精灵矮人们的奇缘呢?
所以我们注定会爱上童话。
上个月整日整夜都被毕业论文搞得焦头烂额,在出门散步放松时,偶然于公交车站附近的广告牌上看到了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宣传,演出地点在中国城旁边的HIPPODROM剧院。那个剧院太低调了,外观方正得就像一座普通的办公楼,所以我曾数次经过,但都没有进去一探究竟。
不如……去看看如何?我的内心释放出小小的讯号,暗示自己除了论文之外,也不应忽略身旁的美丽。于是我便在网上订了票,专门选了一个中间靠前的位置。不过在付钱的时候,还是因那两位数的价格而挣扎了几秒钟。芭蕾舞剧的票价比起电影来是偏贵的,电影票一般只有五到八镑,亲民且划算。所以,当我确定好自己购票成功后,仍没有关闭剧院的APP,而是反复审视手机屏幕上小小的宣传照和简介,向上天默默祈祷:希望能值回票价。
十二月一日这天下午两点,怀着莫名的期待和忐忑,我来到了HIPPODROM。进入大厅,人山人海,很多人排着长长的队伍买票,也有小学老师带着十来个可爱的小学生,一个挨着一个入场。我向工作人员出示了电子票,很快便走入剧场大厅。里面密密麻麻坐满了人,比我想象中热闹许多。我坐下身来,正对着宽大而靓丽的幕布,上面画着《胡桃夹子》的主题画,背景是绚烂的红,在漆黑一片的大厅内显得格外耀眼夺目,充满奇幻色彩,使人不得不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舞台前方。
伴随着悠扬悦耳的乐曲声,幕布渐渐打开,一瞬间便将我拉入了一个陌生又熟悉的世界。故事发生于圣诞节的晚上,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欢聚一堂,父母给孩子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礼物,女主角得到了一个胡桃夹子……因为是芭蕾舞剧,所以没有任何对白,只有舞者们的肢体语言和舞蹈,他们跳啊舞啊,在偌大的舞台上旋转、拥抱。夜深人静之际,大反派老鼠们登场了,他们张牙舞爪地扑向女孩,于是胡桃夹子开始大展身手!他们挥舞着宝剑,将心怀鬼胎的老鼠们制服并关进了牢笼!于是魔法解除了,王子登场了。他带着女孩在奇幻世界中旋转、飞舞,邂逅了魔法师与精灵,还有古埃及的女王……背景不断变换,光线由明转暗……然后,这对爱人在月下倾诉衷肠,依依不舍地告别。时间转至白日,女孩从梦中苏醒,看到那小小的胡桃夹子仍在自己怀中,欣喜地抱着它在舞台中央跳完了最后的舞……至此,剧终,所有的舞者都聚集在台上,向台下的观众们鞠躬致谢。而观众们呢,全都铆足了劲鼓掌叫好,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
在舞者谢幕的那一刻,我仿佛被现场的气氛感染了般,不禁站起身来,高举双臂向他们致以掌声。坐在左边的中年女士情绪更加激动亢奋,连连说了五次“Bravo(好极了)”。幕布本已缓缓拉上,没想到再一次打开了,于是全体舞者们再次向观众致谢,观众们再次向舞者们鼓掌。
不知怎的,我的眼眶微微湿润了。是小女生的矫情吗?抑或是在不知不觉中我的泪点变得这么低了?我赶紧伸手拂去那莫名的泪水,重新坐回座位上,盯着逐渐变暗的舞台,呆呆愣神。
坐在右边的老爷爷忽地转头对我说:“是不是很好看?”“啊?”我反应过来,声音还微微有些颤抖,“嗯,太好看了。这种感觉太奇妙了……事实上,这是我第一次来剧场看芭蕾舞剧。”
他点头,像是赞同我的回复,又像是沉浸在自己的观赏体验中。“嗯,真好。”
我压抑住澎湃的内心,问老爷爷:“您经常来剧院吗?”
“是啊,从很多年前就经常来看剧了。”他答道,沙哑的嗓音中有着掩饰不住的自豪。
此时,大厅的灯光亮起,人们开始陆陆续续离开。我环顾四周,发现来看剧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他们有的是和老伴一起,有的应该是和关系很亲密的老朋友一起。他们也许和我身旁的老爷爷一样,从年轻时便定期会来剧场看剧,俨然变成了一种习惯。另一个发现是,除了那些由老师带队的小学生外,二十多岁左右的年轻人极少,于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我,都有点像稀有存在了。稍稍有些感慨。
此次在HIPPODROM剧院表演《胡桃夹子》的英国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是英国三大古典芭蕾舞团之一。有近60名演员。他们分别来自英国本土、澳大利亚、新西兰、意大利、中国和日本等,包括8名首席演员、11名首席独舞演员,以及领舞、群舞演员等,在英国乃至西欧都属于规模较大的芭蕾舞团。伯明翰团艺术态度严谨认真,风格秉承了英国芭蕾的传统,评价甚高。
初来英国之际,也曾有过失望与懊恼。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于你以为人们都像简·奥斯丁笔下优雅的绅士淑女,而事实则是:宿舍里的年轻人普遍缺乏教养,经常半夜哄闹玩乐,而且饭后的锅碗瓢盆总是堆积如山,甚少及时清理……童话,还是离我们很远的。但此次观赏芭蕾舞剧,我惊异地发现,原来小时候魂牵梦萦的欧洲模样,竟然是存在的,存在于剧场:金发碧眼的王子与公主,罗曼蒂克的爱情,古典优雅的衣裙,出没于圣诞节的魔法师与精灵,月下的舞蹈……随着幕布拉开的那一瞬间,脑海里沉睡多年的童话故事逐渐变得具象化起来。也许这种意料之外的感动,便是我双眼泛泪的原因吧。
当然,比起剧场来,电影或许是一门更视觉化、更先进的艺术。如今,什么特效场面都可以3D化,什么奇思妙想都可以通过电脑CG来实现。像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主创人员一手创造出来的奇幻世界令无数观众为之咋舌。然而,童话并不完全是华丽的,也有其生活化的一面,抛开所有超现实的因素,童话中描写的,其实还是一个个人的故事。而剧场,便是对童话的最佳还原,精彩绚烂而又贴合生活。当你看到背景场面一点一点地变换,当你看到灯光的明暗与音乐的配合,当你看到舞者们在台上舞蹈时发梢的抖动与裙摆的飞扬……你便会真真切切地联想到地下室中那早已泛黄的童话书,和小时候梦想着童话世界的自己。
HIPPODROM在明年依然有几个重量级的芭蕾舞剧,例如《红舞鞋》和《灰姑娘》,要不要去看?答案是:“去。”
畢竟,哪个女孩会拒绝童话呢?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欧洲旅行,不妨将目光从各大知名景点移至剧场。因为在剧场里,你或许能找到自己儿时所幻想过的、童话里的欧洲。
发稿/庄眉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