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诚沟通共促成长

2017-06-11裴琳杨金月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家长心理学校

裴琳 杨金月

摘 要:家长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进入校门接受学校教育更要承担起家庭教育影响的责任,和学校老师真诚沟通配合,互相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动态,让孩子身心良性发展,正能量迸发,平稳过渡。

关键词:家校沟通 家长启蒙 信任 支持 尊重 配合 鼓勵支持 青春期 和谐 感恩

教育改革风生水起,中小学教育教学衔接的问题凸显,整体影响中学教学质量,关乎学生的健康发展。

孩子的成长不只是单一的学校教育,还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信任学校和老师而不完全依赖学校,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配合学校支持老师教育孩子,让我们的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一、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启蒙导师。萌娃的成长家庭教育熏陶影响不止在学知识,重要的是做人。家长要影响孩子做一个在校倾听老师讲课学知识,学做文明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家长也要垂先示范,给孩子做出榜样,不止支持孩子的学习,更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一切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了解学校发展活动的动态,积极主动地和各任课老师不止是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听从班主任和各任课老师的指导,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孩子上学读书,不仅仅是学文化、学知识,还要对学校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而安排的教育活动要大力支持,尽力配合。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自己的物品收拾得井井有条,还力所能及的帮家长干其他家务,生活习惯的良好养成,有利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科学学习方法的运用。

二、正确对待老师的家访和电话沟通

家长要引导孩子尊重学校的每一位老师,教育孩子尊重老师,从尊重老师的劳动做起。老师们不止严谨认真的传授文化知识,还在百忙之中经常和家长电话沟通,交流孩子在校及在家表现,老师每学期还要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家访或电话沟通。作为家长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不是和家长告状,而是交流孩子在学校各方面表现,家长应以积极地态度和老师交流孩子在家学习生活情况,以利于更好的引导教育学生,正能量迸发,全方位健康成长。不要隐匿孩子的缺点,正视老师说的孩子的不足,诚恳接受老师提出的建议,如宽松学习环境,读书习惯的培养,和谐家庭氛围,良好的生活习惯,安全意识的培养,孝敬长辈的常态,帮助孩子树立老师的威信等,老师事无巨细的替孩子着想,家长更要以身作则,不负老师的苦心,让家校联系在一个互相理解支持的状态下行之有效。

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家长还要主动和老师取得联系。老师每天面对几十名同学,难免有一时的疏漏,当你和老师沟通时,更能及时的矫正纰漏,另外孩子和家长接触的终究是最多的,要做一名负责任的家长,及时把握孩子的思想动向,努力和学校老师搭建沟通的桥梁,也可以肯定的说,是老师竭力和我们家长在搭建桥梁,使老师与孩子成为朋友,让孩子健康成长。在学校和老师的引导下,可以说家长和孩子共同进步,做更合格的家长,双赢。

三、积极有准备地参加家长会

学校召开家长会都是让学生各方面都能更好发展,从学校领导到班主任老师及各科任课老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作为家长一定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去参加每一次家长会。切不可以工作繁忙推脱,那样不止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觉得在老师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也失去了一次和老师交流沟通的机会,也可能失去了一次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大好时机。平时家长要和孩子经常交流,让孩子能敞开心扉和你说话。去参加家长会之前,也要和孩子交流一次,让孩子打消一种心理“家长会就是老师和家长互相说我的坏话”,鼓励积极心理的萌生,参加家长会了解学校的教育形式,教育培养目标,学校各方面活动,特别是有些公益性活动更要大力支持。了解孩子更方面表现情况,和其他家长交流,教育方法,孩子的表现存在。向老师和有经验的家长请教自己教育孩子困惑和忧虑等等。回到家里和孩子促膝交谈,切不可一股脑的说缺点提要求,要鼓励孩子发扬优点,克服不足,让孩子每一次家长会后都点亮闪光点,摒弃不足。

四、帮助孩子平衡各学科的学习及各项活动

九年义务教育目标要求初级中学要开足学科,对学生全面教育培养。不要让孩子把学习分大科小科,主科副科,学科任课教师用不同的讲课方式方法,教授知识,教育学生。刚升入初中,学科门类陡增,学生心理不能一时全能理解接受,不要把适应老师讲课阵线拉长。要尽快步入全方位接受所有任课教师讲课,接受新知。老师要了解学生心理尽力让所有学生接受,学生要主观努力,家长更要帮孩子权衡好,语言鼓励必不可少,提醒督促切不能絮叨,帮助孩子检查每天的知识记忆,家长也会相应的素质提高。把我孩子的学习优势肯定,让孩子增加自信心,还要防范孩子的自满心理,鼓励的同时让孩子确定下一步学习目标,每天小目标,必不可少。家长不要对孩子在学校的各项活动参与情况有了解,不要仅支持孩子学习,各项活动不闻不问。群书博览,通天文晓地理,政治军事,美术音乐,体育健康,群团活动,公益活动,班级日常等等参与度参与效果,都直接维系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知识和能力双赢,情感态度价值观正能量。

五、作为家长还要关注孩子青春期的心理及行为动态。

孩子的饮食起居家长最了解,在步入青春期时,是否有变化,家长要和老师保持联系,综合其在校状况,不要一味的训责。若发现孩子过于注重自己形象,在异性面前善于表现,对异性有好感等要积极引导,疏通心理,家校联合,让孩子平稳过渡青春期。如有早恋苗头,也不要当头一棒,老师和家长更不能小题大做。孩子和大人一样都是要面子的,给他留有自己的空间思考,给予心理辅导,让孩子知道这个年龄段的正常心理和不该有的行为。切不可一失足而抱恨终身。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一股脑的强加,把握时机,老师和家长达成共识,让孩子接受教育,心理豁然开朗,平衡同学关系,省心健康成长。

六、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已步入工作岗位的女儿曾不无感慨的寄来感言:感谢爸爸妈妈给我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的确,在和谐氛围成长的孩子身心是愉悦的,当然不是溺爱,要让孩子和大人在平等的环境中相处,懂得互相尊重,分担家务,承担责任,对孩子的一切不要大包大揽,让孩子知道在家庭中你不仅有被关照的权利义务,更有爱家人关照家人的义务 。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鼓励下,要让孩子在家和学校的表现表里如一,稳步成长。

作为家长要真诚的感谢老师!感谢老师的教育,孩子身心健康;感谢老师的引导,能做一名孩子的称职家长;感谢学校,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家长有幸再当一次学生,学会教育引导孩子,和孩子共同进步成长!

请记住一句话,家庭教育若缺失,那么孩子将来走入社会,他将会付出成倍的代价。

猜你喜欢

家长心理学校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心理感受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