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液分离》课程教学方法的新思考

2017-06-11王振王进明徐龙华肖军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王振 王进明 徐龙华 肖军辉

摘 要:《固液分离》课程教学内容在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知识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我校矿加专业已将其列为必修课。本文通过介绍《固液分离》课程教学内容,针对本门课程的教学特点着重从教学方法上思考课程教学。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教学方法 《固液分離》 矿物加工 准研究生教学

引言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新的巨大变化[1],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在主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对于高等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进行课程内部的教学方式改革,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总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2]。随着多媒体教学取代传统教学手段,与之相关的教学方法也应当重新思考。

一、课程内容

《固液分离》是西南科技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必修理论课程之一,主要讲授对精矿、中矿、尾矿等选矿产物的脱水原理、工艺及大型设备。固液分离是一种将矿物加工产品中的液相与故乡分离的过程。它是一种重要的单元操作,从液相中除去固体一般采用筛或沉淀方法,水处理中有微滤、澄清和深床过滤等方法。矿物加工中常用的固液分离技术主要集中在过滤、沉降等方面。《固液分离》课程是在大三上学期开设,学生已经基本学完了大学阶段的通识基础课程,完全能够理解固液分离教材的绝大部分内容。

二、拓展教学方法

无论什么课程的教学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常用的多媒体教学,板书之外,我们思考并实践了如下教学方法。

1.集体讨论。每次课堂抽取15分钟,对争议较大的知识点进行集中讨论,其目的是,通过对知识点的剖析,让学生深刻理解专业知识。一般提前1个星期公布讨论的题目,要求学生提前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在百度学术、glgoo等学术网站检索相关内容。撰写《小组教学活动导论》的米勒认为,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讨论的最大价值,在于为培养学生从被动的重复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提供条件[3]。在集体讨论的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知识海洋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深刻理解了专业知识。

2.准研究生教学。近年来,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就业状况不乐观,每年学生的考研率较高,因此在课堂上适当穿插一些科研内容,进行准研究生教育。在《固液分离》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科学研究思维将会大大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能达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所谓的准研究生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平时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经验,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讲解专业知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专业能力的培养层次、模式、对象心智上的差异。因此,主动在《固液分离》专业必修课的课堂上做好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之间的衔接性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改革。

3.视频教学。《固液分离》课程中涉及大量的设备构造及工作过程和原理,教材上的简图让没有见过实物的学生摸不着头脑。而矿物加工工程中的固液分离设备主要有浓密机、过滤机等,这些大型设备在实验室中鲜有小型化实验室模型。因此,每年在上一届同学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时候,笔者录制一些《固液分离》课程相关设备的工作过程视频。在《固液分离》课上,浓密、过滤、烘干大型设备在眼前轰隆隆的急速运转,让学生更加理解课本上的文字描述。实践证明视频教学的效果很好,也能引起学生们对本专业的极大兴趣。

三、用好参考资料

在每门课程开始之前都要选好教材和参考书。目前的现状是大部分教师重教材、轻参考书。现在的网络资讯发达,参考书不一定是书,所以这里称为参考资料。《固液分离》教材是课程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介,也是师生交流专业知识的依据。但是我们不能完全依赖教材,凡事必提教材,每页幻灯片内容均来自教材。教材只是一个树干,应当充分利用参考资料将这个树干变得枝繁叶茂。很多老师在上课时喜欢用所谓的“经典”教材,有时候经典也意味着老旧。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教材上无法反映的当前前沿技术与装备,因此要充分利用其它参考资料,准确的将信息传递给学生。

四、改革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部分。之前,《固液分离》课程的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出勤及作业完成情况。这两种考核方式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有些同学“出工不出力”。基于此,教师根据前述课堂讨论的情况,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关于问题的讨论,观点可以居其次,主要看学生有没有积极主动的与老师、同学进行思想的碰撞。另外针对前述的准研究生教学方法,要求每四周完成一篇所学过《固液分离》课程内容的相关文献调研。

2.期末考核部分。期末试题内容进行了一些改革。过去认为,针对《固液分离》这种概念少、原理多、设备多的专业课考试着重考察设备工作过程及原理,基本是简答题。但是这种单一题型教师判题的主观性较大,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理解程度。针对这种情况,课程教师在试卷中增加了填空题、选择题和分析题,增加了试卷的难度。这将能够促使学生在每次课后都必须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复习。

结语

在《固液分离》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以上的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改善了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所学知识紧跟学科前沿。学生们在课堂上就看到了未来工作的现场情况,使得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得到培养。《固液分离》课程已经成为学生喜爱上的一门课程,目前的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杨小平. 《 物理选矿》 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 (45): 59-61.

[2] 吴中江, 黄成亮.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2): 66-70.

[3] Brox T, Galasso F, Li F, et al.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Video Segmentation-Panel Discussion[C]//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Springer, Cham, 2014: 383-388.

通讯作者:王振,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复习教学方法
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初探
浅谈高等数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