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6-11周松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互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周松

摘 要:翻转课堂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与内化,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翻转课堂更多的是以互动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非常适合数学基础普遍较差的西藏学生。为此本文探讨了高中数学的翻转课堂互动式教学。

关键词:翻转课堂 互动 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出的,是一种以网络媒体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近年来颇受教育界关注。笔者所在学校非常重视翻转课堂,所以笔者对翻转课堂有一定见解。翻转课堂有很多优点,比如一个精致的小短片,很容易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颠倒的教学流程,合作学习,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翻转课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从枯燥的课堂中解脱出来,健康快乐地学习。作为一名西藏的高中數学教师,深知学生基础薄弱,所以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数学能力得到提高。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1]

一、制作良好的互动性教学视频

视频是翻转课堂的开端,也可以说视频是决定翻转课堂成败的关键一环。如果学生没有提前通过视频对课堂内容进行温习,那么很多知识只能留在课堂上解决,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大打折扣。设计精良、互动性强的教学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边看视频边学习,其乐融融。教学视频不仅要条件清晰、知识点明确,还要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能够带动学生的情绪,使他有持续看下去的动力。比如,在教对数和对数函数,因为这一章的内容十分抽象,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困难。但是,翻转课堂却能使这些抽象的概念不再难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学习细胞分裂问题时,已经细胞X,细胞分裂个数y=x2,若知道y,如何求次数X。这就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指数问题的逆问题,学生只要了解了指数与对数的关系,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教师可以制作一个视频,将指数与对数关系以某种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在提出问题时,教师可以稍作停顿,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这样以来,视频就不是死板的,学生在学习视频的时候还进行了互动。众所周知,西藏学生基础较差,即便是互动也不一定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所以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多用鼓励的话、丰富的表情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体贴,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只有在这种环境之中,才会兴趣盎然,才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二、灵活教学,摆脱束缚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一朵灯塔上的星星之火,为学生指点学习方向。高中数学课堂应当体现知识的发现与发展过程,学生在互动交流之中体验学习乐趣,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价值。翻转课堂将学生学习知识的时间全部放在了课下,将更多时间留给学生探究、合作、讨论。当然,高密度的教学互动不一定是好的,因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有一些学困生在讨论的时候喜欢倾听,而很少发言,所以他们很难融入到小组之中,小组讨论对自己的帮助也不大。此时,教师要给予这些同学一定帮助,让他们也积极参与过去,帮助这样的学生开启交流学习的大门。小组讨论不应过分强调随机性,因为有可能将不爱说话的学生分到同一组,这样有可能使整个小组都陷入沉寂,不可从何说明。教师在分小组的时候,应尽量将水平各异的同学分到一个小组,这样可以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小组应设组长和副组长,要组织学员一起讨论,而不是个别人在讨论。最后,教师作为指导者,也要积极的加入到小组中同学生们一起讨论。教师在讨论中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不可越俎代庖。翻转课堂应当是灵活的课堂,绝不限于一种模式,所以教师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时,绝对陷入模式化的牢笼。目前,许多学校都在开展翻转课堂,但一些教师认为教学效果一般,其实这些教师是陷入了一种模式化的陷阱之中,对翻转课堂理解不够,盲目套用别人的教学方法,不懂得灵活运用。我们不能被模式禁锢我们的步伐,教育是一门艺术,真正的艺术大师绝不会局限于某种模式,更不会被套路深深筋骨。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是任何教育模式不可改变的真理。

三、创设情境,营造良好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应注重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形成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这里要注意,西藏是一个特殊而敏感的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差异比较明显,所以情境创设中要注意根据当地生活进行创设。这样便更容易提高西藏学困生的兴趣,虽然非常担心学习,但在融入情境之后,发现数学变得简单起来,也有了浓厚的兴趣。从生活入手创设情境,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性,有的放矢,同时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对于教师的问题,学生不应不假思索地将问题回答出来,应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或者经过讨论才能完成。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具有一定开放性并能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问题。

四、增加沟通,发挥个体优势

翻转课堂教学交互机会既要靠教师去创造,也要靠教师去捕捉。所谓创造,就是通过创设合理情境来激发学生兴趣,进而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展开交流与互动。所谓捕捉,就是对个别同学区别对待,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使他们尽快得到转变,更快融入到翻转课堂之中。翻转课堂给予学生许多自主的时间,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有充足的时间探究和讨论,更有充足的时间将所有问题解决。[3]

总之,翻转课堂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教学模式,对其运用应讲究方式方法。要上好翻转课堂,就应该抛开传统教学中的“大锅饭”模式,兼顾大多数并不等于面向全体,教师应给予每一个学生应有的个体关怀。

参考文献

[1]张超,葛洵.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在数学课堂观察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月刊,2013(9):12~16.

[2]张旸,蒙泽察.“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价值、限度与共生[J].全球教育展望,2013(7):10~17,94.

[3]刘健智,王丹.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2):68~71.

猜你喜欢

互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