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现状的分析与反思

2017-06-11徐春晓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操作技能实验教学物理

徐春晓

为鼓励教师熟练掌握有关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教学整体水平,为深圳市的决赛做准备,宝安区举办了“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技能操作选拔赛”。参赛选手为各校所推选出来的60名物理实验技能较强教师,笔者全程参与了比赛的设计、组织、考查、评比等工作,既看到了精彩的物理实验操作之美,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纵观整个比赛过程,比赛中发现不少教師从基本操作技能到实验习惯都存在着种种问题,反映出当前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应试化”倾向,理论与实践还存在“两张皮”现象,未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1]

一、实验操作竞赛简介

本届比赛设实验理论考试、实验操作技能比赛两项内容。实验理论考试要求选手在规定的时间20分钟内,每位选手独立完成纸质试题的测试;实验操作技能比赛要求2名选手为一组,完成一个初中新课程开设的学生分组实验,具体为:从20个学生必做实验中抽签选择一个利用实验仪器完成的物理实验,其中包含对某个损坏的实验仪器进行维修及填写较详细的实验报告,限时30分钟。

本次比赛为了全面而详实地记录、评估选手的操作技能,每组选手由2名评委打分。评委从对实验仪器故障的判断、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报告的质量以及对实验的创新设想等几个维度进行评价。赛后将评分表汇总,每位选手的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分数相加即得到选手总分。[2]

二、主要问题及分析

1.缺乏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

比赛首先进行的是实验理论考试,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用抽气法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实验中,烧瓶中的水应该____放点(选填“多”或“少”),理由是___________。

此题源于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知识的一个教师演示实验,对教师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要保证实验的效果,延长热水在停止加热后的沸腾时间,必须控制烧瓶中热水的量多一些,这样既保证了热水在短时间内温度下降较少,也能使抽走相同的空气时,瓶内气压减小更明显。故本题的参考答案为:“多”;“热水量多时温度下降更慢”或“抽走部分空气后瓶内气压下降更明显”。通过赛后统计发现,本题完全正确回答的只有19人,占31.7%;完全不得分的有35人,占58.3%;还有只回答了第一个空,但写不出理由的有6人。这说明了我们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重视对物理实验专业知识的研究,做实验大多是“按方抓药”,欠缺扎实的基本专业知识。

2.基本技能掌握不够全面

实验基本操作是初中物理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物理教师理应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如实验器材准备、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故障的判断、实验设计的创新等。但分析本次比赛过程,却明显感觉到部分教师技能层面掌握不够全面。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比赛设计人员有意将电源中的电池组(5个干电池)并联组合,使得电源输出电压恒为1.5V。参赛的教师连接好电路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偏低,分别要求更换了电压表、电池等,一直都没有找出电源电池盒的接法存在错误。这说明了部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会把实验员准备好的实验器材简单连接使用,对实验的基本技能掌握不够全面。

3.实验操作习惯有待改善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教师顺利完成演示实验的基本保证。尽管老师们在教学中很注意此问题,但还是见到许多不良的习惯:弹簧测力计横着使用,却竖直方向上调零;实验结束后托盘天平没有归零,两个托盘没有重叠一起放;放置仪器不规范;桌面没有擦干净等。

三、对提升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的策略思考

1.中考增加学生实验操作考查,从政策上促使教师重视实验操作教学研究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离不开“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要想促使教师重视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首先要从政策上有所指向。在当前的评价制度中,中考对初中物理教师依然起着“指挥棒”的作用。深圳市为贯彻实施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实验教学要求,大力推进实验室的建设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考核初中毕业生实验素养,确保初中教育基本质量,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中考开始逐步推进实验操作考核。

2.定期举行区域性实验操作技能大赛,激励教师提升实验操作技能

经验表明:定期有效的实验竞赛活动是青年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实验操作技能是一种动作技能,物理教师没有一定量的动手操作训练,动作技能就难以确保其准确性和规范性。在青年教师实践探索、苦练内功的同时,学校和各级教学研究部门,可利用各级各类的教师实验竞赛,为青年教师检测自我、体验成功、施展才能,搭建加速成长的平台。每年举办一次物理教师实验技能操作大赛,对提升教师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起了积极的作用。

3.更新物理实验教学观念,从自我意识树立教师正确的物理教育观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不能单纯地看作为一项教学手段,实验具有不可替代性。从人的发展考虑,学习物理究竟是为了什么?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是培养人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就是“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这才是人的素质不可缺失的成分。为了实现这种教育理念,还需要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载体,同时让学生体验一个“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由此就构筑起“三维”教学目标。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为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提供了平台。物理知识只是形成科学素养的载体,物理实验才是形成学科素养的渠道。为此,要转变教师观念,倡导深度学习与协作学习。一切知识,唯有成为学生探究与实践对象的时候,其学习过程才有可能成为素养发展过程。[3]

参考文献

[1]乔际平.物理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3-45.

[2]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指南:初中物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8.p5-6

[3]郭海平. 初中科学教师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化学教育[J].2012.6

猜你喜欢

操作技能实验教学物理
只因是物理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