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探究

2017-06-11岳俊汝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和谐构建策略小学教育

岳俊汝

摘 要:老师与学生在教学时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关系的主体表现,学生是否愿意学习某个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和这个老师的关系有着很大的联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可以和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互动,从而为提升教学质量而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教育 和谐 师生关系 构建策略

人在教学阶段会度过一个较强的可塑性时期,而小学生会将学校作为第二个“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他们能否爱上这个“家”的关键。所以,为了提升小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意识和兴趣,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1]

一、构建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师生关系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构成的相互关系,它主要涵盖彼此相互对待的态度与所处的地位等。它为一种特别的人机关系,不同社会制度与时期内,会展现出不同的师生关系特征。在当今社会背景下,要求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校园中,和谐教育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核心,而和谐社会中又包括和谐教育。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的改进小学生的学业、学风,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做出贡献。[2]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

1.教师要热爱学生

教育以爱为灵魂。只有喜爱学生,才可以真正宽容和对待学生所犯下的錯误,才可以细心的去培养每个学生,以学生的情感与学习行为入手,对学生所在乎和关系的社会热点问题给予正确解答。应该讲情感、重理性,结合情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与教师和谐相处,提升他们明辨丑美、是非和善恶的能力,把学生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掉,将良好的道德规范树立起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3]

2.学会尊重学生

尊重同样重要。因为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体会到平等的师生关系,才可以感受到自尊感。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人人都渴望被尊重,如果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理解、友好、尊重和关心,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信任老师,从而也会萌发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从而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案例分析:在某次集体活动之后,在班级前面我表扬了一个表现普通、学习成绩一般的男生,可以在那之后,这个学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它的成业稳步提升,而且在活动中的表现也越来越出色,一次简单的表扬,会把他改变掉。所以,我们在班级教育中,需尊重每个学生,通过肯定的方式,赞美他们,赏识他们。

3.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对有倔强脾气的学生不可以霸王硬上弓。这种类型的学生一般都具有比较活泼的性格,尽管不能犯下大的错误,然而会经常出现小的错误。因为平时容易做冲动的事,所以,我们应该严厉的批评这些学生,细心教导说服;对捣蛋调皮的学生,需要耐心严肃。这类学生具有开朗的性格,思维活跃,在平时教育教学时,应该时刻提醒他们,按照实际情况做好教育引导,而且通过与他们接触,把他们的知识面拓宽。使他们不但可以取得进步,而且又可以活泼发展。如果学生性格内向,需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辞,防止过于伤害学生的内心,对于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要多加表扬和鼓励,不能冷眼相对,要表现出足够的爱心。按照他们的个性特征,制定不同的教育引导方法,不可以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4.肯定学生主人翁地位

尊重和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育本质的重要体现。所以,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加入到实践中,例如,在很多学校的班级内都应用了班级干部轮番治理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加入到民主管理的工作中,确保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这种教育引导方式,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并且,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得师生间的被动关系被有效避免。教师需要改正这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提升学生自发教育的能力,增强学习效果与学习效率。

5.积极的改变

教师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一环。人无完人,虽然教师会为人师表,但是他们有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问题和不足,对于学生恰当、诚恳、友好的提问,教师必须要切实的重视起来,并予以改进,这是构造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所以,教师首先要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过来,通过过硬的素质与高尚的品格去鼓舞和感染每个学生,使学生们能够彻底信服。一些教师就是通过这一点把班级管理的有模有样,而且,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搞的非常融洽。

6.搭建良好轻松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优越的教学活动方式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成绩的提升和各个方面的发展,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前,教师应该利用自身巧妙的思维,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发言,之后引导他们去琢磨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使学生们可以愉快轻松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4]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讲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们创设出来。从而确保学生可以在这样融洽的环境下学习新的知识,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互动与交流,然后把和谐的师生情感构建起来,使学生可以充分的信任老师,热爱学习,喜欢学习。

结语

总的来讲,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同时,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从而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起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确保学生能够主动的加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对学生的交流能力以及自主能力进行培养。在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时,老师的教学水平与本身素质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本身的教学水平与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崔晓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2009(08):562-563.

[2]高银霞.浅议小学教育中的和谐师生关系[J].教育革新,2010(05):963-965.

[3]彭彩梅.小学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探讨[J].现代阅读.2011(06):512-513.

[4]法楠.浅谈小学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J].观察思考.2014(08):826-827.

猜你喜欢

和谐构建策略小学教育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