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习作标点使用偏误及教学对策

2017-06-11陆乐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标点符号解决对策小学语文

摘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汉字的学习,是学生必须学习的项目之一。它是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要掌握顿号、逗号、分号与句号的准确用法,根据语言表达的实际需求,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因此,小学作文教学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将语言组织、思维逻辑、内容表达作为习作教学重点,标点符号的使用偏误问题应引起教师的关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标点符号 解决对策

一、小学生习作标点符号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标点符号的形体与格式偏误间的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标点符号格式偏误率与形体偏误率之间的不同,可以发现样本总体标点符号的格式偏误与形体偏误间有一定差异性。形体偏误率高于格式偏误率的主要有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分号等,格式偏误率高于形体偏误率有省略号、书名号、括号、冒号、引号这五种。每种标点符号之间都存在着一定差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讲解,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顿号、分号、破折号这七种符号的书写格式,类似于书名号、感叹号、省略号这样的标点符号应侧重于书写形体教学。[1]

2.标点符号形体与格式误差的一致性

小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标点符号的格式误差与形体误差有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标点符号在不同的样本之间会出现相同的形体或格式偏误,这些偏误类型之间有一定共性,例如将非句末标点符号和汉字挤入一格、将句号写成实心圆点、句号置于字格中间这样的现象十分常见。第二,同一格式偏误或者一种标点符号通篇同一形体偏误这样的现象,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十分常见,甚至还有或多种标点符号通篇同一格式偏误的现象。造成这些偏误的原因主要受学生写作习惯的影响,不同个体表现的连续性偏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2]

3.标点符号使用范围受限制

标点符号种类丰富,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使用的符号主要有逗号、句号、叹号、问号、顿号、冒号、引号、省略号等等,高达十几种。针对标点符号的使用频率与使用次数可以看出,之间的差异性很大,逗号的使用比例占总体的一半之多,括号的使用频率只有百分之零点二。尽管小学生学习过的标点符号有很多种类,但他们在使用范围上受到限制,逗号与句号最常被使用,其它标点符号使用频次少之又少。

二、标点符号使用偏误的产生原因

1.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及书写态度

小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标点符号的偏误都有共同特征。部分通篇将非句末标点符号与句尾汉字挤入一格,还有通篇将逗号写作了一撇,还有些整篇的句号都是用实心圆点来代替。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与学生平日的习惯养成密切相关。书写标点符号时出现的偏误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学生写作时只有一两处将逗号的小圆点写成了空心,其他标点符号的书写都正确,这些偶然性的错误是由学生粗心与不正确的学习态度导致,并非不良书写习惯引起的,应该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高度重视。

2.小学生标点符号认知较为有限

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只是走马观花的对标点符号进行讲解,但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认知与使用方法有限,导致习作中标点符号使用过度泛化。譬如,在现代汉语中,语间的时间停顿主要通过顿号与句号表示,两者的效果相同,却有着独立的使用范围,学生在使用这些标点符号时没有精确的拿捏,在区分与使用界限上过于片面性,写作过程中习惯大量使用自己熟知的句号与逗号,标点符号使用范围过于局限。

3.点符号书写形式间存在差异

小学生标点符号书写出现偏误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书写体与印刷体之间的差异性,小学生学习标点符号主要渠道就是教材与课外书等这些媒介,教材中的标点符号没有方格的限制,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将标点符号书写在方格之内。因为教材中的标点符号没有限制,学生难以精确的掌握标点符号的占格情况,在写作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标点符号字格内方位偏误、将非句末标点符号与句尾汉字挤入一格等现象。印刷体中的省略号表述不清晰,学生不知道省略号是占一格还是两格,导致错误表达的现象频频发生。[3]

三、标点教学应遵守的规律

1.遵守认知规律

标点符号的训练应由易到难,分步学习,从最简单的常用标点入手,将训练重点分部到各个年级的教材当中,便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巩固。低年级学生应着重学习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这些较为基础的;中年级学生侧重于学习冒号、引号、顿号这些有些难度的;高年级学生学习分号、省略号、破折号这样综合使用的标点符号。这样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学生在认知标点时步步深入,再加以长期训练,系统累积,学生的标点符号应用能力会有明显进步。

2.遵守语言规律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标点符号的功能较为凸显,为学生安排专项训练,在具体的环境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标点符号训练,根据学生的表达角度与应用需求,了解标点符号的具体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表达出陈述、疑问、感叹的語气,让学生更深一步了解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使用方法。尽管在教材当中并没有专门介绍标点符号的知识,但可以结合课文表达的特点,教会学生没种符号的不同功能。

3.遵循教学规律

每册教材当中都有标点符号的具体用法,并明确了具体的教学任务,但没有安排相关习题,单元练习侧重于本册训练重点安排少量练习题,还有部分安排在阅读训练中。从表面来看,淡化了标点符号的基本知识,没有系统的介绍其使用方法与书写格式。但实际情况却不同,从标点符号所表示的语气、词性等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实践理解掌握标点符号的运用。标点符号教学与习作相结合,更好的提高规范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和水平。

四、规范小学生习作标点使用的对策

1.由浅入深地开展标点符号教学

在教学過程中,教师应秉承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特点,对标点符号进行循序渐进的讲解。根据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根据各种标点符号之间使用频率的差异,对标点符号的教学顺序进行适当调整。这一阶段的学生,最擅长使用逗号与句号,教师可以优先讲解逗号与句号的使用方式,再讲解其他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标点符号使用方法的讲解还可以依据教材来进行,教师根据教材中特定的情景,有针对性的讲解,科学的安排标点符号的教学内容。

2.针对性地进行标点符号的改错训练

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标点符号使用上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再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项练习。首先,教师教会学生自我诊断,学会自己辨别标点符号的格式与形体的偏误。其次,学生在规范书写格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指导方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逗号和句号的形体偏误率均高于格式偏误率,教师进行改错训练时可以将次作为教学重点,并逐一列举错误,例如将逗号写成一撇、句号的空心圆点写成实心圆点等,有针对性的进行纠正。

3.注重标点符号特点的讲解

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标点符号的形体要求与占格要求,并进行标准示范,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保证学生充分了解标点符号的形式与特点。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尽量在方格或者田字格里进行讲解,让学生观察标点符号在方格中的准确位置,对标点符号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认识。其次,就是加强学生的书写训练,学生自己动手,去感知每一个标点符号的格式特点与形体结构。教师采用对比讲解与分类讲解这两种方法,通过比较各种标点符号的异同进行讲解,也可以把形体偏误和格式偏误的标点符号分别归类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标点的认知。

结语

总而言之,标点符号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项目,让学生对于常用的十六种符号全面知晓,并掌握用法。标点符号的教学,要做到随机安排,细水长流,通过精心设计保证其有趣性,多方面落实标点符号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小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分析[J]. 王强.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5(04)

[2].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教学对策研究[J]. 王黎红.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4(03)

[3].培养小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J]. 邢彩霞.  电子制作. 2014(04)

作者简介

陆乐 (1987-8-)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江苏江阴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标点符号解决对策小学语文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争吵记
标点符号的争论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