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文本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6-11朱敏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实践小学英语

摘 要:本文基于思维导图的特点,结合小学英语课堂文本教学进行了实践尝试,并总结了其在应用时的要点,力求能使小学英语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英语 文本教学 实践

在英语课堂学习中,不少学生因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把握不够完整系统,因而容易混淆和遗忘,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有效性。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2011 版)明确提出:“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可持续学习奠定基础”。思维导图因其形象、直观和简洁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文本学习中记住要点、把握关键,进而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一、思维导图及其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思维导图 (Mind Map )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 ·博赞(Tony Buzan)于 20世纪 60年代提出的一种图形思维工具。它是在层级和分类的信息组织基础上,从中心主题通过特定的关联展开分支,由关键词或图形标识分支,并充分利用色彩和字体的变化将放射状思维过程和结果变为可视化的工具。[1] 思维导图通常由节点、连线和连接词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节点表示相关知识的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而连接词则表达与节点相关联的文字标注,它们共同构成一幅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知识图景。以思维导图表达知识是一种演绎性的激发大脑潜能的教学方法,它运用了左脑的词语、逻辑、数字等,同时也使用右脑的色彩、图像、符号、空间意识等,最终以不同的图解为知识结构提供了不同视觉表征。[2]从而有助于激活大脑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和记忆力,同时能够启发联想力和创造力,非常契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阶段,有助于小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身心发展。

第一,图形和颜色线条的采用有助于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其认知能力和水平还是具有一定局限的,传统单调的白色粉笔板书往往难以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的后半程,这种情况愈发明显。而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板书,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往往能够改变这种局面,增加其对学习的兴趣。

第二,思维导图的合理使用能够使英语知识学习化难为易。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语言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对语言的感知、识别、存储、加工和提取的过程,是人的大脑对已有语言知识和新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因而这样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技巧。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及心理成熟度的限制,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与成人有一定差距,尤其在学习技巧的使用上,尚不具备足够的经验。思维导图通过有效的概念意义的组织和知识结构框架的构建,从而使得本来较为复杂的文本语义内涵和结构关系显得通俗易懂,能够有效降低大脑处理信息的内在负荷,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第三,思维导图的使用有助于知识的巩固。众所周知,知识的掌握过程通常表现为“记忆—遗忘—复习(学习)—再记忆”的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决定了其对知识是学得快,但忘得也快,因此如何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教学效果而言就是一个关键。思维导图的形象性、情境性、关联性和整体性等特点则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学生往往通过思维导图的形象直观图形的记忆和联想,就易使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得到“再现”。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文本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基于思维导图的特点和功能,笔者在小学英语课堂文本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实践尝试。如在学习《Helping our parents》一课时(苏教译林版五年级下册unit5),面对故事中复杂的人物及活动,笔者就借助了思维导图进行了教学,形成的板书设计见图1:

1.运用思维导图的关联性,促进学生对新单词的学习和旧单词的巩固

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思维导图的使用能使学习者看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有利新知识的学习。在本课中出现的新单词:sweep、sleep、clean、dishes、 wash等,原则上都可以采取以旧引新的单词迁移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即通过已学单词sweet来学习新单词sweep,进而学习sleep;通过fish来学习dish,然后引导他们回想名词复数变化规则,进而再到fishes;通过watch和she两个单词来学习新单词wash等等。这种学习策略不仅简易化了单词的拼读,更能有效帮助学生复习旧单词、记忆新单词,一举两得,可以有效促进新旧知识的整合,实现新知识的内化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2.运用思维导图的情境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情感投入度

客观而言,文中麦克一家人的相互关系及其活动情况对于小学生而言,还是略显复杂的。如何形象客观地准确展现和表达,不仅关系到知识学习的效果,同时也涉及到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如图所示,麦克(Mike)一家人周末上午及下午的活动通过思维导图板书清晰地呈现了出来。先从三个孩子入手,继而延展到父母:Mike下午帮妈妈擦了桌子(clean the table)。那么他上午干了什么呢?按图索骥,噢,原来是帮助爸爸洗车子(clean the car)。海伦(Helen)上午帮忙打扫客厅(sweep the floor),下午帮忙洗碗(wash the  dishes)。为什么呢?因为妈妈很忙,busy。那妈妈在做什么?自然引出妈妈上午在做早饭,下午在做晚饭。 Tim在做什么?可以看到他上午在睡觉,下午在看电视,吃水果。Does he helpful? No. 为什么他会这样呢?因为他太小了。思维导图的运用使得原本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活动情况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知识内容的学习掌握,而且能够进一步拓展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的教育目标——父母很忙,在闲暇时应主动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个环节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讓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实现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一体化。

3.运用思维导图的形象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学习《Helping our parents》一课时,笔者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象特征,在教师创设的仿真情境中学会了现在进行时态(表达正在做的事情)的使用。首先教师通过问答教学方法,运用思维导图提供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的支架,让学生通过同桌小组合作,相互启发,协作交流,巩固学习内容。然后再通过act、ask and answer这一环节,让学生进行实践操练,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使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知道从何说起。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步骤让他们达到了知识掌握的目标,也达到了学习技能和方法的目标。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文本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1.图形表达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Stephen D.Krashen)曾提出过“i+1”的二语习得理论,[3]指出学生只有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时,才能有效习得语言。如果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是太过简单的i+0或太难的i+2及以上的内容时,就达不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这个理论启示我们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教学时,输入的信息要让学生可理解,内容一定要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力求简明扼要,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击中要害”。

笔者曾听过所在区属一所学校的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文本教学的一堂英语课,内容是新译林五年级上册Unit6 My e-friend 的故事部分。在构建思维导图之前,执教老师先让学生就e-friend自主提问一些问题,这个环节特别用心,能让学生深度理解故事,学生们也都非常积极,提出了8个问题,老师把这八个问题全部写在了黑板上,然后就着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读书找出答案,继而形成了故事文本的思维导图,如图2a。

尽管执教教师本课运用了思维导图来进行课堂教学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笔者觉得在图形表达上尚有改进空间。比如在上述导图中,除了呈现了文本中的重点词汇,如e-friend、study等,还出现了一些非重点词汇,有的甚至是生词,如Nationality、Name、Activities等,这样不仅使图形显得复杂,而且影响重点的突出,完全可以将其从思维导图中去除,从而使表达更加简洁清楚,有利于学生对重点词汇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在导图绘制时可以添加一些色彩和图案,改进后的思维导图见图2b。

2.使用方式要注重学生参与,实现共用

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文本教学时,要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其中,达到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效果。我国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强调在做上学习,在做上求发展,强调动手、动脑和动口相结合。“教学做合一”的过程其实就是“行动—思想—新价值产生”的过程。[4] 为了达到师生共用的目的,教师在黑板上生成思维导图后,可以在拓展部分给出一段类似的小短文,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合作构建生成新的思维导图;或者教师出示一个有空缺的思维导图,插入一段听力文本,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在听的过程中筛选和速记关键词,填写并完成思维导图。这样既能达到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也能让学生尝到深度参与其中的学习乐趣,边学边做,进而习得科学的学习方法。

3.内容选择要联系实际,便于掌握

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他说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的。[5]小学阶段的孩子受到年龄和心理成熟度的限制,学习能力有限,学习经验也很有限,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文本教学时,学生往往能够比较容易理解与现实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关键节点,进而使得不同知识点和重点之间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记忆链条。比如讲到He likes playing football and swimming(他喜欢踢足球和游泳)时,可以自然地把swim和当时的天气(雨雪天)联系在一起,Its raining and snowing now. Its very cold. Maybe he cant swim today.(现在外面正在下雨夹雪,非常冷。也许他今天不能去游泳了)。这样生成和利用思维导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让他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提问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把思维导图运用在小学英语课堂文本教学中,能有效地理清文本结构和脉络,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将言语信息图像化,有助于将大量的信息分解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组块”,帮助学生系统地、有条理地思考学习材料并以图形的方式“记录”下其思维过程,从而既达到了记得牢、不易忘、易提取的效果,同時也提高了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兴趣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愧是一种有效的英语学习的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 欧阳苹果,陈清.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8(9)。

[2]陈敏.思维导图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外语电化教学,2005(2)。

[3] 什么是i+1 theory?

[EB/OL].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65472184.html. 2016-08-04。

[4]李玉胜.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对现代教育的意义[J].理论界,2010(7)。

[5]杜威关于教育的三个思想

[EB/OL].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47358590.html. 2016-06-14。

作者简介

朱敏会(1983—),女,硕士,一级教师。近年来有十余篇论文在省市区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其中在省级期刊公开发表5篇,研究方向为小学英语教育和家庭教育。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实践小学英语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