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四年级单元主题教学与小练笔的结合

2017-06-11马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四年级小练笔小学语文

马军

摘 要:单元主题教学与小练笔的结合它是有利于孩子们学习的。有利于孩子们知识的运用和发展。整体情况是利大于弊。所以我們应该合理有效的运用单元主题教学与小练笔结合这种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 四年级 单元主题教学 小练笔

单元主题教学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它让教学不再仅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是师生携手参与、互相合作、共同探索,开发新课程资源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既符合差异教学关注学生差异的理念,又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性,激活了学生学习的个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1]

一、“情”动而练,顺势而为

“情动方能辞发”。每篇文章都有最能拨动心弦的地方,教师如果可以调动学生全部的情感,让文章内蕴的情感拨动学生写作的笔头,将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只有当学生对文本有着充分理解与感悟之后,写就成为表达情感、表达自我的自然需要了。在学生潜心阅读感悟、情感达到了至高点时设计课堂练笔,胸中喷礴的情感就会流淌笔尖。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文中有一句话:“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这句话是母亲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最拨动读者心弦的一句。作者史铁生瘫痪后,把所有的怨怒都发泄都母亲身上,可是却一直忽略了病入膏肓的母亲,直到她晕倒再也没有醒过来。教学到这里,情感已经到达了至高点,学生在诵读后,很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鸣。此时,可相机设计小练笔,请你把母亲想对孩子说话写下来。学生在对文章的理解已经比较透彻,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进行小练笔,那就是水到自然成,顺势而为了。[2]

二、思”辩“而练,锤炼语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对某个问题产生不一样的观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所谓不辩不清,学生通过辩论,不仅阐述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张扬了自己的个性。我们可在这”辩“处设练,把辩论的理由写下来,这正是梳理学生思维、锤炼语言的好机会。比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学到父亲要求汤姆把大鲈鱼放掉时,在课堂上展开了讨论:”假如我就是这位父亲,我该怎么做?“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异常活跃。经过辩论,大家对这位父亲在金钱与诚实、欲望与信用面前的选择肃然起敬。”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深深地镌刻在孩子纯真的心里。随后,引导学生把这辩论的过程记下来,”润物无声“地达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结合。

三、小处着手,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文本中一些细微处,若能有心地去发掘,也能显出“风韵”来的。如《家乡的桥》一文中,文中写道“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便把两户人家连起来了”。这句话本来只是简单地介绍了过户桥简洁的特点,如果不去深入挖掘的话,仅仅只需要读一遍学生就明白了。笔者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就连起了两户人家。它连起的不仅仅是两户人家,而是。学生对这个细微处展开的小练笔非常有兴趣,纷纷奋笔疾书。看来,小处着手,也能成“大手笔”。

四、就文取材,读中促写

读中促写。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语文园地”中都有“日积月累”专栏,重在引导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和语言的积累,只需做到熟读成诵即可。学生们心里日积月累的似乎只是单独的好词好句,这样简单的教学总觉得资源浪费了。学生在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之间缺乏畅通的渠道,而小练笔则开辟了这一渠道。于是,在每次“日积月累”的熟读成诵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写段”的小练笔。利用“读读背背”中的好词,进行词语大串联。学生任选几个词语,写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有效地让学生们在读读背背中进行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3]

五、单元主题教学与小练笔结合之运用

一单元和五单元是写景文章与小练笔的结合,整本书五首诗歌是送别诗与小练笔的结合。在写景的一单元和五单元教师让学生说出这七篇课文分别讲了哪些景物,如第一课讲的是钱塘江大潮,第二课讲的是大峡谷……,学生在找到这些景物之后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自然+人文=旅游”让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这些景物都是我们选择旅游的最佳地方。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如何在这种没有故事性的文章中获取阅读的快乐呢?此时板书“仿佛真的看到了!”这里教师以《观潮》为例,教孩子在边读边想象中,能不能看到这些景物,此时就让孩子们拿出练习本,每一篇文章用一两句话概括并写在练习本上,此时不是让孩子们立刻交上来。而是让孩子们大声读出来分享给同学们听,欣赏好的文章,帮助改正有错误的地方。在同学们展示的时候有很多优秀的文章,如“《火烧云》世界上真是无奇不有呀!这火烧云应该是孙悟空的老婆吧,不只有七十二变,而且变化多端,一会儿变成小狗,一会儿变成狮子,一会儿变成马,看着真是让人眼花缭乱。”从这位同学的描写来看他是看到了火烧云的变化的,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火烧云变化多、变化快的特点。说明他是把文章看明白了的,而且他能很好的将生活实际和之前学习的知识结合起来运用到写作中,这种单元主题教学与小练笔结合既可以练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二处是以“送别诗”为主题进行的主题教学,这五首古诗分别是第五课的《题西林壁》、《游山西村》,第二十课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语文园地六中日积月累《过故人庄》,从分布来看是很零散的,既然这五首古诗都是以送别为主题何不以“送别诗”为主题教学呢?这样让孩子们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送别诗,这五首古诗学完之后让孩子们自己选择送别诗歌来讲解给大家听,更深一步的加深孩子们对送别诗歌的学习。在这之后让孩子们总结送别诗歌中一般都是用什么来表达离别之情,试着给你即将远行的朋友写一首这样的诗歌来表达你们的送别之情。在单元主题教学与小练笔的结合中孩子们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的学习,让孩子们学习的知识更加深刻,掌握的更加牢固。

结语

课堂小练笔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综合性课堂练习,承载着人文价值熏陶和语言表达训练的双重功能。只有练就一双慧眼,善于捕捉教材中的练笔点,采用恰当的练笔方式进行有效训练,才能使学生的习作能力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2]《说说语文课堂中的小练笔》论文交流。

[3]《语文课堂练笔的落点选择》[J]曹鸿飞《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猜你喜欢

四年级小练笔小学语文
浅谈小练笔在教学中的作用
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课堂小练笔有效指导的尝试与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让作文教学更快乐
打开学生作文思路的探索
巧为径,乐为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