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分析①
2017-06-11李其峰
摘 要:目前,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更是国家创新战略开展的重要环节。因而,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列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形成的具体因素,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原则和方式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a)-182-02
在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就明确规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理念。新时代下的创新创业教育适用于当今社会中需要就业的每个人,创新创业教育也是经过塑造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创造出符合新时代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良好教育。
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对教育主体的错误认识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场地就是高等院校,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需要不断地提升。少数的高等院校至今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重要的事情对待,更没有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和素养。此外,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并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缺少相对系统完备的学科专业制度,在课程安排、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等方面并没有达成共识。
1.2 大学生的教育素质较低
大学生作为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倘若大学生本身的素质素养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学缺乏正确的理解,少数学生认为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原因就是为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准备的。因为大学生在大学之前接受过多的传统教育理念,在学生的思维模式中认为顺利得到大学文凭和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大学生主要的任务和职责。
1.3 缺少教育介质元素
教育介质元素主要包含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机构和教育模式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一直存在教育目的模糊、教育内容单调、教育机构散漫、教育模式老套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得到多方的支持和理解,在少数高等院校中的认知上还存在较大的偏差,目光也没有放长远,自始至终都怀着不好的心态,缺少长久性、整体性和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致使教育的理念与模式永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
1.4 教育缺少社会环境的有力支持
在实际的社会中,需要不断优化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周围环境。第一,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与政府的支持力度明显不够,国家颁布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关政策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第二,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资金短缺的严重问题,让优化办学条件、提高科学研究标准成了遥不可及的理想,学校在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也是杯水车薪;第三,目前的教育管理制度明显约束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进行和开展,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产生了不可预计的阻碍作用。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客观原因
目前,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思维方式和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因为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影响久远,致使多数学生认为理论知识远远高于实践,得到学习成绩上的认可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更加重要。学生在大学期间,由于受到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长久影响,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和重视,更加没有作为人生的正确理念和职业规划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认识。
2.2 主观原因
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较晚,与其他国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而且由于封建社会重农轻商的余留影响,我国工商行业在发展伊始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在部分高等院校中,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教育仅仅限于部分学生或部分团队和组织,将主要的目光放在较为优秀的学生身上。在学生的意识中,受到传统思想的熏陶较为严重,安于现状、与世无争的传统理念深入大多数学生的内心,使之逐渐丧失创新意识、冒险精神、职业素质、团队协作及创业精神。
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原则和方式
3.1 创新创业教育原则
3.1.1 晓之以理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需要应用正确的道德理念打动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始终秉承“晓之以理”的基础原则。第一,向大学生阐述国内目前的经济状况和趋势走向,指导学生摒弃传统的思维模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樹立正确的创新创业理念;第二,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第三,利用适宜的道德理念打动学生并非是强制的理论灌输,是要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
3.1.2 动之以情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指导学生树立共同的理想目标、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观念、始终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明确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个人创新创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一方面要求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实践;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素质素养和综合能力,并给学生充足的关心和照顾。
3.1.3 授之以实
在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指引下,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期间要将虚实结合、宏观和微观、理论和实践、观点和技术相互统一协调,一方面要做到具有长远的目标和眼光,另一方面给大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和空间。第一,要为创新创业制造良好的机会和平台,激励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去;第二,教导大学生珍惜社会实践的机遇,在学生的实习中展开创新创业教育;第三,准许各个方面相对成熟的学生进行休学自主创新创业。因为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创新创业和学习理论知识是不能兼得的,这也需要高等院校能够制定出合理的规章制度让投入创新创业的学生能够创业,使学生获得创新创业和学业两个方面的保障。
3.2 创新创业教育方式
3.2.1 转换教育理念
真正落实教育理念的转换,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在学校方面,第一,转换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能够起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第二,部分没有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高等院校,需要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重新建立完善的制度和体系,将创业教育列入到大学人才培养的教育计划中。第三,高等院校需要对教学方式、方法和思路进行创新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限制于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学生能够走入实际的实践中去,另一方面需要高等院校聘请社会中的专家学者和创业成功人士进行讲座和指导。
3.2.2 国家政策的支持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与开展离不开社会和国家的支持,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法规条例。第一,让大学生明确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鼓励政策、提倡和保护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规定;第二,让大学生明确国家和地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和优惠的相关政策;第三,让大学生明确与创新创业有关的法律制度和规定,發挥法律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指引和优良规范的作用;第四,在充分了解国家扶持政策的同时指导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对目前的社会形势能够正确无误地进行分析和总结。
4 结语
总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逐渐趋于被动的状态,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给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开拓了新的空间。在不断的前进和摸索中,坚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原则和方式,借助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指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良好的培养机会,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强调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流程。
参考文献
[1] 曹勇,张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7).
[2] 吴贺宪,郝竞.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上下功夫[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9(05).
[3] 李新生.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J].前沿,2009(07).
[4] 周文华.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06).
①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专项资助项目《创新创业教育 推动创业型经济发展研究》湘社科办《2016》23号。
作者简介:李其峰(1972-),女,汉族,湖南湘潭人,湖南省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