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教育中的“被竞争”

2017-06-11周利周葵

现代教育科学 2017年4期

周利 周葵

[摘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教育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竞争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应试教育、一次性高考使无数考生卷入这场无硝烟的“军备竞赛”。本文在反思教育“被竞争”的严重后果和深层原因时,也在尝试勾画那种淡化目标、主动自发、向内用力的教育生态。

[关键词]教育竞争;被竞争;短视思维;主动自发

[中图分类号] G40-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4-0056-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4010

“生存竞争”的概念在18世纪被提出,当时主要指物种之间的竞争,例如狼与羊之间的竞争。随着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更以物种内部竞争的自然定律被人们所接受。郑也夫在《信任论》一书中也指出“在这两种生存竞争中,种内的竞争更残酷。”[1]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这种残酷的竞争在教育领域也有体现。应试教育的模式、“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以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等,都使教育竞争愈演愈烈,无数考生被无情地卷入这场“军备竞赛”。于是不断有《因小学生一周不交作业被请家长跳楼轻生》《初二学生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批评后跳楼身亡》《高中女生宿舍跳楼,留下纸条称太累了》《南京邮电研究生坠亡》的醒目标题出现在新闻头条上。这种违背学生意愿、没有主动性和自发性的竞争都是一种“被竞争”。

一、被裹挟、被竞争的教育危机

当前,学区房、择校热、补习班的教育热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学校的生命线在于生源质量”“跳楼死了,就不用写作业了”的教育怪象,都形象地反映了教育競争的激烈程度。不管是学校、家长、还是考生,在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下,一切目标都是向高分看齐。取得好成绩,似乎成了评价考生的唯一标准,似乎是孩子在竞争中取胜的唯一指向。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就形象地指出:“在现行的教育模式下,我们常常发现,孩子在刚刚进入学校之时,心理上对于竞争的准备远远比合作的准备充分。这种竞争的思想在孩子上学的全过程都会存在。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如果那些优秀的孩子超过了其他孩子,并不能代表他就比那些成绩不佳的孩子痛苦少。这都是由他们个人的自私心理造成的。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合作和贡献,而是获得自己的利益。”[2]所以这种未做准备就被卷入竞争漩涡、卷入竞争漩涡又并不快乐的“被竞争”会对孩子带来更多严重的后果。

(一)丧失兴趣的机械学习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彼得·克莱恩也曾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有效。”因而,只有对某件事有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进去,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愉快幸福的体验。但是现行的教育竞争模式,却是多数孩子机械的死记硬背,其结果不仅会对学习失去兴趣,而且还会导致对其他方面也丧失兴趣。苏霍姆林斯基在强调兴趣的重要性时指出:一个孩子到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老师的要为他担忧。担心他长大以后对什么都漠不关心,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在《梦想与激情——中国孩子最需要什么》这本书中,作者傅桦向我们形象地描述了中国孩子眼中的教育,以及他们内心的无奈和痛苦的体验。在表述为什么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时,无数案例都揭示了这种被竞争的弊端,其中一段最为形象:“读书只是为了考试,可每到考试又不知如何复习;考试仅凭一张试卷,拿到试卷也不知如何回答;答完之后更不知是对是错;偶然对了,还不知下回能不能对。”[3]学生的种种无奈,恰恰讽刺了这种忽视孩子兴趣和内在体验的被动竞争。

拥有兴趣与否不仅涉及到决定竞争成败的效率和成绩,更关乎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卡斯特在《无聊与兴趣》一书中论证了兴趣的异常重要性:“保持心理健康就是要满足自己的兴趣,如果人不能满足自己真正的兴趣,就会引起一种对自身的异化。如果没有兴趣,没有‘感兴趣,我们就没法生活或者只能过着一种糟糕的生活,所以我们既调控兴趣的供给,也要调控兴趣的生产。”[4]当前的应试教育已经让孩子的兴趣消磨殆尽,让人担忧。郑也夫在《吾国教育病理》这本书中分析了教育对于兴趣的扼杀:“中国教育对孩子兴趣的破坏是釜底抽薪式的,体现之一是时间。自然的法则觉得孩子有最多的闲暇,因为他还没有劳动的能力,因为人类是成长期较长的物种。因此在自然的或人为强制的因素未达到极致的环境中,孩子确实有很多闲暇。可是我们的教育竟然和自然法则唱对台戏,要让孩子成为全家、全社会中最忙碌的人。不管学校和家长安排他忙碌什么,我们都可以定论:他们必毁于忙碌。”[5]这种被强迫、被裹挟进去的学习性忙碌,必然导致孩子兴趣的丧失。

(二)追逐功利的短視思维

置身于“军备竞赛”的漩涡,不管是主动竞争,还是被竞争,都不免为了外在的成绩、地位和功名而不惜成本。冯建军教授在其文章《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中论述了由于现代教育中交往行为的缺失,而导致的占有式教育和异化的师生关系,后果是“教育陷入‘非人性化的境地,‘占有更多的知识,以获得外在的身份,教育目的彻底异化。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渗透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使教育成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控制和训练,现代教育忘记了学生的‘生存,由此导致了完整人格的支离,个性的扭曲,迷失于外在的观念、权威、功利、名义、物质利益之中”[6]。这些都是教育的短视思维,只顾及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长远的健康发展和人生幸福。

尼尔在《夏山学校》中介绍了乐园一样的学校,孩子的天性在自由自在中发展,然而现实却是到处都有反对孩子自由发展的声音。“通常反对让儿童自由发展的理由是:人生是艰难的,我们一定要训练孩子,为了让他们将来能适应生活,必须教给他们规矩”[7]。这种担忧和中国教育中对于孩子未来的担忧如出一辙,都想通过限制孩子的自由发展,通过督促和管理让孩子在各种竞争中取胜。其实夏山学校并非空中楼阁,它也是用了40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了“孩子自由发展受益多多”这样一个事实的。夏山学校的学生在自由发展中获得了终身受用的美好品质:真诚、自信和幸福感,这些都是教育的长远思维才能实现的。

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思想,完整的表述便是“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是它自己的目的”[8]。杜威将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看作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并指斥其为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表现。在杜威看来,这种外在的目的,始终是一种固定的、欲达到和占有的东西,它存在于教育活动之外,使教师和学生所从事的活动变成了为获得某个东西而采取的不可避免的手段,活动失去了自身的意义,变得无关紧要。我国当前的教育便是目的性很强的教育,不惜一切代价追求高分,追逐名校,追寻好工作,让功利主义的思想泛滥,教育的短视思维蔓延。

(三)极端绝望的自杀行径

前文提到无数的关于学生自杀、跳楼的事实让人唏嘘,其中自杀的原因又让人感觉悲哀、沉重:“作业太多”“活着太累”“生活没有意义”“总被批评”等。作家王宏甲在其《教育良心说》《新教育风暴》等作品中,用无数的章节揭露了孩子巨大压力的现状,希望把孩子从负螺旋状态解放出来。可是被卷入竞争的漩涡之后,很多行为都已经变异。即使是公布分数这样的细节,都会给无数学生带来心灵的伤害。“从老师角度讲,公布分数的初衷也是一番好意,激励学生好好读书嘛!但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无异于羞辱。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十几岁的少男少女,谁无自尊?在西方国家,分数是被当作个人隐私来保护的”[9]。可是被卷入竞争的中国学生无处可逃。

吴飞在《自杀作为中国问题》一书中,指出了农村妇女自杀的原因不是没有地位,“恰恰是因为获得了更大的独立空间,所以有更多的权利来追求独立人格和尊严”[10]。因而,对于自尊心的维护也会使人选择自杀。无数学生不愿意过着没有尊严的生活,才会选择走向自殺的极端。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圣奥古斯丁以来对自杀者的一个基本判断就是:误把非存在当作安静和更好的存在。奥古斯丁认为,没有人真的会追求不好的生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认识到什么是好的生活”[11] 。“无论是自杀社会学还是自杀心理学都强调,自杀者的最大特点是绝望”[12]。那些被裹挟进竞争的学生,在承受不起压力过重、找不到自信自尊的情况下,对现实的生活没有信心,只有绝望。

二、被裹挟、被竞争的深层原因

面对被竞争的事实和严峻的后果,只有清晰的把握其存在的背后深层原因,才能有助于全面认识这种困境,寻找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向上意志”支配,一个人生来就有一种内驱力,将人格各方面汇合成一个总目标:要求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出人头地。这种为优越而进行的奋斗是内在的,不仅在个体的水平上,而且在一切文化的历史上同样进行着这样的奋斗,它引导着人和种族永远不断进步。在《自卑与超越》中,阿德勒指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即使一个人失去了自信,不再想脚踏实地地努力以改变自己的生活,他仍不想被自卑感困扰,仍然时时刻刻想摆脱这种感觉。”[13]这种源自内心的深层原因是学生明知竞争激烈残酷,却也被迫在竞争中疯狂地向上超越。

从现代性的特点来分析,现代社会是一个“祛魅的时代”、理性的时代、必然世俗化的时代。鲍曼就曾形象地指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就像穿上了溜冰鞋,要么保持高速运动,要么选择摔倒,二者你选什么?在其作品《流动的生活中》,鲍曼也认为:“在流动的现代社会里,生活不可能一如既往。它必须不断地现代化,否则就只能等死。生活在流动的现代社会,受时限到期的恐惧推动,生活不再需要由设想中现代化劳作的瑰丽远景拉动才能前进。所需要的是竭尽全力往前跑,好保持住一片立足之地,免得像垃圾一样随便被抛向垃圾桶,因为那是落伍者注定的归宿。”[14]所以为了在“军备竞赛”中不被淘汰,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前奔跑,即使是跌倒,也要毫不犹豫的爬起来。现代社会对速度、效率的追求,占有式的思维方式迫使学校、家长、学生全都卷入到对功利的追求之中,无法自拔。

从教育的短视思维来分析,人们只着迷于眼前的利益和成功,说白了就是鼠目寸光。在前文提到,被竞争的严重后果之一是人的功利化,其实,这种功利主义、工具理性的思想也是被竞争能够持续存在的深层原因。一些家长由于自身的短视思维,不顾孩子承受能力,逼迫孩子参加辅导班,惟恐孩子在竞争中被淘汰,被甩的太远。但是,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如果人被迫只顾眼前的目标,他就没有时间去展望整个生命。”[15]当代反学校教育的代表人物盖托在《上学真的有用吗》这本书中就分析到:“家长天真地支持学校强制的体制,却把自己变成孩子的敌人,有时是终生的敌人。”[16]这种短视思维的根深蒂固让人迷失于追求競争成功的喜悦,却忽略了内心的体验以及长远的健康发展。

因此,从个体的心理和现代社会的特点去分析,可以全面而深刻的把握这种被竞争存在的原因。即使这种被裹挟、被卷入的竞争带来诸多严重的后果,但是给人的警醒和反思却始终无法让人立刻结束这种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思想,“向上意志”“适者生存”的观念只要存在,教育竞争的异化状态就会继续。

三、主动自发、向内用力的教育生态

虽然是在违背意愿、自主性的前提下被裹挟、被卷入竞争的漩涡,但是通过分析这种被竞争的深层原因,可以看出功利主义思想的存在,学生、家长、学校都因受外在的压力和诱惑而保持着竞争的状态。郑也夫在《吾国教育病理》一书中指出:“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是外力过强,导致内力丧失。而内力的丧失,以笔者的教学宗旨来看,就是满盘皆输。”[17]由此可见教育中内力的重要性和向内发力的必要性。雅斯贝尔斯也指出:“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而其他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相反还会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最终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而其他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而被理解。”[18]那么通过反思这种失去内力,失去主动性、自发性的教育危机,不得不深入探索那种淡泊目标、向内用力的教育生态,那种教育的应然状态。

郑也夫提出要反对积极的教育观,支持消极的教育观。认为好的教育旨在造就一种淡化目标、听任个体自在发展的教育生态。相反,矢志培养创新者的教育,多半是揠苗助长,是坏的教育[19]。这种观点和卢梭的“自然教育”、“消极教育”的思想一样,都认为教育的最好状态不是外力的强加,而是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使身心得到自由健康的发展。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20]这句话是对教育应然状态的最佳诠释,不让外在施加的压力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和阻力。因此,雅斯贝斯强调:“我们必须尊重儿童的自由,让他们自己明白学习的动机,并不是出于服从而学习,同时允许他们轻视不行的教师。”[21]

对于真正的教育是什么?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种唤醒灵魂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质,才是教育的真谛。“我们反观雅斯贝尔斯对于教育的认识,就会发现他完全是一种超越的教育观,而非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在他看来,急功近利不是教育的本质,它对于教育来说甚至是灾难性的”[22]。只有唤醒了学生的灵性和主动性,才能实现孩子自发积极的探索和追求。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他看来,学生的自我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学生个人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他认为:“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和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里说的就是学生在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里的自我教育。”[23]因而,真正的教育是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是向内发力,主动自觉的良性发展。

四、走出被裹挟、被竞争的教育困境

面对被竞争,纯粹地机械应战,使孩子丧失了兴趣,变得浮躁,经不起失败的压力,没有主动自发的精神,导致孩子越来越不堪一击,走向很多极端。反思这种被竞争的恶性循环状态,再想象一下教育应有的那种唤醒灵魂、主动性、自发性的教育生态,对于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多少有些启发作用。

(一)较早分流学生

阿尔贝·雅卡尔在题为《我,阿尔贝·雅卡尔,教育部长,我发言》的文章中写道:“必须消除学校中的一切竞争观念,必须放弃‘打分数,同样要结束筛选,这竞争的必然附属品,因为它类似于一种形式的惩罚,尤其是依这样一种思想设计的教育制度只能生产出因循守旧,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24]这一主张明确指出了竞争的固有弊端,由于“适者生存”,所以对那些在竞争中失败的考生来说,这种惩罚更多的是对自尊心的伤害和心灵的折磨。郑也夫也认为过度竞争导致学习的异化,拿到学历常常找不到工作。他指出:“当下教育生态的本质是什么?军备竞赛。换言之,应试只是今天中国教育的病象和病症,军备竞赛才是病灶和病原。”[25]郑也夫鲜明地指出了军备竞赛所导致的教育异化。

但是竞争的长期存在和“根深蒂固”已经很难立刻彻底改变,所以从缓解竞争的角度出发,可以为走出被竞争的教育困境带来曙光。郑也夫还认为:“‘军备竞赛愈演愈烈是当下中国教育问题的梗结,是它导致了素质教育的目标让位给应试教育的。要改善这一生态就要缓解竞争,为竞争降温的根本手段是釜底抽薪,减少竞争的参与者。具体讲,就是较早分流,将一部分学生疏导到职业教育上去,降低高考的竞争强度。”[26]在教育的分流上,德国的成功分流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二)增加选拔性考试频次

当前,一次性高考的存在使学生毕其功于一役,即使高考当天发挥失常、身体不适、或遇到突发事件都不能有再次重来的机会。反观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SAT。在《透视美国教育》一书中指出:“SAT的考试不是由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的,而是由学生自己掏钱去报名参加。SAT考试在全美国的不同地点每年举行7次。”[27]如果每年高考的次数增加,考生有选择考试时间的自由,那种压力过大、竞争激烈的局面会得到缓解。尼尔在《夏山学校》中也提到:“很少有学生对考试有兴趣,只有那些想进大学的学生才会参加。而在应付考试上,这些学生似乎并没有碰到特别的困难。他们通常在十四岁左右开始用功读书,大约经过三年便会去参加考试。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一次成功,但努力就很有希望。”[28]所以,只有学生真正地感兴趣,才会主动自发地在学习中体验快乐,没有被压迫的感觉。

(三)注重幸福体验

为了眼前的高分和当下的成功,往往会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孩子成长不利。“成功教育本是通过教育让孩子们对成功产生向往意识,并引导孩子们有意识地积累成功的因素,最终走向幸福。但是中国的成功教育在孩子们身上反倒成了一种约束。孩子们感受不到成功的快乐和骄傲,总是把成功的准备看成是“要我做”的负担,而没有愉快的体验。失去了积极主动就失去了创造力和兴奋感”[29]。所以,即使教育教会了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因为其有悖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以也不是成功教育。教育应该是使人身心愉悦的,走出竞争困境的根本在于教育相关者内心的觉悟,其中包括你、我、他。

参考文献:

[1]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233.

[2][13][奥]阿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沈阳:沈阳出版社,2012:111,35.

[3][29]傅樺.夢想与激情——中国孩子最需要什么[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108,117.

[4][德]卡斯特.无聊与兴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5.

[5][17][19][25][26]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82,145,211,15,29.

[6]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11(6):27.

[7][28][英]A.S.尼尔.夏山学校[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90,6.

[8][美]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4.

[9]王宏甲.新教育风暴[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29-30.

[10][11][12]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M].2014:45,19,26.

[14][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生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3.

[15][18][2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8,5,55.

[16][美]盖托.上学真的有用吗[M].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62.

[20][法]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6.

[22]杨克瑞,邢丽娜.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雅斯贝尔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3.

[23][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47.

[24][法]阿尔贝·雅卡尔.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

[27]王定华透视美国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67

Abstra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the competitio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 the issue of competition has gradually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and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ke so many candidates involved in the “arms race” without smok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ries to draw up the educational ecology of reducing education target, initiative and inward force in the reflection of the serious consequences and the deep reasons of the “been forced to compete”.

Key words: education competition; “been forced to compete”; myopic thinking; active spontaneous

(責任編辑: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