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论视域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

2017-06-11金宏妍刘星君

现代教育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培养体系系统论创新人才

金宏妍 刘星君

[摘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可以借助系统论的基本理论去分析。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需要把握系统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三个原则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创新基地”的创新模式,促成第一、第二课堂互助互动态势并形成整体创新氛围,促进不同层次科研创新整合以及科研团队与产学研一体化,开放创新思维,最终形成高校特有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關键词]系统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4-0037-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400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新型人才作为关键点在社会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变,培养创新人才则是重要任务[1]。科技决定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创新决定了科技的进步,人才更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当今世界正处于巨大的变革时期,科技竞争已成为国家间竞争的重要角力场。因此,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高校,就需要把握机遇,实现创新人才体系的改革与重构,使之与时代相适应。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背景

自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创新成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爆炸性增长,西方主导的经济、贸易、科技格局逐渐被打破[2]。中国是人口大国,巨国规模效应是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而人才因为其外溢性和正外部性等优势,能够增加新的社会价值。人才是创新的灵魂,只有这部分创新人群增多,才能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可能。创新促使国家进步、民族兴旺、社会繁荣,因此,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步伐,是我国在国际社会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战略选择。

要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这就需要一大批创新人才承担起国家建设的重任。习近平主席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战略上要肩负起重大责任。国家出台的《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则希望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3]。原教育部长袁贵仁指出,我国高校要以质量为核心,进行培养体制和模式改革[4]。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推进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5]。

国家领导人不止一次地强调,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教育必须处于优先发展的位置。国家在战略上指出,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6]。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创新性人才提供土壤,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创新人才的培育是社会化和高等教育共同完成的结果。高校作为社会化的主要力量,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系统性、持续性和创造性的。高校拥有得天独厚的科研条件和科研人员,在智力支持上也占优势。高等学校人才聚集,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形成创新人才体系的重要阵地。人受制于环境的影响,创新环境也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发展。高校教育环境有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除了传统的教育功能外,还承担着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任。例如,高校实施的“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助于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也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从现状看,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处于转型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交叉培养和联合育人模式的实施。以往的专业门类界限清晰,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自主性、一刀切式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亟需改革。

二、基于系统论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系统论是指一个整体由许多相互关联作用的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有其特定的功能,系统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而存在。系统不是要素之间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整体中的优化组合。系统思维就是需要我们把握整体,在整体中全面考察。在这个过程中,要综合考察单元要素、环境之间的关系。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所有的社会事务都是一个大的系统,高校培养创新人才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这三个特征之间又是一种有机结合的互动关系,这为我们研究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一)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整体性是由各单位要素之间整合出的超越要素性质的有机整体。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各个要素、主体构成的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产生的功能往往是“1+1>2”的效果,其中就有结构的功能效果。高校是一个大的系统,也是社会这个系统内的一个重要因素。仅从创新人才培养系统这个视角来看,就包括科研科、学生科、科研团队、科技竞赛、科技培训、科研实习等多个要素。这个结构也是要素之间稳定化联系的桥梁,并将这些要素有机联系起来。科研科将科研信息收集汇总提供于学生,学生之间凭着兴趣爱好及专业互补形成了创新团队,这就相当于兴趣或者任务作为连接点将各个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小型系统,从而进行科研创新。在创新过程中,老师、企业也会为科研团队提供培训、实习等条件,使其创新点紧密结合实际,更具有应用价值。同时,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多种科技竞赛检验科研成果,也可以应用到实验室、企业单位、工厂进行成果转化,最终成为社会效益的创造者。在创建的小型科研团队内,他们所形成的创新能力根据排列组合规律来看,远远大于闭门造车所形成的创新能力。而且从高校提供的科研创新平台系统内来看,高校提供的各种资源,形成要素之间的优抛互补。由此可见,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整体性原理是促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系统的层次性

层次性指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差异以及作用方式上的差别,这种差别使系统具有等级秩序性,这种等级系统具有质的差异[7]。系统中的等级差异性也是區分每个系统和而不同的重要原因。高校强调自由独立的学术价值和科研理念,不同学科的创新团队、创新人才可以实现其创新目标和任务。一个创新成果的产生不仅仅是横向联合,更是纵向层次性的整合。小型的创新团队在更大的一层系统内进行整合,以此類推,经过不同层次的系统整合之后,就会形成一个较为优秀的创新人才系统。例如,高校形成的创新人才培养梯队,一级系统中确定大的创新方向,下设多个二级系统,具体划分不同方向,以此类推,各个小方向创新成果经过整合形成二级系统,经过量的积累,最终形成一级系统,这样才会有质的变化,促进创新的形成。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系统的开放性

系统的开放性则是说系统具有持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的功能。系统开放性促使系统优化,也能加固系统的稳定[8]。现实生活中,每个学校都是一个子系统,每个学院、每个科研团队都是一个子系统,每个系统也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这就需要协同创新。而且,当下团队合作以及多管齐下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创新型人才也不是通才、全才,往往会具有某方面的缺失,形成科研创新瓶颈,不利于创新的发展。系统的开放性正弥补了这种不足,要求我们对外输出和对内输入,这就是交换的过程,而高校恰恰是这一过程的良好平台。例如,学术讨论会、学术沙龙、跨学科科研团队的组建等是高校重视这一平台的重要体现。而且,大多数创新成果都集中在交叉学科、复合背景的研究领域中,高校在这个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 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间的互动关系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过程。而其中的内部互动关系是系统能否发挥其最大效用,实现长期、稳定式发展的关键。系统内最基本的单位是要素,而要素之间不是机械式的联接,而是一种有机互动的关系。系统是复杂的,要厘清其内部关系不免要对其进行简化和抽象概括。图1便是一个抽象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系统的模型。如图所示,F代表一个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其内部包含了一系列的各级、各类创新要素。要素A和要素B分别代表着某一门类单一的创新人才,对于要素A和要素B来说,自身是上一级系统中的单一要素,相对自身来说,也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结构。由于各个要素可以进行交换,要素A和要素B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换互动整合,形成了新的要素C,要素C对于次级要素A和B来说,就成为其上一层次系统,是其创新性的发展和提升。更高一层的C既是一个新的系统,也是一个新的要素,三者构成了一个创新主体,不断地进行交互发展,又形成了完整的系统G。D系统的形成模式类似于G系统的形成过程。这个由A、B、C组成的新系统G和系统D又继续进行互动,形成新的系统E,系统E和次级系统G和D之间进行信息交互,最终形成了系统F。

简化的系统模型形成后,我们可以利用具体的事例进行诠释(如下图2)。假设某高校有创新人才A和B分别归属于两个领域,现在由于学校政策或某一活动将其联接起来,两人进行一系列的交流和长期的有机互动后,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创新团队C,团队C产生的功能则是“1+1>2”。交叉领域的形成又对A、B各自范围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在不断的磨合中就形成了系统G,系统G的形成则是基于两个创新人才基础上的高一层次的创新。系统D的形成类似于系统G。两个不同的系统抑或成为创新团队之间又通过互动交流,产生倍数效应,形成了类似E的高一层次系统,最终形成了系统F,应用到实践中也就形成了一个大学科门类里面的创新基地。学科内的互相借鉴、专业领域的不断交流,则是创新的源泉和不竭动力。类似于系统F这样的模式不断增多、不断深化成熟,从中我们会看到高校在创新人才体系培养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通过这个模型我们也能看到,“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创新基地”形成的过程也是对创新人才自我实现最大化的过程,通过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特点的推动,实现了最大程度的资源利用和信息共享,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才会达到最大的预期效果。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

(一)整体性改革——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互助互动形成整体创新氛围

整体创新氛围的形成对于高校来说至关重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构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互动模式则是形成这一氛围的重要基础。第一课堂提供理论创新,第二课堂进行实践创新,这种整体性创新氛围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往的教学环节中,第一课堂的比重往往居于主体地位,而创新人才必然是实践中检验出来的。因此,二者的教学比例应该有所调整,以第一课堂为辅、第二课堂为主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活动。

在教育中,注重学科交叉,丰富第一课堂。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塑造一批优秀的创新人才,以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计划中,增加交叉学科和创新创业学科,加大选修的比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校自身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创新教育活动,同时也可以在校外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精神。高校把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为主的第一课堂教学和以“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技能”为主的第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二者相互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将第二课堂处于突出地位,以促进创新校园文化的形成。在校园内积极构建校园科技文化,引导学生参与高校创新创业竞赛等一系列活动,促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形成科技创新氛围。同时,革新教学评价制度,教师要重视和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并指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地解决社会问题。另外,尽可能实现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鼓励其寻找创新点,并对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进行正面鼓励和引导。同时,完善对创新人才激励的配套措施,对优秀人才进行政策倾斜。高校通过激励政策、整合资源和学科优势,形成优秀的创新团队,进而形成科技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层次性改革——由内至外打造新型创新团队

层次性改革基于高校实际进行,具体体现在自主权的下放和创新计划的有效落实。在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相适应的情况下,在进行基本教育基础上,对不同的人才形成不同的培養方案,下放一定的自主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的“任务—执行”模式,实施互动参与、商量进行的模式,使自我认同感不断增强,实现层次之间绝对界限的跨越,使层次间的沟通交流成为常态和主要方式。采用导师学生双选制、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支持学生调整专业、增加辅修双修等方法,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创新团队形成过程中,自主权也逐步下放,由其自主形成创新团队,并促进团队间的有效合作。

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实行导师负责制,因材施教,打造个性化指导方案和培养方案,探寻最优培养途径。对有创新性的学生重点关注,并鼓励教师引导、支持其创新工作,学校也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科研支持。改革一刀切标准,减少非关键因素对有创新思想学生的束缚,为其创造便利条件,以点带面,形成多个创新团队,营造整体创新氛围。

同时,学校起到管理者、服务者的双重作用,尽可能搭建平台,使各团队有一个向上一层次提升的空间和机会。以开展科研项目为契机,加强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科研人才体系的建设。学校牵头,对各学科、科研团队进行整合、分类,形成聚集效应,对科研成果的产出有巨大倍数效应。同时,一方面激励各科研团队横向竞争,形成配套激励措施,择优重点扶持;另一方面,加强学科群、同一学科的不同专业间进行交流沟通,鼓励开展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等横向活动,促进交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以形成新的創新点和创新平台,进行协同创新。再者,促进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为学生提供便利的科研条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开放性改革——创新与实践紧密结合

拥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放性的心态有利于高校创新氛围的形成,而开放式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跨越式发展。

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动因。虽然我国科技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是某些领域和世界科技大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为此,在高校课程设计上,增设国外先进科技成果导读、介绍的课程,为获取外文文献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创新人才出国访学、交流、参会,紧跟学术前沿开展科学研究。高校支持举办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聘请某一领域高端人才进行教学指导、讲座等交流活动,把握科技新动向,占领科技研究新领域。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注重培养创新人才比较研究能力,并以国际化标准来培养学生。

促进创新成果转化。高校通过资源配置、政策引导、技术支持等方式,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同时,高校通过利用社会资源,及时与政府、企业构建一个完善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使高校的创新成果能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并主动承担创新任务,反之,政府也能为其提供正确引导,企业也能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在高校内部,科学定位,深化改革,推进科研创新成果转化。高校和社会对接,对创新资源进行融合,鼓励合作,形成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公司,以技术入股、专利等方式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共建创新基地和科研合作单位等新兴社会化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此外,高校要开展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创业,并给予相应的资助,促使其科技成果向社会转化,从而产生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教育工作会议:科学基金何处去 创新人才青眼看[EB/OL ].2010-10-23.http://www.edu.cn/fa_zhan_430/20100723/t20100723_499242.shtml.

[2]胡鞍钢.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EB/OL]. 教育部门户网站, 2010-02-28.

[4]袁贵仁. 携手同行 加强合作 共同努力——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6): 6-8.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 http://news.hexun.com/2012-09-24/146161451.html.

[6]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J]. 汕头科技,2012(1):13-17.

[7] 魏宏森,曾国屏. 试论系统的层次性原理[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5(1):42-47.

Abstract: The Innovative Talent-Cultivation Systems Reform of universities can be analyzed with the basic theory of system theory. the Innovative Talent-Cultivation Systems Reform of universities needs to grasp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system, level and openness, and also grasp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m, construct the innovative mode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novative team and innovation base”, contribute to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ssroom interaction situ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overall innovation atmosphere,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open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ultimately form the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Key words: system theory;high school;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责任编辑:赵淑梅)

猜你喜欢

培养体系系统论创新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探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2016年第20届系统论,控制和计算国际会议
系统论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飞行技术专业全英语教学设想
数字电视经营系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