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深度融合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
2017-06-11李志港
李志港
摘 要:文章针对当前国内高校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说明了进行改革和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产教融合的工作室制教育教学理念,目的是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提高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围绕提升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质,探索构建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措施包括工作室设置、建立复合型教学团队、引入企业办学,形成企业班和项目班、设置教学项目、教学场所灵活化和建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等。
关键词:产教融合;艺术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1产教深度融合的基本内涵
产教深度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教一体、校企互动。为了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融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陶冶、技能提升、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这种深度融合式发展,打破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之间的藩篱,使高校与行業企业形成“合作双赢”共同体,形成产教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不仅促进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还将促进高校和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并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2艺术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特点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体现了对艺术创作规律的尊重,以实践操作为主,使专业建设真正走生产、教学一体化道路,有效的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合二为一,理实一体;教育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老师作为项目的设计者和引导者,进行教学设计,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项目训练,既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明白设计流程和行业需求标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更加强调“教学过程设计”和“实践技能训练”,更注重学生创意思维训练、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更加符合社会人才需求。
3工作室制的优势和意义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教学地点不仅限于教室,在开放的环境中,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支配权,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索,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得教学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设计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实现了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有效对接。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技术服务于一体,主张在工作室“做中学、学中做”,解决了当前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互脱离,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矛盾,提高知识与技能转化程度,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根据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和教育规律,打散和分解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按照项目的流程和要求进行重组,使学生在工作室里“做中学、学中做,重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为将来的就业实现无缝对接打下基础。
4艺术设计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麦可思研究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艺术设计类专业连续四年被亮黄牌,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艺术设计人才与其就业难的矛盾也日趋尖锐,高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产业岗位要求不对位、不相符,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不能为地区和区域经济提供满意的服务。经过调研分析,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大幅度的扩招,使设计教育过度膨胀,造成部分生源质量不高,学风较差;二是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人才需求没有形成有效的对接,与社会用人要求存在较大差异;三是师资数量、质量与结构不合理,优秀师资匮乏。很多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为新专业,缺少硬件和软件的支撑和保障,大部分教师主要来源于刚毕业的研究生或大学生,他们都是从校门到校门,非常年轻,优点是有活力、有激情,缺点是缺少设计一线实践经验,没有教学经验,不仅缺乏相应的设计实践经验,还缺乏教学经验;此外,师资数量不足,很多靠兼职外聘进行补充,责任心不足;四是我国的很多设计教育未能把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成才规律,导致了艺术设计类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按照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形式,建立既能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又能进行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的设计工作室,解决当前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此外,艺术设计类专业特点具有潮流性、时代性、前沿性和实践性,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探索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建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对接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产业岗位市场需求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其人才培养需要在产教融合的视野下紧跟社会发展需求,通过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协同育人,研究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也是各院校自我发展的需要。
5基于产教融合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构建措施
5.1工作室的设置
工作室的设置是以各专业为单位,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岗位需求,确定研究的方向,建立符合专业发展需要的工作室。工作室的开设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水平的师资团队,能够跟地方行业企业开展合作或者具有一定数量的支撑项目。团队申请后經过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批准方可开设。沈阳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设计工作室教育经验,依据现有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以及专业最新发展动向,每个专业下设2-3个工作室团队,工作室团队结合自身方向特点,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5.2教学团队构建
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的,合理的师资配置能使教育、教学正常健康发展。通过工作室的构建,各工作室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工作室负责人一名,团队教师3-5名,此外还聘请了其他高校的专业教师、企业设计师、工程师、技师等参与教学,构成胜任“真学与实战”需求的教学团队,共同执行与实施教学项目,使学生在协同教学中博采众长,学会真本领,使产教融合进入新的阶段。如居住空间和公共空间工作室聘请鲁迅美术学院教师进行授课、讲座,聘请北京IDA国际设计协会设计师到学校授课,此外,在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中,也明确了企业需要对我们的师资进行培养,重视复合型能力的“双师”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可以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逐步形成一支教学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校企“协同育人“的“复合型”教学团队。
5.3通过引入企业项目、顶岗实习等方式,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鼓励与引导行业企业参与办学,选拔精英学生开设企业班,项目班,校企共建,建立项目团队,进行公司化组织和管理,学生根据项目执行表现和项目成果进行评价,通过课程置换和学分替代的形式完成对应课程的结课要求。如动画工作室与抚顺电视台合作,通过实习岗位招聘的形式,吸纳了17名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环境设计专业居住空间设计工作室与IDA国际设计协会,达成合作,聘请协会设计师参与实践教学,按照企业项目要求模式进行课程授课,使学生尽早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工作流程、社会潮流以及设计标准和要求,公共空间设计工作室与沈阳宜家开展校企合作,把宜家的設计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进行真实的设计项目体验,在项目验收时,引入宜家的专家进行验收,并进行讲解和指导,对于表现优秀的同学,进入宜家设计部顶岗实习。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引入尖荷行动,这是一项面向全国各大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针对设计教育实践的长期持续性公益活动。旨在调动全国设计行业、设计协会、设计师的共同力量,奉献设计知识和设计经验,帮助全国设计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价值观,提升设计实战能力和就业水平,从而推动中国设计行业整体健康快速发展。
5.4教学项目设置
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与教学团队研究探讨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重实践、不重理论,先讲理论后实践,理论和实践脱离的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企业的项目资源,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变传统教学内容为理论教学与真实项目设计融合,将项目设计内容分解到相应的课程教学中,成立学生团队,承担项目任务,让促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提高和固化学生的实践项目设计操作技能。参与真实的企业项目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推动“专业群与产业链契合、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整合、评价标准与市场要求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打散和重构知识点来设计与实施教学项目,开发与地方产业人才需求契合的课程。通过相关专业、学科、课程同设计、制造、营销地方产业链的结构优化重组,开发基础、应用、复合三个层次递进的“跨界教学项目群”,使教学内容与企业项目有机融合,并转化为真学真做的项目化教学。
5.5教学环境灵活化,加强学生工程化思想的培养
教学场所随着课程的推进和教学需要适当转换,引导学生进入未来的职业场,随着教学的进行和要求,学生可以明确教学要求和任务后,去图书馆、展览会现场、施工现场、商场等相关场所进行调研、视察,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实战意识。强调将教学任务与工作任务相结合,在学与做的反复交替中,逐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与综合能力。
6创建校企协同的实训基地
学校以“合作办学、协同育人”为主线,积极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立“项目合作、工学交替”等多种形式的产教融合平台,创新“校企一体、共生共荣”的产教融合长效运行机制,推进校企融合对接。围绕抚顺电视台的制作项目,建立传播媒体专业群实训基地;依托沈阳宜家、北京丽贝亚有限公司,建立环境设计专业实训基地,丰富实训基地的内涵,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7结语
通过两年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运行,我们从人才培养计划、教学执行和管理、课程设置、师资队伍配比、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改革,探索出产教融合的艺术设计工作室制教育模式,使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校期间得到实战锻炼,掌握了设计前沿技术,设计流程、设计标准、知识运用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为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起到了推动作用。事实证明当前的艺术设计教学必须走产教融合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它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产教融合的实施过程中,推动了我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深度改造,目前我们已基本形成了产教融合、理实一体、校企合作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 秦斌, 产教深度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广西日报,2014(08).
[2]张俊竹,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育与职业,第28期:88-89.
[3]李晴.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初探.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吕海舟,孟庆亮,朱水根.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跨学科教学项目设计与实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 (1):132-135.
[5] 杨 会 迟俭辉,产教融合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22.
本课题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课题名称为“基于股份合作制的設计工作室运作模式研究 ”,课题号为JG15EB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