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韵律活动”及其发展研究

2017-06-11张腾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发展研究幼儿园

【摘 要】韵律活动是幼儿园经常开展的一项活动,教师对其发展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该项活动是幼儿跟随音乐进行的一种身体艺术展现,其主要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幼儿的节奏感,帮助其动作更具协调性,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因此,本文针对幼儿园“韵律活动”及其发展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活动的具体措施以及发展给予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韵律活动;发展研究

韵律活动在幼儿园的音乐工作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通常为指导幼儿在音乐当中进行身体艺术的活动展现。在活动当中,音乐是活动的重要因素,做动作是不能缺少环节。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当中,实施韵律活动可以有效对幼儿的情绪进行调节,使其动作的发展更具协调性,借助身体进行的相关动作,将音乐的内容进行展现,以便对幼儿的想象空间以及创造能力进行培养。该项活动属于一种艺术,所以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去感受艺术的美,唤起幼儿对美进行展现的情趣,提升审美的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构成良性互動

在活动中,对于情境的创设会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所以,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非常有必要。通过大量的教学已经有力的说明了,创设的环境要与音乐和谐并且统一,让音乐与环境能够充分的融为一体,有益于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音乐思维,对音乐当中存在的美能够有更深的感受。如果创设的情境非日常优美,充满了童趣,幼儿会加愿意积极主动的融入到活动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对活动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鹅妈妈带小鹅》为主题进行韵律活动,通过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使幼儿能根据乐曲的旋律自然而然的参与进来,并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大胆地表现,整个活动以有趣、生动的情景式串联而成[1]。首先,教师要引导幼儿回忆和思考鹅是怎么走路的,幼儿会回答翅膀放两侧、伸长脖子、尾巴摇啊摇慢慢走。幼儿在回答问题的同时都很自然地配以相应的动作,这时,教师可以出示挂图,并且摆上一些植物和小动物的模型,创设美好的情境。在挂图中,鹅妈妈带着小鹅在池塘里快乐地游着,有的在洗脸,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在比赛游泳,同时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幼儿中音乐中感受快乐的氛围。这样教师可以接着提问幼儿,鹅是怎样洗脸的,幼儿通过图片会了解到,鹅在洗脸的时候会把头伸请水里,用翅膀洗脸,这时在引导幼儿在音乐当中,模仿鹅洗脸的动作。在这一阶段的活动当中会,要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大胆、愉快的创编各种动作,如:洗脸、走路、梳理羽毛等,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教师及时鼓励孩子并给予充分肯定。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教师可以灵活自如的组织律动活动。这样,教师便可以将幼儿的动作与音乐进行匹配,随着教师学习律动。教师要不断的创设情境:瞧,太阳公公出来啦!鹅宝宝们,跟着妈妈到池塘去游泳吧!幼儿便会模仿鹅的动作随着音乐律动,幼儿在进行律动时,加入了自己创编的动作,不同的“洗脸”“梳理羽毛”等,展开了想象力,慢慢便会有节奏的进行律动,对活动更加有兴趣。

二、引导幼儿认真进行观察,充分展示自我感受

从幼儿进行全面培养的层面来说,从小便对幼儿进行观察力的培养,对之后的生活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2]。并且,在进行韵律活动当中,良好的观察力是进行创编韵律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对幼儿的观察力给予有效的培养,以便幼儿能够多积累一些创造素材。有些教师和家长,害怕幼儿在室外活动发生一些以外,便只让幼儿在室内活动,这样在幼儿的眼中会缺少很多画面,不易于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在活动当中,教师一定要多引导对周围进行观察,用心体验,以便能够使用合理的表情,将韵律活动当中的情感表达出来。

例如:《小兔子的一天》为主题进行韵律活动。在活动进行之前,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可以应用多媒体播放小兔子活动的视频,引导幼儿对小兔子的举止活动细致进行观察,除了知道小兔子有什么外在的特征时,也要观察小兔子吃饭时候的样子,活动时候的样子,发现敌人时候的样子。这样幼儿便会知道兔子除了有长长的耳朵,还有前腿短后腿长的特征,在走路的时候会一蹦一蹦的,并且会站起来看看四周,非常机警的查看周围。这样,充分的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之后,再指导创编律动,幼儿会很好的结合自己对小兔子的观察,将小兔子所具有的不同特征与自己的表演进行结合。有些幼儿会模仿小兔子观察周围的样子,有些幼儿会模仿兔子吃东西的样子。幼儿所展现出来的动作十分可爱,对兔子的模仿非常细致,这样的韵律活动便会非常成功。通过,引导幼儿对事物进行观察,可以有效改变之前幼儿在活动中,一说到模仿小兔子便齐刷刷的把俩根手指头举到头顶,模仿兔子一跳一跳走路的现象,摒弃了固定模版的教学模式,小狗不在只会耷拉耳朵汪汪叫、小猫不在只会捋捋胡子喵喵叫,幼儿在活动中,借助对其观察力的培养,提升了学习的各项能力。

三、尊重幼儿的想法,激励创造的能力

在韵律活动当中,除了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之外,还要充分的尊重幼儿的想法,以便对幼儿的创新能力给予培养[3]。例如:《快乐的小熊猫》为主题进行韵律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幼儿针对小熊猫在草地当中玩耍进行动作创编,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在动物园和电视上所掌握的情况,创编出很多的动作:小熊猫在地上打滚、互相打闹、摘竹子等。同时,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提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幼儿便会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一定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如果幼儿的表达有错误,教师不要职责,要适当的进行引导。幼儿在自己的理解上创编了一系列动作,丰富了活动的内容,锻炼了创新的能力,使活动的开展更加有意义。

四、结束语

总之,在韵律活动当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逐步对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进行培养,并且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发掘幼儿的潜力,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综合的发展。

作者简介:张腾(1984-),女,云南省昆明市人,民 族:白 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吴巍莹.幼儿园“韵律活动”概念的历史发展与精确化[J].学前教育研究,2011,02:8-11.

[2]张春萍. 激趣·激情·激创——幼儿园韵律活动教学实践与思考[J]. 科技信息,2013,11:326+374.

猜你喜欢

发展研究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爱“上”幼儿园
北方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