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运用迁移规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

2017-06-11罗朝丹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商是试商两位数

罗朝丹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发展,也是学习后继知识的基础。因此,相关知识间具有相同的因素。对于这些因素,教学上可以利用它构建新知识体系,这就是知识的迁移,利用知识的迁移,能使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基本技能、方法、顺利的获取新知。并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小学数学教材注重迁移规律的运用,在编排上,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使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培养了迁移类推能力。同时,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还注意体现教法和学法,使学生能不断的主动地获取新知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下面谈谈教学中如何运用知识迁移来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

一、加强新旧知识的沟通,促进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顺利地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许多新旧知识之间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基本条件之一,这是因为这些共同因素。对大脑的刺激和要求。反应有相同的地方,它们对人的认识和能力有共同的要求。人在学习过程中就易于在大脑中接通已有的联系。产生迁移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做好新旧知识的沟通,找出它们的共同点。通过类比,促进知识的迁移。例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多位数除法的基础。而学好“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关键是掌握试商方法,从算理和法则上讲,用两位数除商是一位数,与用两位数除商是两三位数的试商方法,运算步骤基本一样,而它们的基础都是表内除法。因此,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把这部分知识分为商是一位数的两位数除法和商是两三位数的两位数除法来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商是一位数的两位数除法时,能集中力量学好试商方法。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注意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用迁移规律来学习商是两三位数的两位数除法。

二、在运用迁移规律的过程中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异点,防止和克服知识的负迁移

教学中不仅要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同时还应对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区分,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知识的正迁移,有效地防止和克服知识的负迁移。如学习“比的意义”时,可先通过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进行比较,求长是宽的几倍或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即用除计算这一旧知识引入比的意义。由于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当学生初步理解比的意义后,教师应引导他们通过列表理解除法、分数和比的联系与区别。特别应让他们明确,从其意义上来说,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则是一种数,比表示两个数相除,也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因此不能认为比同除法、分数是同一个概念,从而有效地防止了知识负迁移的产生。

三、通过合理、有序、有计划的练习,促进知识的迁移,防止知识的干扰

要能充分应用知识的迁移,有效防止和克服知识的干扰,练习是个极为重要的过程,重视习题的科学安排,做到次序合理,重点突出,适当对比,注意拓展。如“比的练习题”应先巩固新知识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稱、比与除法分数的练习,化简比的知识,再在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变换叙述方式,渗透连比的形式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这样安排既突出了重点应掌握的基础内容,又把学过的知识加以提高和发展,同时还为后边学习比的应用作了适当的铺垫,使多数学生较好的掌握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能使有余力的学生用迁移类推来解决有一定深度、难度的题,使每一个学生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以更大的提高。又如教学“工程问题”时,通过一个例题,从整数应用题引入,然后去掉这批货的具体总数量,引导学生用分数解答,例题只讲了求工作时间的基本题,但在练习中,则通过有计划安排习题,先突出让学生练习巩固基本例题形式,再逐步增加变换条件,出现复杂的工程问题,习题安排本身就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掌握基本题的解法基础上,用学到的知识迁移类推来试着解答稍复杂的工程问题,同时与基本题对比练习,克服干扰。实践证明,这样安排练习,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猜你喜欢

商是试商两位数
除数除数不同不同 试商试商有别有别
巧算两位数加法
分类试商
商是几位数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试商妙计
两位数
“五入法”试商教学实录与解读
相减和相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