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2017-06-11黄均华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合作探索小学数学

黄均华

【摘 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学习主体性。大胆探索,创建合作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研讨的习惯;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我提高。培养学生“四会”,即学会倾听、学会质疑、 学会表达、学会汇报,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探索

合作学习源远流长,远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儒家大师在教育实践中就已重视合作并将其运用于教学情境中。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32年就曾提出了“小先生制”的构想,并将其付诸实践。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周围的同伴,这些观念和实践都带有合作学习的色彩。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主体性,是教育教学理论和基本内容,也是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客观要求。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它的建立必须把握住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知识的特点。学力水平研究认为:具有不同的智力水平、知识风格各异的成员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产生思维碰撞出火花,从而产生新的认知和体验;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交流情感,加强交往,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也可以增强学生的互勉互助、互尊互爱的行为,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及协作精神。

学有用的数学知识是一种主动获取的过程,课堂教学追求以学生为主体,追求学生学习的体验过程,追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课堂学习借助原有的知识来获取新知识,因此,学生之间有交流是必须的。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我进行了以下的探索:

一、大胆探索,创建合作学习小组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大多采用“秧田式”排列,有很大的弊端,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交流,也影响到学生的合作参与,特别不利于学困生的因材施教。因而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学力水平、智力情况和性格特点以及学生自愿等因素,组成“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学习小组,前后两桌4人组成一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这样的学生面对的不仅是老师,还有同伴,为每个学生创设了“无权威”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学生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展示自我”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随时深入倾听或参与讨论,指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为全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

二、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研讨的习惯

小组合作研讨能满足学生情感的需要,能迸发出思维碰撞的火花。通过交流、辩论,达到解决问题、知识迁移、实际应用的目的。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让学生养成“四会”的习惯。“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漫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学会质疑”即在小组活动中,在肯定别人优点的时候,还要敢于质问。“学会表达”即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必须学会表达。“学会汇报”即一方面培养学生合作、竞争的意识,培养学生个人代表集体发言的能力;另一方面将小组认同的成果转化为全班集体的智慧,这样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在小组合作交流时,要让他们面对而坐,观察发言者的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动作,就能把握发言者的意思,并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使大家在小组学习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三、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我提高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践行这样的课程基本理念,需要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而这种密切配合的前提则应当要求我们的教师去努力追求这样的目标:必须抓住数学知识的“魂”,既要通过巧妙地设计有效地引导我们的学生去探索,同伴之间共同经历探索和体验成功;还必须鼓励学生去把思考和心得去和老师和同伴进行交流,尤其要注意让我们的学生去大胆的表达。这样则可使得我们的学生的思维经受了一定的挑战后形成了一定的数学思想。

课堂上首先让学生自主解题,小组互查。有效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经历和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课堂氛围更加和谐、更加生态。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自觉选择解题方法,独立解题并养成检查的习惯。鼓励学生发散求异,从一题多解到一题简解、一题优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活动,让学生感悟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学生在和谐、生态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天地,各展所长、互助互学、畅所欲言。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让学生先回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公式推导过程,让学生动手进行补割、剪拼,小组内人人动手,个个动脑,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大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在相互交流中,大家互相启发,在合作中创新,在创新中合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合作学习后,通过小组汇报,全班评价,又增强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同时,将过去评价个人转变为评价小组,这样使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得到肯定、鼓励,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是教师落实面向全体的有力手段,它体现了学生合作的集体智慧,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组织小组合作讨论活动,促进竞争,提升了学生的好奇心、成功欲,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开放、民主、自主、愉悦的气氛中馳骋思维、各抒己见、感悟知识、共同探究。在进行自我解答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在于精心周密地组织、安排、引导,或直接开展全班性的大讨论,或先小组讨论,后筛选出质量较高的,再在全班大讨论。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提倡各抒己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参谋”,相机诱导;学生要当好“裁判”,做学习真正的主人。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人际交往和实践探索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 学会表达、学会汇报,真正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想只要坚持从低年级就开始不断地探索,实施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并将它不断地发展、日趋完善,一定会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合作探索小学数学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