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

2017-06-11李俊

新一代 2017年6期
关键词:陶冶情操鉴赏能力

李俊

摘 要:文学作品的鉴赏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又陶冶学生情操、增长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作品体裁;品读细节;陶冶情操;鉴赏能力

阅读文学作品包含理解和鉴赏两个层次,理解是指搞懂文学作品的词义、句义、全文大义;鉴赏是指鑒别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写作手法和篇章结构,还要鉴别和欣赏它的思想感情和主题的意义,并能对文章作恰当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学生和老师互动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自主阅读,而且还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针对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

一、依据文章的体裁进行鉴赏

文章有很多不同的体裁,而不同体裁的文章在鉴赏时也要抓住不同的重点进行鉴赏。在鉴赏作品时要根据不同的体裁抓住表达主题的方式,然后围绕主题的中心思想对文章运用的表达手法进行分析与鉴赏。下面以小说为例,根据其体裁特征进行鉴赏。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的描写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鉴赏小说之前,要先对小说的写作背景进行了解,然后对小说所描述的环境进行分析,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去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环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环境的关系。在了解了文章中的环境描述后,就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对文中的环境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更加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目的。对文学作品的环境了解和分析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理清文中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的特点。在小说的鉴赏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更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小说中人物的性格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而造成的,所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就能更好地去理解文章。在分析了人物的性格以后,要对文中每一篇文章中的人物的关系进行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关系也能体现故事的曲折与生动,还能更好地塑造人物的形象,体现小说中尖锐的矛盾斗争。

二、品读细节,体会作者精妙的构思

优秀的小说情节应该是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应该是最能贴切表现作品主题的。我觉得鉴赏小说的情节还需注意对细节的品味。鲁迅小说《祝福》写祥林嫂两次到鲁镇,都是“头上扎着白头绳”,这个细节说明了一个问题——在“新寡”这一点上祥林嫂并无变化。小说中写道:“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然而这一回,她的境遇却改变得非常大。镇上的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说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此处,实在大有玩味的必要。为什么众人对她的态度有如此大的改变?她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一琢磨,原来这回来到鲁镇的祥林嫂是一个改嫁后又丧夫了的祥林嫂。封建时代,“好女不事二夫”,重回鲁镇的祥林嫂已是一个不洁之人。不起眼的“白头绳”,蕴藏的是人物辛酸的血泪,预示了人物悲惨的命运。再如《项链》中一系列的铺垫和暗示,使得小说的结尾在“出乎意料”的同时,又在“情理之中”;《边城》(节选)中的“摘虎耳草”,更使小说多了几分写意的韵味,“草蛇灰线”,摇曳多姿。

三、提高文学鉴赏的意识,多角度欣赏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上升到学问的高度,关键就在于它是作家智慧和思维的结晶,要想真正读懂它,需要多角度去体会和揣摩,结合其背景,并相应地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文章的表达手法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它的体裁,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例如柳永的词《雨霖铃》中的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意喻伤别之事,自古皆然,而非自我始;后又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言尽秋季之凄凉,离情更甚。而“清秋节”三个字,前后映衬,呼应起首三句,可谓是伏绵千里;又有“更那堪”这个虚词,不仅加强了感情色彩,而且对比与前面的三句在寓情于景手法上更为深刻成熟;“今宵酒醒何处”是全篇的点睛之笔,更奠定了柳永在诗词界的地位,是全篇的词眼。因此,要结合文章的体裁和关键词句进行理解和鉴赏,它往往能解读出一篇作品的精华。总而言之,鉴赏文学作品要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关键点,通过分析和体会理解作者感情和内心世界。

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文学作品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语言素养很大一部分是从文学作品中汲取的,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赏析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知识。如人物描写的方法,如何刻画人物、写出人物独特的个性,把人物写成“这个”,这都需要老师的点拨。林黛玉的形象为什么如此鲜活,令人可亲可敬,关键是作家极尽描摹之事,用蝇头之笔从多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就拿外貌描写来说:“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首词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对比等手法写出了黛玉的独特的外貌和个性,清新整齐的语言描摹了黛玉脱俗的美和媚,确乎是“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是“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见几回!”。精华灵秀、秀外惠中,独具其魅,富有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

文学作品鉴赏阅读教学要充分利用作品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探胜取宝的眼光,让学生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增强人文素养,逐步提升文学鉴赏力。

猜你喜欢

陶冶情操鉴赏能力
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浅析绿色植物在室内环境中的作用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让国学点亮学生的生命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