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方向

2017-06-11张冀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改革

张冀

【摘 要】社会车轮滚滚向前,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深,直接导致我国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要求水涨船高。高职英语,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其教学应针对应用性下功夫,坚持实用为主、学用结合的方针;重点突出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基础性和实用性。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并进一步点明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而进一步提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大体思路。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许多同学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想学,却无从下手;再者,心理压力大有直接导致了口语表达的能力差。经过问卷调查的统计:约有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英语学不好的原因归结在基础薄弱,并存在单词读写的困难; 约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对英语学习兴趣很是缺乏,直接形成了实际英语成绩差的局面;百分之十的学生虽然基础比较好,但因为现在的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提高英语读、写能力的速度也很是一般。而在实际情况中,普通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的基础比统计的情况更不容乐观。

(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平平

笔者曾作问卷调查,其中的第一题就是:你是否喜欢学习英语。调查结果十分不容乐观,选择喜欢的只有12%的学生,而选择不太喜欢的有37%的学生,甚至选择不喜欢的竟然有13%的学生。问卷中的第九题是:你是否曾经主动找机会学习英语。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偶尔”的有68%的学生,选择“从来不”有22%的学生。

(三)学生对英语不敏感

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中有一题是:你是否曾经有意识的注意过生活中的英文标志或者商品包装上的英文。从调查结果中显示只有约两成的学生选择会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意识的注意那些英文标识,而有四成的学生都会有意或者无意的忽视这些英文标志。

(四)学生不擅长于归纳学习的方法

笔者曾问学生们,他们是否有记忆单词的固定方法,分别都是什么?而这次非正式问询的结果显示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选择的方法是死记硬背的笨办法,这揭示了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还没有找到很适合的针对英语的学习方法。学生们都养成了被动学习的坏习惯,像小婴儿一样喂什么就吃什么,主动性匮乏。迈入高职院校后就没有了来自高考的压力,学生们的惰性更是被发挥到了极点。

(五)学生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英语学习是一个不能一蹴而就的长期的过程,学习目标就是前方的指路明灯。而失去了这盏灯的高职学生们表现出明显的对未来的迷茫,既没有近期目标也没有远期目标。而且无法正确认识自我,找不准自己的水平更谈不上正确定位自我,从而直接导致对英语的學习失去了信心。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

现在,随着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运用于日常教学当中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多。作为一门语言课程的英语课,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上应该更侧重于学生的口语与听力等偏重于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方面,因此互联网和多媒体的教学辅助的工具在高职院校内更被需要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有可视性强,互动性强的特点。在高职院校的英语视听课上,可以多选择一些英语的动画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在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上采用分层次教学

由于英语基础不同,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较

低。因为这个原因,学校应在高职生入学后对其进行水平测验,以便掌握他们真实水平方便教学。这样就可以按照测验的成绩分班,根据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准进行针对性教学。再依据学生水平的层次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组团,分别定制有差异的教学目标和有差异的教学方法,进行分组团教学,使不同的层面的学生都能学到适合自己的知识并应用到生活中去,最终让他们适应社会的不同维度,达到教学的目标。

(三)创立适合的针对高职英语的教学评价系统

确立教学评价系统首先要敲定评价的标准,而这一标准的制定应参考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来进行确定,现在很多学校只是把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的合格率来作为高职英语教学评价的指标,通过率越高则评价越高。但是这种评价系统是片面的。笔者认为,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应该侧重评价模式可不可以反映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而不是光关注某一种英语考试的通过率,而且还要注意评价的方式与学生以后工作的需求是否相符合。

(四)转换师生角色

高职教育之所以叫做高职教育是因为他有职业技能的训练的重要特点,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具备优秀的技能和素质。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以前“填鸭式”的讲课方式,即把“teacher-centered”(老师专注型)变为“student-centered”(学生专注型)。所谓“student-centered”(学生专注型)的方式,也就是以学生为主角的讲课方式,让学生来读课文,由大家一齐讲解,学生们共同改错,而教师则只是一个“organizer”(组织者)和“adviser”(建议者)。因为语言是不能被谁“教会”的,主要是被 学生自己“练会”的,因此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必须的。教师不仅要努力调动学生“passion”(激情),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尽量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还需要提供正确的指引和帮助。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需要各方共同做出努力,一点一滴使之完善。现有的教学条件比以前更好,需要我们好好利用来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英语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英语课上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真实地学生把英语水平提高,并且适合今后工作的需要。

而作为一名高职学院英语教师,要大胆改革,勇于探索并努力为高职英语教学翻开新篇章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实实在在地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宝贵.多元智能评价观在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中的运用[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6):55-58.

[2]樊萍,陈莲珍.浅谈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3]沐卫萍.论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可行性[J].镇江高专报,2004,(1).

[4]卫岭.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A].面向21世纪深化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改革创新(二)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瞧,那些改革推手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