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日常
2017-06-10
莫泊桑的《雨伞》与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中,“破雨伞”意象与“馊豆腐”意象分别作为文章的核心意象贯串始终,二者均为生活中极常见,极琐碎的事物,这两种重要的意象共同为文章设定了世俗、庸常、琐碎的生活情境,情境中的人物被“沉重的日常”压迫着,磨平棱角,了无生气。这里没有童话般的爱情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那些不知从何而来的所谓的忧伤……这里只有一些俗不可耐的人,做着俗不可耐的事。两位作者用一种别人不屑的笔调,讲述生活中最平常的故事、最真實的迷茫与堕落,翻晒那些不被人注意的黑暗,那些现实而残酷的岁月之伤。
对比欣赏
《雨伞》一文,从作者的创作意图看,作者关注“小人物”,表现小人物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讽刺、批评居多,同情成分较少。文章以“雨伞”为题,情节围绕着“雨伞”展开,作者通过“雨伞”这一意象精心布局文章结构。在文章的展开过程中,典型形象逐渐浮出水面:奥莱依是当时法国社会底层的小职员。他好面子,虚荣心强,自身有着许多性格弱点;他怕老婆,面对妻子理财哲学的压迫,一味妥协、退让,表现得懦弱、胆小。奥莱依太太是一个家庭主妇的典型。她节俭,节俭到吝啬的程度;她苛求,苛求到缺少宽容。
文中细节描写非常出彩,如“她接过新伞把橡皮圈捋开,把伞衣摇散,将眼光盯在伞衣上”,动作描写表现出人物心细、重物、爱物的特点。“使那些爱和平的男子觉得家庭比弹丸如雨的战场还可怕一些”,心理描写写出吵架后的余悸,表现出丈夫对太太的忌惮。
《一地鸡毛》一文(选文只节选“馊豆腐”一节),围绕北京小市民小林的生活,由排队买豆腐忘将其放冰箱的芝麻小事说起,展现了主人公小林在单位、家庭的种种遭遇和心灵轨迹的演变,最终呈现出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人们的庸碌生活和人情世故。
买“豆腐”片段,“馊豆腐”与“保姆”“暖水壶”等一系列俗常意象共同支撑起了纷繁复杂、琐碎沉闷的日常生活:“沉重的日常”具有极强的腐蚀力,诗意被一点点磨损,渐渐埋没在一地鸡毛中。文章以一句“小林家的一斤豆腐变馊了”开篇并独立成段,为读者预设了一种情境,让“豆腐”成为了所有矛盾的集结点,但作者不急于去引爆这一矛盾,而是铺陈大量的生活场景,比如排队、赶公交、挽留保姆等,將情境反讽、言语反讽推向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