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

2017-06-10周萍

魅力中国 2016年30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周萍

摘 要:语文教学的改革因为其更贴合实际的教育目的和教育要求而有区别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这就对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新的语文课堂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在教学进行过程中要保持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有多种方法,笼统地分为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两大类,教师们往往更加重视研究交流的应用及研究,却忽略了非言语交流也会对语文课堂的进行产生巨大的影响,有教育研究者曾经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非语言交流手段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更加体现了语文课堂进行过程中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非语言交流

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让教师明确了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交往,这种交往不仅仅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还存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间和学生间在课堂进行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动态的信息交流,语文教学课堂正是通过这种广泛多样的信息交流而实现的师生间的相互交往和共同发展,这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活跃有序地进行下去的先决条件。所以语文教师们应当积极思考如何正确运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非语言交流来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成度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課堂教学中非语言交流的作用

(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非语言交流包括眼神、表情以及动作等等方面,相较于简单反复的言语交流,非语言交流更能在学生倦怠的时候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关注度转移到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之中,再配以教师风趣幽默的讲解手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活跃语文课堂氛围,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就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各方面交流的过程,这样的交流不仅包括知识和学习方法间的交流,还包括教师与学生间情感的交流,学生们的情绪和行为直接对课堂进行的效果和氛围造成影响。善用非语言交流可以充分调动和改变课堂进行的氛围,从细微处活跃课堂氛围,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的交流方式会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效果,但是这些交流方式的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以此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单纯的语言交流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热情的作用很小,所以教师在进行语言交流的同时还要注意与学生进行非语言交流,用简单的眼神和肢体动作就能让语文课堂的讲解更加生动和丰富,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非语言交流手段的具体实施和应用

(一)面部语言、肢体语言和服饰语言的具体应用

面部语言包括眼睛和面部表情两个种类。眼睛是最有表现力的面部语言,这是因为我们的目光是可以随机移动的,可以快速地与课堂上每一位学生产生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上课认真听讲的同学,可以用眼神表示赞赏,而对于开小差的同学,教师可用眼神给予警告,提醒学生认真听讲,所以教师们要用好自己的眼睛,切勿在上课时总是低着头或者盯着一点,影响与学生间的交流和课堂教学的效果。面部表情也是一类非常有效的非语言交流的形式,是内在感情的外在表达,而小学生对于面部表情的领会也是比较直接明了的,所以他们可以直观接收到教师的情感,从而对此做出不同的反应,教师善用这些表情,可以有效控制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相反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表情一成不变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而产生抵触的心理,使学习兴趣消散。

肢体语言对学生来说更加直观一些,比如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或者通过发出声响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关注课堂中的重点等等,在课堂进行过程中不经意地使用一些肢体语言,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长期使用肢体语言,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还可以在师生间形成一种特别的默契,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同时还要注意不过过于夸张和喧宾夺主而让学生过度关注教师的动作。

服饰语言是一种比较隐晦的语言,也是最容易被教师们忽略的语言,服饰语言不仅能反映教师个人的审美,还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人的精神风貌,如果教师的衣着比较得体,学生看了也会觉得心情舒畅,而如果教师衣着邋遢的话,不仅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个人印象,也会对课堂教学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教师的服饰应该要求整洁和大方,但也不要过分鲜艳和新奇,而干扰学生的注意力。

这些非语言交流都对弥补语言交流的不足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充分发挥非言语交流的积极作用,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二)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并合理应对

要想使非语言交流的使用更有效果,除了主动作为之外,教师还应该注意根据学生的非语言反馈予以回应并改变自己的策略,比如与学生进行言语的交流而判断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或者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以及面部表情获得学生对课堂的直观感受而对教师的教学计划作出修改,使之更能被学生接受。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师必须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进行过程中的非语言反馈,以此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语言交流依然是教师进行知识传递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但并不具有唯一性,所以教师应该从语文课堂实践中总结经验,充分利用非语言交流的辅助作用,以合理恰当的方式弥补教师在言语交流上的不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进行的效果。在此同时,教师还应当积极学习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发掘多样的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进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实现了作为教师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彦芬.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J].读书文摘,2016年02期.

[2]顾正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J].科普童话,2014年30期.

[3]丁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12期.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