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老校:必须珍视的教育遗产

2017-06-10宋亮

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百年老三水校史

宋亮

每一所历经百年而不衰的老校,必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有其独特的文化。然而,多数百年老校建在古街窄巷之中,人、车拥挤,学校发展空间严重不足。但名校就是名校,人们仍然争相进入这些学校,甚至导致人员超载。因此,其中有一些百年老校选择异地搬迁。这些百年老校怎样对教育传统进行继承和发展,尤为值得深思。

当地教育的“一面旗帜”

2017年1月9日,是聊城实验小学全体学生在百年老校区最后一天学习,之后就要整体搬迁到异地新建的新校。当天下午,这所自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校一直未动地方的百年老校特意组织了一场升旗仪式,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跟老校区告别。除了部分在校学生外,还有数千名老校友闻讯赶到学校,与他们记忆中的老校园说再见。

聊城实验小学的前身是聊城最早的中学山东省立第二中学,于1902年建校,至1923年学校仅设初中班,1925年增设高中班。翌年,高中部并入济南。抗日战争前期,省立二中改成了军干校,由抗日名将范筑先任军干校校长;抗战中后期,曾更名为“模范小学”。1966至1976年改名为“五七”小学,1978年被定为山东省重点小学。1979年恢复“实验小学”名称至今。

据学校负责人介绍,在早期的革命斗争中,学校毕业生中有大量学生成了中共优秀党员和干部,如“中共鲁西县委”的创始人,革命烈士赵以政、孙大安、王寅生、杨耕心等,均为省立二中1925年毕业生。金方昌、金谷立、邓延熙(白果)等烈士,著名画家李苦禅、原中顾委常委段君毅等都是该校后期的毕业生。省立聊城二中毕业生现尚在中央机关和高等院校担任领导职务者,以及著名专家、学者、高级知识分子等不计其数。

如今,聊城实验小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文化底蕴丰厚、教育特色鲜明的省一流小学,多年来,一直是聊城小学教育的一面旗帜,多次接待国内外参观学习团,应省内外教育部门或单位邀请,对外送教百余人次,均受一致好评。尽管如此,由于位于古城区,近年来空间一直难有拓展。早在聊城对古城进行保护与改造过程中,就有将聊城实验小学进行搬迁的想法。由于多种原因此前一直未能付诸实施,对古城区交通安全造成一定影响,上学难、交通困难、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古城保护与改造工程的快速推进,解决这些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

针对这些问题,聊城异地新建了聊城实验小学。新校区位于聊城市城区昌润路以西,站前街以东,望湖小区以北,占地56.24亩,建筑面积为21576平方米,不但拥有3个教学楼,还有了专门的综合实验楼和办公楼,而且,学生的活动场地变大,不仅有建筑面积为3749.96平方米的风雨操场,室外标准体育运动场地也达13500平方米。随着搬到新校区,聊城实验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其硬件设施水平达到目前省内一流。

教育资源重新调整

2016年早春,广东省三水河口中学800多名师生“入驻”健力宝中学,开始了新学期的课程。河口中学教学楼老旧,是学校搬迁的主要原因。河口中学占地120亩,校园教学楼、学生宿舍、体育馆和食堂的楼体外表均显出瓷砖脱落与裂痕。“若是遇上下雨天,学校教学楼里总是出现多处积水。”学校门卫说。“学校建设时间早,加上地面下陷,雨季经常出现墙体剥落情况,虽然没有砸到人,但是存在安全隐患。”河口中学校长谭后华表示。宿舍楼走廊、楼梯比较狭窄,走廊最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该校所在的西南街道聘请专业公司对校舍进行评估,结果多处建筑被列為危楼,已达不到办学的要求。学校在决定搬迁前,组织全体学生家长以及河口片区各村委会负责人参观了两所学校。同时,为了解决校址搬迁后的学生出行问题,西南街道教育局根据统计情况,与三水区交通部门商定,安排公交车定点接驳。

在三水,很多学校都拥有不短的历史,有的甚至将迎来100周岁。日积月累,时间丰富了学校的内涵与底蕴,但也斑驳了校舍的青春容貌。在无数个风霜雨雪的岁月中,有些学校修葺一新,有些却只能随时光一同老去,成为学子心中最美的记忆。三水学校的搬迁路线,反映了城镇发展的走向。在河口中学创办的那个年代,三水的初级中学为数不多,河口中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时的河口地理位置好,经济贸易繁盛,为人们所熟知。河口是一个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小镇,明朝嘉靖五年(1526)三水建县至1945年,县城一直设在河口。地区发展的荣光为学校增添了荣耀,两者的相互影响颇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联性。在三水的城市发展格局中,学校与城市发展的相随更多的是成为城市发展的助推力。随着三水城区边际线的不断北移,以往的中心城区成了旧城区。2003年,学校为寻求更广阔的空间,搬迁至北江河畔沙头。新校址的落定,让该片区的教育资源空间大大提升,沙头成为不少高端楼盘的所在地,至今,学校附近的房产依然紧俏,学区房成为这片区房产的一个标签。2015年12月,西南二中搬迁至北江新区,学校跟随城镇化前进的脚步发展再次得到印证。

三水中学作为三水目前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其岭南百年名校的风采也是在不断“换血”中得以发扬。资料记载,学校校址曾九度搬迁,河口凤岗书院、芦苞蒋岸村黎家村祠堂、叶洲、龙潭乡茶园村、西南太和义院、河口救济院、西南环城路、云东海大道,这些地方都曾留下三中的印记。三水中学所获得的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高中、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等荣誉证明,与时代同进步,在更新中坚持学校文化精神的传承,展现了百年老校风采。

在教育资源的重新调整过程中,学校的升级改造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三水实验中学在十多年的发展建设中,一直处于循序渐进的升级改造中,羽翼日益丰满起来。2015年,三水实验中学新建的一栋教学楼在9月开学日也正式投入使用,而在随后的国庆节假日过后,学校的新饭堂也为全体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新体验。2014年10月,实验中学新运动场建成并投入使用,设有400米标准八道塑胶跑道、标准足球场、硅PU篮球场、足球训练区等,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体育生活。2013年10月,学校两幢实验中学新学生宿舍建成并投入使用,可满足960名学生的住宿需求,学生住宿环境大为改善。

百年老校面临“人口进城”

在湖北省武汉市,邾城街是新洲区城关所在,1905年建校的邾城街第一小学,是新洲区唯一一所百年老校。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镇,这所小学拥有4331名学生,是武汉市在校生人数最多的小学,大大超过学校承受的极限。虽然学校语数外三科成绩在全区小学经常名列前茅,但师生们还是“挤”得难受。

2017年4月28日,在邾城一小的升旗仪式上,因为人数多、场地窄,学生不得随意进出操场,学校为他们制订了严格的次序和流程。4331名学生、70个班级分布在3栋各有4层的教学楼里,8点一到,70个班的学生走出教室列队,挤满每一条走廊。五(2)班在最高的楼层4楼、 又离楼梯最近,所以第一个出发。4楼的3个班全部走出楼梯,后面依次才轮到三楼、二楼的班级下楼,最后是一楼的班级。等70个班全部在操场指定位置站定,用时10分钟。学校一高一低两个操场,由一条绿化带隔开,有3个班被指定站在绿化带上。被学生站满后的操场,显得密密麻麻。

校长张伟介绍说:“学校承载极限是3000名学生。”学校超载引发系列管理难题,最平常不过的校园生活如做操、放学、上厕所皆成安全风险点,学校压力非常大,为此想尽各种办法。8点55分第一节课正式开课前,很多学生上厕所。两栋教学楼之间的一楼厕所外,保安石德英正在站“厕所安全岗”。这处男女各10个蹲位的厕所被指定给14个班使用,此时男厕所门前孩子们有点小堵,石德英立刻走过去吩咐孩子们站队并留出通道。

按户籍划片就近入学政策,邾城一小近些年对口服务的城区生源相对稳定在每年400多人,在校生总人数在2700多人的规模曾经维持了近10年。据校长张伟介绍:从2010年开始,学校人数出现暴增;2015年突破4000人。张伟认为,农村人口向新洲城关大量转移是学校人数暴增的大背景,目前全校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到新洲城关务工或买房的外来人员的子女。据新洲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区义务段在校生共6万多人,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城区;总人数虽相比生源最高峰时减少了近10万人,但学生相比以前更多向城区集中。

邾城一小克服困难积极办学,校园安全事故零记录,办学成绩在全区也非常出色。邾城一小全校一线教师共223名,开齐开足了所有国家要求课程。副校长程旭东介绍:体育教师、美术教师、英语教师都超过了15人,场地再有限,一年也要开两次全校运动会,体育、美术和音乐十大社团每天下午放学后免费培训学生。学生的运动水平并不因此受限制,学生篮球队连续11年获得冠军,在2016年全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上,学生乒乓球队包揽6个区冠军。

2016年1月,新洲全区85所小学的六年级进行教学质量检测,邾城一小语数外三科均为第一。2017年元月,在邾城街15所小学四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中,语数外三科也都名列第一。

这些因素,都吸引着学生们争相涌入这所百年老校。

挂牌调动学校尊重历史

在人们的观念里,“一中”一般都是当地最好的中学,但北京却是个例外。尽管曾经培养出著名作家王蒙等知名校友,但是如今的北京一中却无法与同为百年老校的北京二中、北京四中抗衡。

北京有眾多的百年老校,并不是每一所都成为近日受到追捧的名校。一位政协委员现场谈起他曾经参加过两所百年老校的校庆活动。这位委员非常感慨:“一所学校校庆现场来了十几位部级干部以及多位明星助阵。而另一所小学举办校庆,好不容易才邀请到一位局级干部。”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线联平表示:“每所百年老校的文化、历史特色以及基础不同,还需要不断梳理和挖掘。目前,北京市主要还是通过挂牌来调动学校能够尊重历史,让百年老校逐步发展。”2013年1月16日,北京市第二批19所百年老校名单正式公布。至此,加上2012年9月公布的首批33所,北京市百年老校数量已经增加到52所,最老的小学今年已经超过600岁。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曾经培养出了包括杨振宁在内的10名院士。该校校长张礼斌说:“百年老校有‘名,但不是示范校,其知名度、影响力,和现在的示范校有差异,不具有吸引力。以北京三十一中为例,尽管招生分数、升学率还不错,但与如今的示范校以及学校自身当年的辉煌难以相提并论。”北京汇文中学在14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历史传统。在新中国建立后历次市级重点中学的评审中,汇文均名列其中,为百年老校挂牌走出了推动名校发展的第一步,有助于促进校际均衡发展,让名校、强校带动薄弱校。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汇文中学校长陈维嘉建议,下一步,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对现有的一些百年老校尤其是优质校,进行专项研究,总结其成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以资其他学校学习借鉴。

一项对百年老校校史校本课程开发状况的调查显示:校史校本课程发展需要评价改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郭红霞参与了这项调查。她表示:校史校本课程,是百年老校为了传承学校在百年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以校史为课程资源,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开发,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实施和评价的校本课程。校史校本课程极具学校特点,是一所学校整体课程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调查的97所学校中有71所学校开设了校史校本课程,开设比例达到73%。郭红霞建议,百年老校应借鉴北京市第十四中学、第二十五中学、第三十一中学校史校本课程经验,开展将校史校本课程纳入学校整体课程体系构建的实验,提升校史校本课程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充分发挥校史校本课程在渗透学校人文精神和办学特色方面的价值。

猜你喜欢

百年老三水校史
种植秋番茄 浇好前三水
第二届百年老校数学竞赛
山东乐陵市:“三水共治”促水环境改善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借钱
种植秋番茄浇好前“三水”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百年老校的新活力
盖尔玛 百年老企转战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