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师点睛

2017-06-10

新东方英语·中学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虚拟语气机票情态

Q1:张老师,您好。想请教您一个问题。《走遍美国》Episode 16中讲的是老同学聚会,大家在一起聊天,其中一个人说:I would not have missed this get-together for the world! (我无论如何都要来参加这次聚会。) 这里用了虚拟语气,但我搞不明白的是,讲话的人明明已经来参加聚会了,为什么还是虚拟?

A1: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里would not have missed的确是虚拟语气,并且是对过去的虚拟。要想说清楚这个虚拟,我们先要看懂该句的形成过程。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该句有一个not for the world强调结构,它常与虚拟(比如would)搭配使用,说成:

a. I wouldn't do something for the world. (针对未发生的事,即将来)

b. I wouldn't have done something for the world. (针对已发生的事,即过去)

该结构的字面意思是“就算给我全世界,我也不会……”,即“我绝不会做某事”。

第二,在这个句型中最常用的动词是miss (错过),比如说:

a. I wouldn't miss it for the world. (我绝不会错过它的。) 言外之意是“我一定会去的”。

b. I wouldn't have missed it for the world. (我绝不会错过它的。) 言外之意是“我这不来了嘛”。

就问题中的句子来说,因为人已经到了聚会上,所以属于b情形,因此他说:

I would not have missed this get-together for the world.

如果说话人还没有到这个聚会,或者这个聚会是在将来举行,那么他就会用a句型这么说:

I would not miss this get-together for the world.

由此可见,在学习时态或虚拟时,我们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时间,比如这里说话人身处的地点不同,其背后也隐含了不同的时间,因而虚拟的时间也随之不同。

Q2:请问张老师,右图第一句话不是说他们决定要去澳大利亚吗?We would have no idea where we were going. 这里为什么又说不知道要去哪?我看不懂这里的意思。他们不是正在对话吗?为什么要用过去时would、could?

A2:我们需要把这句话放在整个对话语境中来理解。而要想准确理解这段对话,我们就需要理解其中的谓语时态,尤其是could、would这些情态动词的含义和用法。下面我们来一一分析。

背景句子“Married couple Josh and Laura have decided to go to Australia on vacation. ”告诉我们,该段对话是谈及夫(Josh)妇(Laura)两人已决定去澳大利亚度假。从对话的前半部分可以看出,妻子Laura建议上网订机票。而丈夫Josh建议说:Or we could just go to the airport and see if any standby seats open up.

这里有两处需要注意。一是could,它在这里不是虚拟语气,也不是表示过去的能力,而是委婉地提出建议。二是要理解standby seats的含义,它的基本意思是“飞机起飞前或演出开始前廉价出售的剩余票”,这里可以译成“候补机票”。另外open up意思是become available。因此,Josh的建议是“要不我们干脆到时就直接去机场,看看有没有候补机票出售”。他的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不必提前在网上订机票。这里还有一层隐含的意思:网上订票可能会便宜,而候补机票可能会更便宜。所以,Josh才有候补机票这个提议。

听完Josh这个建议,Laura说道:But then we would have no idea where we were going. We could end up spending our vacation in Siberia!

这两句话是整个对话中最难的。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里would是虚拟含义。下面我来详细解释这个虚拟是怎么来的。

第一,这个虚拟与上文提到的standby seats (候补机票)有关。这里我们需要知道候补机票的一般操作原理:每个航班上的座位是固定的,而总有旅客最终可能没有到达机场乘坐飞机。因此存在机上座位卖出,但实际上旅客未成行的情况,这时候航空公司就可以将这些座位二次销售,卖给有迫切出行需求的旅客。但这样的候补机票是要在那班航班截止乘机手续之前半个小时或45分钟才能知道。由此可见,要想买到候补机票完全是一种撞大运行为。因此,行程肯定无法自己掌控,等到自己出行当天再去买候补机票,那又不知道是飞去哪里的航班。

所以,Laura说:But then we would have no idea where we were going. 这句话译成汉语相当于说:要是那样的话(即不提前网上订票,而是当天去机场等候补机票),到时我们就不知道会飞去哪里了。也就是说,不知道哪个航班才有候补机票。

第二,从以上分析我们可知道,这里would属于将来虚拟,表示将来发生的可能性很低。言外之意就是,她才不会听从Josh出的这个馊主意去等什么候补机票。

第三,据此分析,我们可以把隐含的将来虚拟条件从句补出来:But then we would have no idea where we were going if we should go to the airport and wait for standby seats to become available. 这里should go ... and wait表示将来虚拟,也可以直接用过去式went ... and waited来表示将来虚拟。

我们再来看Laura这里说的第二句话:We could end up spending our vacation in Siberia! 这里could表示对将来的虚拟,不同于上文表示“委婉建议”的could。而从时间角度来看,这两个could都不是表达过去时间,而是表达将来时间。

综上分析,这两句话的最终译文应为:要是那样的话,到时我们就不知道会飞去哪里了。说不定最后我们落得个西伯利亞之旅!

你问我答

张满胜老师“英语语法新思维”

系列图书新作:《句子成分超精解》《定语从句超精解》

《名词从句超精解》《语法难点妙解》

本期两个问题都涉及情态动词的含义和用法。第一个问题中wouldn't have missed是过去虚拟主句的谓语形式。此处虚拟与not for the world这个强调形式有关。我们常常用虚拟来强调程度,达到一种夸张的效果。这种虚拟用法也体现在了第二个问题中的“We could end up spending our vacation in Siberia!”这句中。

除了虚拟用法外,would和could等情态动词还可以用于非虚拟,比如用于表达委婉礼貌的语气,如用could来提建议。当然也可以说,这种委婉礼貌与虚拟有内在联系。

从时间角度来看,虽然would、could是过去式,但would do、could do不一定表示过去时间,还可以表示现在时间或将来时间。所以,时态与时间要区分开来。时态形式是过去,但时间不一定是过去。比如上文例句中的“could end up ...”,其形式是过去,但谈论的却是将来时间的可能性,尽管它表达的可能性极低,但也是一种虚拟用法。

总之,对于would或could这样过去式的情态动词,我们要搞清楚它们到底是虚拟还是不虚拟。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话题,详见《英语语法新思维——中级教程》“情态动词”一章。

猜你喜欢

虚拟语气机票情态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浅谈虚拟语气
虚拟体验式营销对顾客在线行为的作用机制--以线上机票销售为例
虚拟语气考前指导
Unit 15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