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生态保护工程对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2017-06-10李勇
李勇
摘要:內蒙古的生态环境建设是当前我国进行草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国政府针对于当前内蒙古的生态发展实际,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建设了多项生态保护工程,在积极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也对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从内蒙古生态保护工程的内容及实施现状入手,分析研究了内蒙古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新局面,从而总结出了内蒙古生态保护工程对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内蒙古生态保护工程;农牧民;生产生活;影响
农牧民是内蒙古地区最主要的资源利用者,也是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者与推进者,国家对于内蒙古地区进行的各项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其实际上就是为了保护当地农牧民的切实利益,为其进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随着内蒙古生态保护工程的不断落实与逐步推进,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呈现出了新的局面。分析与研究内蒙古生态保护工程对于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能够为工程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实践参考,也能够为提升当地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一、内蒙古生态保护工程的内容及实施现状
(一)建立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由于近几年来内蒙古地区的草原资源发展陷入困境,水土流失的局面较为严重,所以导致了当地的农牧民对于草原经济的发展逐渐失去了信心,对于生产的积极性也不高,这就直接阻碍了当地的生态保护工程的落实。为了提高农牧民配合进行生态保护工程的有效实施,政府建立了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于生态保护工程贡献程度大或者配合意愿强的农牧民进行适当的奖励。自此奖励机制开始推行,当地的农牧民对于生态保护工程的推进就有了极高的热情,各项工程的实施效果也十分喜人。
(二)改善资源过度开发现状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这就使得各个企业对于资源的开发尤为热衷,对于内蒙古这片地矿资源丰富的草原地区来说,其巨大的开发价值吸引了众多企业的资源开采队伍。许多企业盲目追求经济的效益,没有一个正确的生态保护意识,也不顾及当地牧民的阻拦,在内蒙古草原上进行肆意的地矿资源开采工作,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限制对于草原资源的盲目开采,同时也对过度开采的企业进行了相应的惩治手段,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草原的生态现状。
(三)加大风沙源治理力度
因为内蒙古地区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这就使得当地的防风固沙工程产生巨大的漏洞,所以政府加大力度进行风沙源的治理工作。当地的许多地区因为植被的大量减少,使得土地大面积暴露出来,加之当地独特的气候特征,就导致了当地不断出现土地沙土化、盐碱化的现象。如果不对此加以及时的治理,那么当地的土地利用率将会大大降低,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阻碍。经过及时的整治,现在当地的沙化土地面积已经有所较少,可利用的土地面积也逐渐增多,这对于当地生态环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二、内蒙古地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新局面
(一)经营模式呈现多元发展趋势
农民工的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与全面推行,使得当地的大部分土地都有了具体的归属,当地农牧民的土地经营以家庭为主要单位,农牧业经营的主体也是以家庭为主,占其总收入的70%左右。现在内蒙古的经营模式呈现多元发展趋势,除了家庭经营的模式之外,合作经营的模式逐渐形成,其主要就是将土地、技术等各项生产要素聚集到一起,将劳动力进行重新分配,有人负责经营,有人负责生产,各司其职,共同劳作,然后将经济收益进行统一的分配。
(二)土地资源整合进入新阶段
在过去的土地承包方式上,对于土地承包权所包含的土地归属较为固定,土地本的流转性并不大,且大多数都是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许多农牧民对于自己家的土地都会有所有权的保护意识,轻易不会进行土地的转让,这就使得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进行土地改革之后,对于土地的承包方式加入了新的内容,土地的流转程度有所提高,并且吸纳了众多的企业、养殖户、合作社等各方的承包主体,流转对象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三)农牧民合作意识增强
在进行了土地的改革之后,因为土地的承包主体发生了变化,过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土地发展需求,这就促使当地的农牧民进行合作生产。许多当地的农牧民已经认识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经营方式能够创造的经济效益十分有限,尤其对于家庭成员较少的家庭来说,这种经营模式难以支撑土地承包所产生的经济压力,所以他们更愿意加入到合作经营的模式当中。农牧民的合作意识提升了,能够创造的经济收益也大大增加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就随之提高了。
(四)农牧业向产业化发展转变
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在本质上仍然属于小农生产方式,虽然能够解决温饱的问题,但却无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为解决这种局面,内蒙古逐渐将农牧业的发展向产业化的方向转变,而实践证明,这一转变确实能够为当地的农牧业发展开辟出新的道路。当地农牧业从原来的家庭小规模生产经营逐渐向规模化的产业形式转变,经营的主要出发点也从原来的满足家庭需求转变为满足市场需求。这种产业化的转变拓展了经营所面向的市场范围,为农牧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三、内蒙古生态保护工程对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政府为了减少畜牧业所产生的大量草原用地,曾提出退牧还草的工程措施,这就使得以前许多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的农牧民家庭,必须放弃对于畜牧业的过度追求,转而进行与草原资源相适应的经营内容,这就在生产方式上产生了影响。在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内容中,其生产方式就是对于牲畜的饲养与畜牧产品的采集销售,而对于草原资源的利用就包括植被的覆盖率的提升,这就令农牧民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农耕的形式。
(二)经济收入的数量和结构发生变化
由于政府着力进行草原资源的恢复工程,这就使得当地农牧民在进行经营时所能够进行的经营项目发生了转变,加之政府实施的奖励机制,对于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产生了促进影响,所以就使得农牧民的经济收入的数量和结构发生了变化。经营的模式从过去的单一家庭模式转变为合作化的产业模式,农牧民所经营的项目增多了,能够创造的经济收入也提高了,他们不单单可以从家庭经营中获取利润,也可以从合作企业获得利益,收入的结构也相对多元化。
(三)农牧民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在农牧民的消费结构组成中,主要就是对于食品、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的支出,这占据了农牧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内容。在对畜牧业的限制发展中,对于原本能够自给自足的畜牧产品的支出开始增加,另外,在燃料方面,对于以前来说,牛羊等牲畜的粪便可以当做主要的燃料來源,而随着社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对于天然气、煤炭等燃料类型的支出也纳入到了农牧民生活支出的范围之内。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态保护工程也使得农牧民的消费结构产生了变化。
四、结论
我国对于内蒙古地区实施的生态保护工程所涉及到的内容涵盖了各方各面,要想保证落实这些生态保护工程,就需要当地的农牧民的全力支持与配合,这就必然会对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内蒙古的生态保护工程对当地农牧民的生产方式、经济收入的结构和数量、消费结构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塔里木河流域维吾尔族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7(01).
[2]郝晓丽,龚云燕,郭桂梅,刘晓梅,段彩霞.内蒙古杭锦旗近年来林业生态建设情况调研[J].北京农业,2014(12).
[3]吴睿子,甄霖,杜秉贞,胡云峰,闫慧敏,曹晓昌,龙鑫.内蒙古生态保护工程对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2(06).
[4]赵首军,张战勇.内蒙古农牧业生产方式研究[J].现代农业,2011(05).
[5]赵成章,王小鹏,周伟,高福元,黄勇,王兴国.退牧还草区农牧民家庭收入结构转型效益[J].经济地理,2011(03).
(作者单位:中共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