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辨力是思维不可或缺的灵魂

2017-06-10胡文芳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7期
关键词:国产片京津选择题

胡文芳

随着教改和高考改革的深入以及历史专业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的学科能力被赋予许多新的内涵,程式化、教条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越来越受到拷问。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逻辑错误。某教师在讲述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产生的原因时,板书了这样一个示意图: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这里用箭头表示的是因果关系的逻辑链。这样的示意无疑是错误的。因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妥协性和革命性)都是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其实,上述錯误可以归为缺乏思辨力的逻辑错误。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这样的错误屡见不鲜,但很多时候被人们轻易地忽略,比如“大跃进就是大炼钢铁”等。所谓思辨力,是指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力;通俗地说,它是指思考辨析的能力,要求人们运用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对事物的状况、类别、事理等做出合乎事实或常识,符合逻辑的辨别分析。思辨能力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抽象思维能力,是理性思维的根本特征。例如,能区分苏联和今天的俄罗斯,这不能算有思辨能力,因为这仅凭基本知识就可以做出判断;但是要弄清为何“前苏联”这一概念是画蛇添足,就需要一定的思辨能力。

逻辑思维是思辨力的前提。中学教学忽视逻辑思辨力,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在阅读、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很难做到准确和完整;在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时缺乏严密性、条理性和层次性。教学中我曾遭遇过多次的尴尬:学生根据《洛神赋图》隐含鬼神观,认为它与佛教有关;建筑技术的提高是南北朝寺院增多的主要原因;屈原的作品能反映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等等。

全国卷突出的逻辑性、学理性、史研性是近几年全国卷选择题日渐显露的一大特征。

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17题是这样的: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

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

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本题的解题思路:经济交往的双方难免会使用或留存有对方的货币(社会或历史常识)→宋朝时期,两岸经济交往较为密切。而乾隆年间“台地多用宋钱”→B项。C项包含台湾有本地货币的意思,与材料无关;A、D项既不符合历史常识和历史规律,题干的材料也无法得此结论。本题虽有典型的历史情境,但具体内容却是现行中学课程之外的。其解题方法带有明显的“根据历史材料得出历史结论”的史研特征,也完全符合《高考考试说明》关于“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解答本题仅仅需要的是,根据某种社会或历史常识做两次逻辑推导。

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30题: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本题有两个显性信息: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上海放映的影片中,外国片比例比京津低得多,即放映的国产片比例更高(这里要注意的是,无须考虑放映的总量)。还有两个隐形信息:上海和京津进口外国影片,即近代的中外贸易;上海国产片进入京津市场,即国内异地贸易。由此形成这样的逻辑思路:(1)外国电影可以同等条件地进入上海和京津市场(若考虑与两地微小的距离差别,外国片进入京津比进入上海成本稍高,这与京津外国片比例更高恰恰矛盾)→“这一现象”与外国片的流通与制作水平无关。(2)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国产片进入上海本地影院没有或者少有流通税费。沿着这两条思路,便顺理成章得出上海的国产片不容易进入京津市场的结论,再联系《马关条约》关于免收内地税的特权,答案就豁然开朗了。B项与事实不符——上海开放更早;D项与题干的现象矛盾。

这类试题往往是提供一段编辑而成的简短浅显的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常识,做出合理的、符合逻辑的推导或判断,选出符合题干的正确历史结论。部分试题甚至大胆突破教材知识体系,无须借助所学基础知识,它考查的并非知识的熟练程度,历史事件的原因、目的和影响,也不是对题干材料中心含义的阅读理解能力,而是一种基于基本史实之上的判断、推理的综合性思维素养和缜密的逻辑思辨能力。试题要求的中心词往往表述为“说明了”“反映了”“体现了”“据此可知”(2015年全国两套试卷各有1道选择题,直截了当地表述为“据此可以推知”)。近三年共8套全国卷的96道选择题中,这类试题一共有40道,其中以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17题,2013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第25题和第30题,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30和32题,2014年Ⅱ卷第25题,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31、32、35题,2015年新课标全国Ⅱ卷第33题最为典型,2015年的两套全国卷仅有4道传统形式的根据题干材料直接做出史实性判断的选择题(Ⅰ卷第29题和第33题、Ⅱ卷第28题和29题)。

全国卷选择题的逻辑化特征已经受到很多中学教学、教研人员的关注,也备受争议。然而随着教改和高考改革的深入以及历史专业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的学科能力被赋予许多新的内涵,程式化、教条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越来越受到拷问。思辨力是思维不可或缺的灵魂,中学教学不可忽视,否则所谓的能力难免空心化。考试命题水涨船高,不可能回到过去。高质量的试题不仅是应试的,同时也是素质的,还是历史再教育的资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学教师只能迎接并认真应对这一挑战,把脉全国卷细微之处所蕴含的趋势,使中学历史教学走出混沌,迎来曙光。

(作者单位: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一中)

猜你喜欢

国产片京津选择题
调查
单项选择题狂练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调查
调查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京津城际ATP光电隔离盒的国产化研究
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改善民生的作用
2013年前三季度国产片票房增九成 西游登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