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语谚语的结构、修辞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以广西靖西县果乐乡壮语谚语为例
2017-06-10李秀华
李秀华
(百色学院 预科教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壮语谚语的结构、修辞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以广西靖西县果乐乡壮语谚语为例
李秀华
(百色学院 预科教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以广西靖西县果乐乡壮语谚语为例,简要描述壮语谚语的结构、修辞特征,探讨其蕴含的思想内容和文化意蕴。在结构上,壮语谚语有单句式和多句式两种,它们结构简单,句式简洁,以通俗易懂的词语表达深刻的道理。在修辞上,壮语谚语善押韵,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因而具有独特的韵律美,便于诵读、易于流传。作为生产与生活经验的总结,壮语谚语是壮族人民劳动经验、处世之道、社会生活及审美价值的生动体现。
壮语谚语;结构特征;修辞特征;文化内涵
谚语是文化现象中最简练、最经济的语言符号,它是一种定型的语言表达形式,其内容涵盖生活常识、生产经验、人生哲理、道德观念等各方面。“它用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是语言使用者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 是语言的精华。”[1]谚语的语料不仅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素材,也是民族研究的重要素材。通过谚语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关于谚语的界定,学界众说纷纭。[2]笔者在这里把具有大众化、口语化、定型化、通俗化特点的语句都归为谚语,认为谚语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口耳流传并约定俗成的固定语句。壮语谚语是壮族语言词汇系统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种语言形式,历来主要由口头相传,没有文字传承,缺乏文献记载。随着时代的变迁,使用壮语谚语的壮族日益减少,对其挖掘与记载日显迫切。笔者以广西靖西县果乐乡壮语谚语为基础,对壮语谚语的结构、修辞特征和文化内涵做初步描写和分析。
一、壮语谚语的结构特征
谚语是由具有定型性的词组或短语组成,结构简单,句式简洁,通俗易懂。谚语有自己的习惯用法,不能望文生义。它在结构上一般不能随意切分,如若切分,谚语的原有含义将会消失。壮语谚语同样具有这些特征。在语句结构上,壮语谚语还有其自身特点,它语句长短不一,有停顿的,也有不停顿的。这里把没有停顿的语句归为单句式谚语,把有停顿的语句归为多句式谚语。现以靖西县果乐乡壮语谚语为例简要描述:
(一)单句式
单句式谚语中,每一句谚语都是一个完整语句,中间不用逗号隔开,说出时也无需停顿。例如:
意译:停不下来。(引申:失去平衡,晃个不停。)
意译:惹人恶心。(引申:人们认为蚕豆吃多会引发恶心、呕吐。)
意译:出乎意料。(引申:经验丰富却突然失利。)
意译:临时抱佛脚。(引申:未做准备,来不及。)
意译:语无伦次。(引申:说话找不到思路。)
意译:极其吝啬。(引申:星星掉进磨孔并不可能,意指为人小气到极点。)
意译: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引申:没必要讲究太多。)
(二)多句式
目前收集到的多句式壮语谚语主要为双句式,这类谚语的语句要分前后两部分,说出时需停顿,书写时需用逗号隔开。例如:
意译:一穷二白。(引申:家里一无所有。)
意译:滔滔不绝。(引申:形容一个人说话没完没了。)
意译:习以为常。(引申:放屁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意译:穷凶极恶。(引申:人生短短几十年,不必如此过分。)
意译:鼠目寸光。(引申:胆小也就罢了,目光还短浅。)
意译:人靠衣装,美靠靓妆。(引申:外表美是可通过打扮而来。)
意译:为时已晚。(引申:刚知晓如何做却已没机会。)
意译:不见棺材不落泪。(引申:鬼挑水指的是阴间生活。)
由此看出,无论是单句式谚语还是双句式谚语,壮语谚语都是以通俗易懂的词语表达深刻的道理,其结构简单,句式简洁。
二、壮语谚语的修辞特征
修辞是指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运用多种语言手段来获得良好表达效果的语言活动。谚语多以人们所熟知的形象、比喻及易于记忆的表达方式呈现人们世代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价值观。[3]壮语谚语同样如此,它之所以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除了得益于它的句式工整对仗外,还归功于它对修辞的运用。修辞的大量运用使得这些谚语语句具有独特的韵律美,从而便于诵读、易于记忆、广泛流传。
(一)语音修辞
壮语谚语运用了整齐押韵的语言方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这种极富音乐美的谚语语句,其押韵方式是灵活多样的。笔者收集到的谚语的语音修辞方式主要有各音节皆韵、间隔押韵和首尾押韵等。
1.各音节皆韵
各音节皆韵,是指谚语语句中,各个音节的主要元音相同或相似,赋予押韵的节奏。如下:
意译:装腔作势。(引申:没多大用处。)
意译:咎由自取。(引申:爱嚼舌根惹来麻烦。)
意译:徒劳无功。(引申:丝毫记不住,浪费口舌。)
一个音节是否足够响亮,取决于韵母,韵母是否足够响亮,关键在于韵腹,而韵腹主要是由元音来充当的。在以上各音节都押韵的谚语例句中,每个音节韵母的主元音都集中在开口度很大的a上,押的都是“a”韵,使句子读起来清澈响亮。
2.间隔押韵
间隔押韵是指在谚语句中,押韵的音节中间有其他词来隔开。笔者收集到的壮语谚语的间隔押韵句有单句式谚语,也有双句式谚语,如:
意译:各有烦忧。(引申:吃什么饭,愁什么活儿。)
意译:表里如一。(引申: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以上的单句式谚语间隔押的是“au”韵,双句式谚语间隔押的是“o”韵和“a”韵。
3.首尾押韵
首尾押韵是指谚语语句的首尾音节有押韵现象,它可分为脚脚押韵和脚头押韵两类。其中,脚脚押韵的谚语是指前一句的尾字与后一句的尾字押韵;脚头押韵的谚语指的是前一句的尾字与后一句的首字押韵。如:
(1)脚脚押韵:
意译:阴晴不定。(引申:一会哭一会笑,让人摸不着头脑。)
意译:粗枝大叶。(引申:做事不够认真细心。)(2)脚头押韵:
意译:顺其自然。(引申:不必强求。)
意译:无人管制。(引申:因无人管制而无拘无束。)
在这里,脚脚押韵的韵脚主要见于尾韵“u”和“əu”;脚头押韵的韵脚较多的是脚头韵“au”和“əu”。
(二)语义修辞
壮语谚语常以口语化、形象性的语言形式表达深刻的道理,修辞格的灵活运用传达出了丰富的语义内涵,也使谚语的形式趋于多样化,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比喻
比喻是果乐壮语谚语中的一种修辞方式,它把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事物联系起来,使被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例如:
意译:心狠手辣。(引申:心地就如同喂牛的杂草一样。)
意译:小气吝啬。(引申:胸怀就如茶壶孔一般大。)
意译:调皮受惩罚。(引申:形容小孩打坏东西受惩罚。)
意译:非常顽皮。(引申:人们认为芋头分公母,母芋很难煮熟。)
2.对偶
对偶是指句子前后部分结构相同、音节数量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并能对称地排列在一起。对偶借助这种整齐对称的形式,让谚语语句变得匀称和谐。例如:
意译:胃口不佳。(引申:虽感觉饿,却不想吃。)
意译:非长久之计。(引申:拆东墙补西墙,临时勉强应付。)
意译:人情世故。(引申:平日里的礼尚往来。)
意译:眼不见,心不烦。(引申:某事不堪入目。)
意译:心中无底。(引申:对某事没底,心里空落落。)
有的谚语是对偶与对比的兼用,从内容上看是对比,从形式上看是对偶,如:
意译: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意译:左耳进,右耳出。
3.拟人
在壮语谚语中,人们也善于借助丰富的想像,把事物摹拟成人的特性。如:
意译:谁都会嘲笑。(引申:形容傻到了极点。)
意译:自吹自擂。(引申:尾短本是缺点,却还炫耀。)
意译:贪心不足。(引申:眼睛比肚子还大。)
4.夸张
在壮语谚语中,人们还乐于对事物的特征、形象与程度等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从而使原事物的形象更富感染力。例如:
意译:仙桃值万钱。
意译:集体受牵连。(引申:一点小毛病坏了整件事。)
意译:大材小用。(引申: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5.顶针
壮语谚语也会常常运用顶针这一修辞手法,以简单的词语表达具体的事物形象,其特征是用前一句的尾字作后一句的首字,使相邻的语句蝉联。例如:
意译:吃了上顿没下顿。(引申:懒于安排,随心所欲。)
意译:心灵手巧。(引申:养什么,什么都长得好。)
综上,壮语谚语是一种高度精炼的艺术语句,它用通俗易懂的词汇揭示深刻的道理。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使语句读来顺畅和谐,便于口头流传,易于人们理解。
三、壮语谚语的文化内涵
谚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壮语谚语是壮族人民生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句式灵活、通俗活泼、生动形象,其涵盖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活智慧与文化底蕴。
(一)劳动经验
壮族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靠耕田种地达到自给自足。人们常年从事田间劳作,在此过程中,总结出与气候、生产方式、劳作态度等相关的各种谚语。如关于气候变化的谚语:“poŋ213pi213nem45tam45phon45te33loŋ31(蜻蜓低飞,雨要下了)”;反映干活不用心、懒惰不得食的谚语:“kaːŋ55jen31na31la33kha55kjai34(讲田边却捞鸡腿)”、“kjan33kjəu213le33tsam55kui45(懒惰的人就如牛带上口罩,没有东西吃)”;反映丰收时节忙碌景象的谚语:“ba55thu45po33dai45thaːŋ45(忙首顾不了尾)”;反映劳动带给人快感与乐趣的谚语:“tho31the31θa55mai33,kjau45ʐut55tot55pəm213(伐木就如屁声一样清脆悦耳)”等等。
(二)处世之道
壮语谚语中有关处世道理的句子尤为丰富,内容涉及人际交往、品德行为、婚姻家庭等方面。交友的有:“jəu34ʐun31paŋ31po213me213³ ʔok55təu45paŋ31paŋ31jau33(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kjap55ŋəu31khau55ʐuŋ31khwa34(捡蛇进裤裆,自找麻烦)”;强调人与人之间要讲究信任,“than45naŋ45mai33po33than45θam45kən31(知人知面不知心)”;强调要讲信用,“khjo45van31khjo45³ kam33van31kam33(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当然,人们不仅重视日常交友,也很看重家庭及子女的教育问题,如:“au45mi31mei31men213do55θaːm45taːi31(娶不好媳妇穷三代)”、“po213po33θon45,me213po33kjaːu34(没有教养)”意指孩子若无父母管教会很粗鲁,没有教养。
(三)社会生活
关于社会生活的谚语主要有训诫、警示、鼓励等内容。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积极追求,如:“kjai34tok55boŋ45khau55θaːm45(鸡掉箩筐米,正合心意)”“nam33lai45to31loŋ31,kən31phjai55to31khən55(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有做人不能过于浮夸、小气、贪婪的训诫,如:“ma45kjan34jan213thaŋ45(短尾自夸)”、“vo31luŋ45ʐəu31ȵeu213(脖大如茶壶眼)”、“mak55tha45luŋ31kwa34toŋ33(眼比肚大)”;也有做人要脚踏实地、安分守己的警示,如“θui34na55po33θui34khjəu45,ləm33laːm213le33kwa34həu45(粗枝大叶)”、“lau33θaːm45lau31θei34(油嘴滑舌)”等等。
(四)审美价值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壮语谚语也蕴含有丰富的审美内容与审美价值。从“nok33dai45dai55khon45,kən31dai45dai55naŋ45(人靠衣装,美靠靓妆)”可看出人们对外在美的理解与注重,而“θam45khon45pei55ʐok33mo31(心狠手辣)”则是对丑恶心灵的鄙夷与批判。人们常用“vo31ʐei31ba34taŋ55(颈长肩秀)”、“na55laŋ31daŋ45kaːi34(脸巧鼻挺)”来形容一个人的俊俏与秀美,而用“kwa45thən45nap55(石夹脸)”、“daŋ45maːk55kaːm45pem55(扁鼻子)”来喻指相貌丑陋的人。同时,有对“tən45məŋ31θai45θam33θam33(技艺了得)”麻利勤快的赞赏,也有对“kin45ton34³ ton34bau34(吃了上顿没下顿)”懒散行为的嘲讽。
总之,语言既是人类认知事物的工具,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谚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4]作为一个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谚语是一种最为精炼的民族文化现象,它被频繁运用体现的是人民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壮语谚语是壮族人们的日常生活调味品,这种民间集体创造出来的艺术语句幽默、简练而富有哲理,谚语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特性呈现了当地人的生活姿态与精神意蕴。
致谢:本文已在“边疆语言文化暨第四届中国周边语言文化论坛(广西百色·2016年 7月)”上宣读,与会学者给予诸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1]寇福明.论谚语的语义特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63-66.
[2]汪少华.谚语·架构·认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6):4-6.
[3]罗圣豪.论汉语谚语[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62-70.
[4]曾宝芬.居都仡佬语俗语的语言特点及文化意蕴[J].贵州民族研究,2014(3):97-100.
(责任编辑 田景春)
The Structural and Rhe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Zhuang Proverbs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A Case Study of Guole Town, Jingxi City, Guangxi Province
LI Xiuhua
(College of Preparatory Education, Baise University, Baise Guangxi 533000, China)
Taking Guole town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and rhe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Zhuang proverbs, and explores its ideological contents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 Zhuang proverbs has two kinds of structures: a single sentence and multiple sentences, all of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imple sentences, and expressing profound truth in plain words. In rhetoric, Zhuang proverbs are ef fi cient at the use of rhyme and various rhetorical devices, so it is easy to read and spread because of such unique rhythm. As a summary of production and life experience, Zhuang proverbs are a vivid manifestation of the Zhuang people's work experience, ways of life, social life and aesthetic value.
Zhuang proverb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rhetorical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connotation
H218.5
A
1674 - 9200(2017)02 - 0092 - 05
2016 - 12 - 30
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桂滇黔越结合地区语言资源特色研究团队”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秀华,女,壮族,广西靖西人,百色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壮侗语言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