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做好学校内控建设
2017-06-09祝丽霞
祝丽霞
摘要: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12]21号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下面简称规范)。该《规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学校可以有效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学校 内控 建设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以实现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的目标。下面就怎样在单位层面做好学校内控建设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加强思想和组织保障
规范指出:学校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不少人认为,内控规范是对单位的约束,不愿实施内控工作。有的单位领导甚至认为内控工作是财务部门的内部活动,与领导和单位其他部门都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单位领导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充分理解内控工作对单位科学决策、规范管理的重要意义。没有领导的重视和单位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单凭财务部门的一己之力,内控工作很难实施。
规范指出单位应当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者确定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工作。实践中,财务部门往往作为内控工作的牵头部门。
二、评估风险、完善制度
规范提出单位应当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学校应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并形成经济活动风险评估结果书面报告及时提交领导班子,作为完善内部控制的依据。
内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常规工作。规范要求,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外部环境、经济活动或管理要求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及时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重估。
学校应召开专门会议布置内控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应当充分发挥财会、教务、后勤、纪检等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先由各部门梳理部门内部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涉及多个部门的经济业务由财务部门牵头负责梳理。在梳理业务风险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学校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并组织实施。
学校进行单位层面的风险评估时,须重点关注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要根据《A计法》的规定建立会计机构,配备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会计人员,并加强会计人员的培养和使用。在实践中,不少学校的财务人员是从业务部门转岗进入的,既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缺少必要的培训教育。很多财务人员的职称都是按业务系列来评定和聘任的,有些会计从业人员甚至都没有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更不用说取得会计序列的专业技术职称。所以,学校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内控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无到有,需要一个过程。单位可以先从关键环节入手,扎实的做好基础性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内控工作。
三、多措并举,实施内控
内部控制的控制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主要包括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等经济活动的关键岗位。应选拔培养具有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的人员担任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通过轮岗制度、专项审计等控制措施加强关键岗位控制。
二是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要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相关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学校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应当相互分离。
三是归口管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采取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或牵头人员等方式,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学校可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口管理,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学校信息系统中,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保护信息安全。
四是预算控制。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使预算管理贯穿于学校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严格按照预算进行经费管理,无预算不支出。预算调整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实施。
五是财产保护控制。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资产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与学校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利益息息相关。但是一些学校的资产管理工作滞后,缺乏有效管理机制,致使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甚至严重流失。要加强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应做到以下方面:
(1)完善资产购置验收制度。资产购置之前,要充分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审核,防止重复购置、闲置和浪费。在购置方式上,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施采购。实行采购与验收分开,严把资产验收关。
(2)健全资产使用维护制度。资产使用维护制度包括使用登记、保管、安全防范、维修维护、损坏赔偿等内容。学校不但要建立健全资产的使用维护制度,更要落实好相关制度,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3)严格资产处置制度。资产处置制度包括对资产的转让、出租、出借、抵押、报损、报废等内容。学校要制订详细、严密的资产处置程序和办法,防止部门或个人随意处置资产.造成资产流失。对资产的报损、报废,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使用年限审核报批,数额巨大的要报主管部门和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待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处置。
(4)定期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学校要定期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至少一年一次。做到“家底”清楚,账、卡、物相符,核实资产的存量和增量。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处理。
六是会计控制。建立健全学校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机构建设,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处理程序。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新修订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出台后,要及时按照办法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调整。
七是单据控制。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的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在内部管理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填制、审核、归档、保管单据。
八是信息内部公开。建立健全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内部公开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信息内部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
四、监督评价、整改完善
学校应当建立与内部控制机构保持相对独立的内部监督机构。明确财务、审计、纪检等各相关部门或岗位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内部监督检查的方法、范围和频率。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
内部审计部门或岗位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以及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等,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行业办学单位)与财政部门对学校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针对性地提出检查意见和建议,并督促学校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