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党校教师的“四德”修养

2017-06-09韦济林

科学与财富 2017年9期
关键词:四德党校师德

韦济林

摘要: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德”文化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强化党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在文中就主要探讨了“党校教师”的“四德”修养,以期为加强党校师风师德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党校;教师;师德

在中华文化语境中,“德”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是中国伦理的核心概念。道德是社会的底色,是时代的命脉,是民族的灵魂,也是国富民强的精神坐标。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大德就是对国家、民族的情感,是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梦当作个人信仰,并愿意为之奋斗和奉献;“公德”就是自觉履行现代社会对于公民的道德价值要求;“私德”就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就是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与义务。

一、明大德

作为党校教师,不仅要在工作上有本事,更要在政治上靠得住,要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忠诚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热爱党校教育事业,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忠诚布道者。坚持党性原则,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守规矩,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始终与党中央、各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的宣传教育和贯彻执行工作。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警钟长鸣,筑牢防线,不越底线、不跨红线、不碰雷区,干净做事、清白做人;听从党的指挥,强化组织观念,服从组织安排,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党工作不辞劳苦,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出色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作为党校教师,必须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牢牢把握党校姓党、党校人也姓党的根本要求,不仅要讲马列,更要学马列、懂马列、信马列、用马列,自觉把学习研究和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和价值追求,通过党校课堂这一平台和载体,把党的意图、主张、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变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从而把干部教育培训的过程变为统一思想、再鼓干劲,加强修养、提高素质的过程,使党校工作更好地把握政治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二、守公德

列宁说:“社会公德是千百年来逐步积淀下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须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是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反映,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象征,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公民在公共交往中都必须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倡导和遵守社会公德,有助于防止不良社会风气的滋生;有助于纠正和克服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有助于造就一个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社会环境。我国《宪法》明确规定:“遵守社会公德是一切公民的义务。

党校教师守公德,就是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要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面对大是大非能够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敢于进行斗争;追求高尚情操,维护公平正义,忠实履行职责,坚守道德底线,远离低级趣味。作为党校教师,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带头讲政治、守纪律、明底线,自觉把做学术与做人、德行与才干结合起来,使自己“才”能胜其职,“德”能承其重,真正成为身正学高、为官师表的典范,成为弘扬政治清气、引领良好风尚的标杆。

三、严私德

党校是教重要书、育关键人的地方。党校教师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必须具有高尚的人品。这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内在要求。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党校教师就应该是党员干部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的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灵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迫切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德才兼备的干部需要由德才兼备的教师来培养,这是一个很朴素的道理;很难设想,一个德性差、人品不好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因此,作为党校教师,必须带头讲政治、重品行、作表率,自觉把做人与做学问、修德与修才结合起来,使自己不仅要“能”胜其任,更要“德”负其重,真正成为恪守职业道德和人格操守的典范,成为身正学高、为官师表的典范,成为弘扬人间正气、引领良好风尚的典范。

作为党校教师,一定要慎始慎终、慎独慎微,洁身自好、廉洁自律,修好“私德”。修好“私德”不可能一劳永逸,贵在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实践证明,慎始容易慎终难。党校人一定要牢记“堤潰蚁穴,气泄针芒”的古训,始终坚持慎独慎微,时刻从小事微处着手,防微杜渐。一定要做到意志品质坚如磐石,耐得住清贫寂寞,顶得住歪风邪气,经得起金钱美色诱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四、恪守职业道德

学校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一是要立足本职、恪尽职守。党校是个神圣的地方,在人们心目中也是个神秘的地方,对党员干部来说更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党校的神圣、神秘和令人神往,源于她崇高的政治地位和特定的培训对象。能够走上党校的三尺讲台,要时时不忘自己的责任、时时不忘组织的信任、时时不忘岗位的重要、时时不忘学员的期盼,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讲不好课、出不来成果就吃不好、睡不着的执着品格,始终保持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工作干劲。二是要甘于寂寞、乐于奉献。人们在习惯上把教师比作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我们应该赞赏和钦佩蜡烛的这种奉献精神,但又不能仅仅满足于做蜡烛。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的党校教师,要放出更多的光和热。

党校教师爱岗敬业,就是要明确岗位要求,履行岗位职责,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专心致志干实事,求实效,千方百计将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做好。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虚心学习,不断扩充“脑容量”,更新知识库,提升总结概括能力,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不断总结岗位工作经验,探索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路子,打开工作新局面,把学术研究功底,转换为教育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四德党校师德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四德
四德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传播文明正能量树立善行义举“四德”榜
第五师八十一团推行善行义举“四德榜” 凝聚社会正能量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