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德育的种子开花

2017-06-09许敏玲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人生观品德人格

许敏玲

【摘 要】德育是育人之本,要想让学生会做事,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黄金时期,性格、品德等各个方面尚未定型,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完善的性格、高尚的品德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对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德育;小学;人格;品德;人生观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德育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小学老师要更新德育观念,对德育内容进行革新,并树立正确的德育目标,对德育方法进行创新,提高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时效性,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1.学风浮夸,言行不一

通过一些媒体就可以看到,当前社会的小学生存在很多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小学生,从小就喜欢夸夸其谈,对什么事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实际行动却与此相背离,行为怪异。而且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总是摆出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即使是自己错了也能进行曲解,说出一番歪理。遇事逃避,在做了错事之后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如何去改正,而是想着如何去推脱责任[1]。

2.逆反心理嚴重

逆反心理严重也是当前小学生表现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在家庭中,小学生和父母一言不合就会顶嘴。在学校里,小学生经常和同学吵架或者打架,有些学生甚至还敢当面和老师进行顶撞,对待学习的态度比较敷衍,逆反心理非常重,总想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3.双重人格

部分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和在家里的表现完全不一样,在学校里,对待老师和同学,礼貌有加,在劳动方面也表现的十分积极,学习非常认真。但是在家里面对父母的时候,从来不愿意做家务,不肯吃苦,懒惰自私,贪图安逸。

二、小学德育教育实施策略

1.爱祖国教育

小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爱祖国教育,引导学生对祖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周恩来总理曾经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宏大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提升自己。认识是情感的基础,小学老师要在课堂上经常讲一些祖国的文化遗产、优良传统和悠久历史,将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和自尊心充分激发出来,要引导学生爱国歌、爱国徽、爱国旗、爱祖国。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和思想品德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理解能力适当渗透爱祖国教育,在小学生的行动上落实爱国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2]。

2.爱劳动教育

热爱劳动是中国人民必备的一种精神素质,也是道德品质中的重要内容。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不仅能够让人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能提高人民的精神文明。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和各种能力。首先,小学老师要引导学生对劳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是从劳动观点教育着手,让学生知道劳动可以创造世界,并且让学生知道我国的历史就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其次,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譬如带领学生去学校附近的农场进行参观或者组织学生进行采摘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同时,让学生在采摘活动中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品德。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小学领导或者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捡垃圾活动,将爱劳动教育和环保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既提高学生的劳动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精神。

3.爱人民教育

学会爱人是一个人必备的精神道德品质,现在的小学生逆反心理非常严重,在家和父母顶撞,在学校和同学打架。这种现象不仅会导致学生性格存在缺陷,还会对学生的人际交往等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学生无法融入到社会集体之中,性格会越来越孤僻,行为也会越来越怪异,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3]。在小学生性格未定型之前,小学老师要进行爱人民教育,对学生的叛逆等不良行为进行纠正。首先,要教育学生在家爱父母,在学校里要和同学友好相处,并且要尊重老师,不断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其次,小学老师可以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其他同学之间做到友好相处。最后,小学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譬如让学生回去帮妈妈做一件家务事,减轻妈妈的负担。或者开展学雷锋活动,引导学生向雷锋学习。通过爱人民教育培养学生尊师敬长、友爱同学、乐于助人等高尚的品质。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性格、品德等各个方面尚未定型,在这个阶段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老师要积极和小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通过爱祖国教育、爱劳动教育和爱人民教育的渗透,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有效落实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双.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11-15.

[2]何英辉.提升德育实效性的策略[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04):28-30.

[3]孙景柱.爱为先 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实践思考[J].北京教育(普教),2010(07):13-17.

猜你喜欢

人生观品德人格
以鸟喻人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好学者贤
人生观(一)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品德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