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对比分析
2017-06-09吴蕾娜
吴蕾娜
【摘要】高校后勤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高校、师生十分关注的问题。在近十年的改革过程中,高校后勤也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中外后勤管理的比较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推进高校后勤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外高校不同后勤管理模式,以期对我国高校后勤改革有所借鉴。
【关键词】 国内外高校 后勤管理 对比分析
一、管理模式方面的对比分析
不同国家高校的管理模式都不尽相同。如英美国家主要是采取学校直接管理的模式,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在高校内设立专门管理后勤的机构,由学校直接参与后勤管理工作,对于学生宿舍、食堂由内设专门机构直接管理,或者由学校直接创建管理,或者吸纳社会上的企业到学校创办。在美国对于学校食堂的经营管理,一般由学校自主创办,或者吸纳社会上第三产业到学校举办, 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和管理。
法国高校后勤管理是由大学事务中心来承担职责的,大学事务中心主要由两个层次构成,地方与中央,全国大学事务中心是所有地区事务中心的领导机构,全国分为82个地区事务中心, 对各地区的高校学生提供服务,主要以食堂和宿舍为主要服务内容,并且不以盈利为目地,接受政府一定补贴展开自主经营。他们有专门的规划和建,后勤部门设立了专门的机构, 负责从学校的校址选择、建筑布局设计到环境净化、绿化、美化等工程安排,分别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分批地组织落实、提供和逐步改善办学基本物质条件。并且能够很好的搞定各种材料物资管理。具有科学的规章条例和科研成果,满足师生员工的生活需要,做到物尽其用。以保证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让教学的顺序不被任何外界因素所影响。
我国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形成了多种高校后勤模式,其中主要包括四种,即补偿模式、社会服务模式、联办模式和契约管理模式。长期以来由于经费来源单一、服务以福利为主、消费群体封闭,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和激励机制,致使后勤市场条块分割分散、资源配置和服务结构不甚理想。传统后勤模式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生产不计成本,经营不讲效益,服务不讲质量,人财物等资源浪费严重,成为当前制约后勤改革深化的“瓶颈”。这也是中外高校后勤运行最显著的差异。
二、运营模式方面的对比分析
在美国的高校中,经费的使用除常规的教学、科研外,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用于后勤服务的。在高校的预决算中后勤这一大块是必不可少的专项。从维持和发展的角度思考,美国的高校经费一般都将“基础加发展因素”作为常规的计算模式,即在预算中既考虑学校的现状,又考虑发展和变化的因素,涉及校产折旧、老化、维修、发展的具体因素,也涉及到学生来源、教职工工资、校际竞争、环境影响、周边关系、经济形势、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等其他因素。法国的大学事务中心,所需经费完全列入政府预算,应该是政府包揽后勤,学校专心搞教学科研的典范。德国的“大学生服务社”,经费由联邦政府拨款投入,实行公开补贴,投入资金充足。目前西欧已普遍推行德国的后勤服务管理模式。
我国的大学不论规模大小,绝大多数学生住在校内公寓,在校内食堂就餐。交通、通讯、环卫、绿化、医疗等全部由学校包下来,属于学校办后勤,后勤办社会,形成“小而全”封闭式服务格局。一方面,我国高校办学经费普遍不足,教育经费的供求矛盾突出,必然导致后勤经费投入不足。一般情况下由学校拨款的后勤运行经费约占教育事业费用的15%以上,致使后勤保障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运行过程缺少监控机制与评价机制,不讲效益,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高校办后勤,使得高校非教学人员偏多,导致高校后勤运行成本长期居高不下,造成后勤保障成本较高。在整个教育事业费用中占据着一定比例的后勤服务运行费用,支撑着的却是较低水平的后勤管理服务体系。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后勤积极探索,主動出击,改变运行机制,创办后勤实体,寻找多种途径增加造血功能,取得了成绩。
三、社会大环境方面的对比分析
国外高校具备了后勤社会化的基础和市场机制。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及重视,有严格的法律和制度对其实行监督,由政府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但政府不干预其具体的经营活动。如法国的地区事务中心是在全国大学事务中心指导下实行自主经营。由于具备了必要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及发达的第三产业,国外高校后勤服务中的市场经济属性和功能,绝大部分都能得以充分体现。而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发展尚不完备,社会还不能担当起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主体责任,多数高校的后勤还无法脱离“学校办社会”的模式。针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立法尚未建立,诸如税收减免等有关政策尚未明晰,针对高校后勤的有关法规尚未出台。虽然2001年以来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催生了一些对后勤服务实体的优惠政策,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干预机制仍制约着高校后勤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可以说,从社会大背景来看,担当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主体责任的机制尚未建立。
四、服务意识方面的对比分析
国外高校都十分重视后勤保障和后勤建设,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观念比较成熟,因此有偿服务的观念普遍认同;而我国高校师生仍习惯于无偿的、福利化的后勤服务,缺乏校园后勤市场化、有偿服务的思想承受能力。另外,我国高校后勤不仅有服务的责任,还有育人的责任,更肩负着校园安全稳定的责任。所以,作为高校管理者,多数情况下不愿意或者不主动把后勤市场交给社会,更愿意由学校自己来掌握后勤运行,使后勤成为学校可以直接指挥控制的一个部门。再则,国内高校后勤部门较之于外国后勤服务缺乏竞争意识,“小富即安”的意识和本位主义观念,使有的学校后勤对资源共享、产业化、规模效益缺乏兴趣,影响了后勤社会化的深层次推进。
综上所述,国外高校后勤事务的社会化程度较高,运行方式灵活,后勤服务实体大都与学校体制相分离,实行企业化管理,为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地支撑。这是中外高校后勤管理最显著的差异。但由于中外国力、社会背景、管理体制、办学观念、条件设施和消费水平等有很大不同,因此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进程与方式都有很大的区别,其中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但不能完全照搬。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的高校后勤工作要从我国国情、地情、校情及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道路,为实现党的教育方针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的后勤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田飒.中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
[2]唐志成.后勤管理与后勤研究[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