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与对策

2017-06-09周玉

文教资料 2017年8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特点现状

周玉

摘 要: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具有实践性、针对性、灵活性的特点。文章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以及教学形式单一、学生满意度低等问题,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实效性的三点对策,即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加强案例教学和组织课堂讨论。

关键词: 就业指导课程 特点 现状 对策

根据教育部课程大纲要求,《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以下简称“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以大學生思想指导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形势和大学生思想实际、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学科”,该课程“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特别强调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灵活性”[1]。由于我国就业指导起步晚,不仅存在“内容空虚化、形式单一化、教师能力弱”的问题,而且存在“认识度不高、投入不足,使得实际教学效果与现实社会需要相脱节,与学生需求相距甚远”等问题[2]。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形式单一和学生满意度低等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实效性的三点对策,即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加强案例教学和组织课堂讨论。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特点

作为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这三个特点不是所有目前在职的任课教师都能认可的;或者即便获得认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也无法获得重视。因此,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与其特点关系密切。

(一)实践性。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面向实践的课程。所谓实践性,简要来说,就是要发挥学生能动性,让学生经过课堂教学的短期知识传授,就能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或职场能力。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这一章,在讲到性格测试的模型时,霍兰德职业能力测试、360度评价、MBTI性格测验等方法均可用来测试学生性格与能力,教师应介绍一种方法让学生掌握,以便更准确地进行入职匹配。例如,在“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这章,要求学生掌握几种简历制作方法,掌握面试礼仪,学会巧妙应对面试各环节出现的难题。上述情况,都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的。广东商学院就业指导课程,“通过组织模拟面试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求职过程”,“每年举行的模拟招聘大赛都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士担任评委,并对获奖选手提供到企业实习或就业的机会”[3],这是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的一个典型例证。因此,就业指导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功能贯穿了课程的全过程。

(二)针对性。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是指,教师作为教学实施主体,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甚至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学生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科学设计、合理推进、有效实施,引导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创业形势、了解国家就业创业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择业观,树立就业信心、更新就业观念、提高职场竞争力,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比如,对大一新生,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进行试探性的职业规划”;对大三学生,“可以结合学生自身专业和性格、能力等因素,通过就业能力、求职技巧提升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就业优势及就业的社会适应性等”[4]。

(三)灵活性。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不是一门理论课,也不同于一般的实践教学课程,而是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比例,在理论阐释与实践指导之间巧妙变换,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下一番功夫的。首先,教师要灵活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熟练使用“演讲、专题研讨、案例、角色扮演、读书指导、问答、辩论、行为导向、游戏”等具有鲜明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同时“尽可能地运用各种表达技巧,使学生能听懂和理解,并有效反馈”[5]。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专业背景、当前就业形势等,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灵活设计教学内容,不可拘泥于现有的教材限制。如对于师范类毕业生来说,大部分学生以考编或考研作为自己的方向,教师就有必要在课程中适当增加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顺利就业助一臂之力。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对于教师的素养要求较高,因为“教师需在了解就业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同时掌握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才学、公共关系等多学科知识”[6]。然而实际上,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大多由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辅导员或思政类教师兼任,专门从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能够胜任该课程教学任务、给学生带来切实的就业指导的教师并不多见。高校“安排政工队伍的老师兼任”就业指导课程,因为他们长期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但是“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如何教学,缺乏系统的课程理论,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教学内容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讲课时就难以把握课程的重点、难点及目的,教学效果肯定大打折扣”[7]。从这个意义上说,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既缺少教授、副教授这样的高职称教师,在数量上又不充足,后者从动辄上百人合班教学的课程安排就能看出来。

(二)教学形式单一。在一些高校,由于对就业指导课程缺乏统一的管理,备课制度、督查制度缺乏,对该门课程既未指定教学内容,又未规定考核形式和考核方法,给予教师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部分任课教师无心研究教学内容,无心研究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需求,随心所欲安排教学内容,以单一的灌输方法教给学生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相关理论等,很难获得学生的认同,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教学过于偏重理论讲授,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加之老师自身实践经验的缺乏,往往导致所教的内容与现实不相符合,实效性大打折扣”[8]。

(三)学生满意度低。由于学校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教师对于课程的研究、准备、实施投入精力较少,一言堂、空谈理论、单向灌输等固有教学模式的存在,导致学生不重视该课程,而且对于就业指导课程满意度较低。一方面是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就业缺乏切身体会,而高年级学生因为考编、考研等现实的时间所迫,另一方面是教师过于依靠理论教学,缺乏案例解说、缺乏互动环节,因而单调的授课形式往往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低头族比比皆是。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一)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虽具备一般课程所有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最终目标还是指向实践的,即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找到好工作。为了使课堂教学内容获得学生的认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校应适度加大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教学比例,教师应尽可能地采用多種灵活形式,引领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广泛的调研、见习活动,掌握专业前景、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参与社会活动,为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提供动力支持。比如,学校“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去附近的社区、企业、市场做社会调查,也可以有组织地结合就业实习基地的见习活动开展专业实践和就业体验等活动”[9]。

(二)加强案例教学。所谓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10]。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所具有的实践性、针对性、灵活性的特点,要求任课教师实时摆脱枯燥理论、单纯说教的束缚,进行恰到好处的案例教学,既以浅显的事例说明复杂的道理,又给学生带来勇气和信心。比如,在讲到大学生创业时,当前发生在身边的很多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可能都是学生所不了解的,这些励志故事很容易给那些处于萌发状态的大学生埋下创业的火种。比如,在讲到大学生就业安全时,教师就可以引用大学生因就业误入传销陷阱的典型案件,给在校生以深刻的教训和警醒。除了既有的案例之外,“就业指导课教师应深入社会,尤其应深入与本校或本学院专业相关的领域,进行广泛调研,搜集在择业和工作中涌现的典型事例,总结他们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或教训,编写就业指导案例”[11]。

(三)组织课堂讨论。组织课堂讨论,是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转向课堂教学,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必要手段之一,是强化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课堂讨论,把学生注意力引入教学之中,能使学生轻松地讨论,营造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饱满的教学氛围,极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12]。对于课堂讨论,要求教师认真备课,提前在教学设计中进行安排:针对哪些章节,哪个环节,组织课堂讨论能够较好地强化教学效果,讨论主题的设计、时间的限定、结果作用,等等,都可以为任课教师掌控。如职业生涯规划部分针对大学生未来职业目标的确定,职业素质的准备针对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等,均可以组织课堂讨论。

四、结语

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性、针对性、灵活性强的特点,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合理优化教学环节,重视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在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发挥就业指导课程应有的功能,为大学生成功就业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郑玉元,何一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特点及就业指导实践[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2):50-52.

[2]周园.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研究概述[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4):52-56.

[3]陈静.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05):81-83.

[4]王春华.职业规划现状与就业指导策略[J].中国就业,2016(09):48-49.

[5]王伟.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J].长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8):124-125.

[6]李孝光.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02):164-165.

[7]徐悦.基于慕课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学刊,2016(19):147-149.

[8][10]柳秋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06):17-20.

[9][12]周璋斌,欧静玉.关于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学吸引力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04):130-131.

[11]郭亚红.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4).

基金项目:亳州学院2015年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编号:2015JYXM18,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课程特点现状
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途径探索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