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骨折的疗效观察及并发症分析
2017-06-09李明庭
李明庭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骨折的疗效观察及并发症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96例老年肱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切口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旋肱血管损伤、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骨折疗效显著,术后对血管及神经的损伤少,利于术后早期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老年肱骨骨折 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 疗效观察 并发症分析
老年肱骨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骨折类型,由于老年人多存在严重骨质疏松,遭受挤压、摔倒时,手肘部位着地可导致肱骨近端骨折。本病表现为骨折处侧肿与剧烈疼痛,有明显压痛感,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严重影响患侧肩功能[1]。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传统切开复位与普通钢板固定对患者损伤较大,不利于术后恢复。本研究分析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骨折的疗效观察及并发症,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96例老年肱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6.7±5.2)岁;对照组48例,男24例,女24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6.1±5.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肱骨骨折诊断标准,经X线检查确诊,显示骨折端有明显移位,年龄均高于60岁,且均符合手术指征;排除伴有严重血管及神经损伤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严重程度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切口锁定钢板治疗,于肩峰中部位置行前纵向切口,剥离三角肌,显露肱骨头与大结节,再行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于肱骨大结节外侧作一小切口,沿三角肌方向钝性分离,暴露肩袖,于关节囊和肩袖作一纵行切口,暴露大结节,牵开两侧肌肉,显出骨折部位,清除血肿与小碎骨,在C臂透视下复位,位置满意后选择合适的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外侧放置并锁定钢板,再拧入螺钉,锁定近端及远端,再次C臂透视,确定复位完全后拧上锁定螺钉,常规置入引流与关闭切口[2]。术后记录有无切口感染、旋肱血管损伤、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Neer评分评价手术效果。显效为Neer评分在80-100分;有效为Neer评分在60-80分;无效为Neer评分低于60分[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见表2。观察组切口感染、旋肱血管损伤、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人骨质疏松严重,一旦肱骨骨折,较普通患者的骨折程度更为严重,骨折处可有反常活动和骨擦音,对上臂功能影响较大。手术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治疗是肱骨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但传统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治疗创伤大、稳定性较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使得二次手术固定的几率增加,加大了对机体的损害,且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小切口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切口小,无需切断三角肌,对机体损伤小,且术后不易损伤腋神经与旋肱血管束,对骨折的复位固定稳固,有效避免了并发症是发生,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手术优势明显[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旋肱血管损伤、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骨折的疗效确切,损伤小、出血少、对周围组织影响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宋禹.小切口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骨折的疗效观察[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4):9-10
[2]方继荣.小切口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醫学杂志,2017,28(1):87-89
[3]陈彩春.锁定加压钢板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7):1325-1326
[4]张平,张浩.小切口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2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2(3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