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拒绝言语行为

2017-06-09刘文琼

文教资料 2017年8期
关键词:言语行为红楼梦

刘文琼

摘 要: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巅峰作品。其中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并有大量对他们的言语行为的传神描写。作为贾府的当家主母,王熙凤的言语行为丰富而饱满,对塑造王熙凤的个人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言语行为的角度讨论王熙凤的拒绝言语行为,并对其进行语用分析。

关键词: 言语行为 拒绝言语行为 王熙凤

一、理论综述

1.言语行为

奥斯汀①认为,人们说话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说话是達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奥斯汀把说话分成三个层次:以言指事,即说话人说出了一句有交流意义的话,说话这个动作完成了,如:“今天天气真好。”以言行事,即说出一句话就等于做成了一件事。如:“我给这个孩子起名叫乔治。”这句话一说出来,这个孩子的名字就叫乔治了;以言施事,即说话人说完一句话以后,这句话会对说话人、听话人甚至第三方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A说:“请把盐递给我好吗?”这时候坐在A附近的B听到这句话就会把盐拿过来递给A,这个动作就是这句话产生的影响,那么这句话就是以言施事行为。1969年,奥斯汀的学生塞尔出书补充及发展了奥斯汀的理论,并与奥斯汀一起成为“言语行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2.拒绝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分为很多种,拒绝是其中一种,表示说话人对别人的态度、意见、观点、念头的否定、反对、不赞同。面子代表一个人的尊严、名声和私人间的情分,是每个人给别人留下的对于自我的印象②。面子对于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是不可以随便被伤害的。如果有人伤害了别人的面子,就会直接或间接地伤害到与对方的关系或交际效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礼貌地拒绝而不伤害别人的面子,是交际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研究内容

本文使用的语料是《脂砚斋全评石头记》,共八十回,东方出版社2006年5月第二版。研究内容是八十回内王熙凤的拒绝言语行为。本文只讨论王熙凤直接使用言语行为明确或不明确拒绝他人的语料,不讨论王熙凤使用肢体语言拒绝他人的语料,也不讨论其他人转述的王熙凤拒绝别人的语料。

三、王熙凤的拒绝言语行为

王熙凤活动的范围是贾府,她在贾府中的身份是当家主母。王熙凤所接触的人是贾府中的一干人等和与贾府有亲戚关系的人家及官府和宫中与贾府有关系的人物。王熙凤对于这些人物的各种请求,根据请求的内容及对贾府、对她本人的利弊关系,有不同的反应和对答。

1.对于长辈

贾府中身份最高的是贾母。虽然不执行具体的当家主母的各种琐碎事务,但无疑她是贾府中所有事情的最高知情者及决策者。贾家所有的大小事务及各辈分子孙的大事小情,都需要汇报给贾母,并且贾家所有子孙都有让老太太开心快乐享受生活、不烦心具体事务执行的义务。对于这样一位辈分高、地位高、在家里有决定权的长辈,王熙凤的态度是坚决拥护和取悦,小心伺候,让老太太对自己满意,以使自己在当家主母的位置上坐稳坐牢。因此,贾府众人,尤其是王熙凤,在伺候老太太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哄老太太开心的态度,特别是在老太太不开心的时候。比如第四十七回中,贾赦想纳鸳鸯为妾,鸳鸯跑到贾母面前哭诉,贾母因为贾赦想把自己身边“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③给抢走,气得“浑身乱颤”④,发了一通脾气,然后叫人来打牌舒散心情。因为贾母生气,所以大家都在想办法逗老祖宗开心。凤姐输了牌,还没给钱的时候,贾母要小丫头拿过凤姐的钱来,小丫头真拿了,放在贾母旁边。这时王熙凤拒绝贾母的这个要求,可怜巴巴地说:“赏我吧,我照数儿给就是了。”⑤后来平儿又叫人给凤姐送来一串钱的时候,王熙凤接着上面的话对小丫头说:“不用放在我跟前,也放在老太太的那一处罢。一齐儿叫他进去倒省事,不用做两次,叫箱子里的钱费事。”⑤这句话虽然表面上是拒绝小丫头,但是实际上是说给贾母听的。王熙凤用这种开玩笑的口气,逗乐的话,对于抚平贾母面子上受的伤(儿子打算抢走自己最得力的丫头)非常有用,让贾母对刚才的事情的怒火渐渐消散,心里对王熙凤的喜爱又上了一层。对于贾母,王熙凤是丝毫不敢伤害贾母面子的,所有的反对意见基本上都是用玩笑话提出来,贾母也都乐呵呵地接受了。

2.对于平辈

王熙凤对于平辈的拒绝,有时候虽然也是开玩笑,但是玩笑的类型与跟长辈开的不一样,多少会伤到平辈的面子。王熙凤对与自己关系还不错的平辈的面子不是特别在意。在第四十三回中,贾母出主意给王熙凤过生日,要尤氏来操办整个生日会,尤氏笑道:“你这阿物儿,也忒行了大运了。我当有什么事叫我们来,原来单为这个。出了钱不算,还要我来操心,你怎么谢我?”凤姐笑道:“别拉臊,谁又没叫你来,谢你什么!你怕操心?你这会子就回老太太去,再派别人办就是了。”⑥这话是非常伤害尤氏的面子的,是很直接的拒绝行为。幸亏尤氏是个老实人,并不是特别介意,加上这是老太太要求她办的,也不好直接说就不给王熙凤办这个生日会了。但是为了找回自己的面子,尤氏也回了一句:“你瞧他兴的这样儿!我劝你收着些儿好,太满了就泼出来了。”⑥这句话从侧面说明,贾府中已经有不少人对王熙凤的毒舌相当不满了。

3.对于小辈

在第六十八回中,尤二姐已经入贾府,尚未见贾母之前,凤姐已经打听好尤二姐已经许配过张华之后,大闹宁国府。贾蓉说那不如把这门亲事退掉吧,凤姐忙道:“虽如此说,我断舍不得你姨娘出去,我也断不叫他出去。好侄儿,你若疼我,只宁可多给他钱为是。”⑦这是一处口是心非的直接拒绝。对于给贾琏纳二房的事,王熙凤向来是非常吃味而且抗拒的。但是因为凤姐确实没有生出儿子,对于贾琏纳妾的事不好太明目张胆地反对,加上想博个贤良的名儿,所以她口头上直接拒绝了让尤二姐离开贾府的建议。实际上,这个面子是王熙凤留给自己的。王熙凤不会安心留下这个眼中钉在身边,还是要让尤二姐从贾府离开。但是名正言顺的离府之路已经因为王熙凤的面子堵死,因此,尤二姐在贾府只有被人逼死这一条路。

4.对于家仆下人

凤姐对下人的态度,第六回中就借周瑞家的告诉刘姥姥说王熙凤待下人非常严格。这个态度,在第十三回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为秦可卿办葬礼的时候,有个下人来晚了:“求奶奶饶过这次。”⑧凤姐的反应是:“明兒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有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开发的好。”⑨叫人拉出去打了二十板子,罚了一个月的银米,这是当着众人抓例子管理下人的态度。贾府家大人多事情杂,如果不立规矩,就可能做不成事情,而且可能导致整个家族无法正常运转。王熙凤打着好好立威做事的算盘,因此,第一个不守规矩的仆人,就成了杀鸡儆猴的牺牲品。这个事情一出来,所有的人都受到了警告,后面的事情就做得很顺利,没有再出现敢不守规矩的人,整个丧事也顺利办完了。

5.对于客人

到贾府来办事的人算是客人。对于客人,比较典型的一个形象是刘姥姥。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时候,跟王熙凤聊天,聊过一会之后,贾蓉来了,二门上小厮们回说:“东府里的小大爷进来了。”凤姐忙止住了刘姥姥:“不必说了。”⑩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直接拒绝。刘姥姥虽然登门是客,但是本身地位不高,说的事情也不是特别重要。跟刘姥姥比起来,贾蓉地位更高,对凤姐来说更重要,而且来说的事情可能比较重要(因为前面刚刚说过没有重要的事情就不要让人进来了)。凤姐需要知道贾蓉来做什么事,而且贾蓉马上就要进门,因此,王熙凤止住了刘姥姥的话。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王熙凤这个角色之所以丰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高超的谈话能力、娴熟的语言技巧。王熙凤对于不能答应的事,基本上都没有答应过,而且拒绝得不留痕迹,是一等一的谈话高手。了解并熟悉王熙凤的谈话技巧和拒绝技巧,可以提高我们的谈话技巧,学会巧妙地拒绝,不在人前人后留下尴尬。

注释:

①J. L. Austin.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②Brown, Penelope & S.C. Levinson.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③④⑤⑥⑦⑧⑨⑩曹雪芹,著.霍国玲,紫军,校勘.脂砚斋全评石头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5(2):556,560,561,521,807,176,177,92.

猜你喜欢

言语行为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解读夸张性广告言语行为的“真实性”内涵
浅谈文化对言语行为的影响
分析敬语的言语行为
浅议乔姆斯基评斯金纳的《言语行为》
对《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