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把梯子
2017-06-09陈晓容
陈晓容
口语交际在语文学科里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教师难以把握,学生难以发挥。要想让学生从“无话可说”变得“言之有物”,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生语言素材的积累,为学生提供鲜活的语言素材,才能开启学生口语交际的智慧大门。
一、课堂素材的积累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敢于表现,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的激情,但孩子们缺乏的是词汇的积淀和口语技巧的表达。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规范,文字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而教材中的识字课和课文后面的词语练习,都是值得学生积累和背诵的好素材。多读多背诵,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感。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1时,文中关于春天的词语“柳绿花红”“百花齐放”“万物复苏”等这些优美的词语,我会让学生纳入自己的资料袋里,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朗读、背诵、复述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技巧,使学生重视语言积累,从而为口语交际课“春天在哪里”作了很好的语言铺垫。讲完每一篇课文,我都有意识地让学生把文中最美的词语和句子摘录到资料袋里。除了词语的积累,教材文本中的对话训练也是积累口語技巧的素材之一。如“夏夜多美”一课中,小动物的对话较多。例如,“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快上来吧!” “谢谢您,睡莲姑姑!”等,都是很具生活化的语言。我在教学口语交际“续讲故事”一课就使用了回忆背诵等方法,把这种课文对话的形式很好地迁移到口语交际上,使学生掌握了利用对话来讲述故事的方法。课堂作为训练口语能力的主要训练营地,教师就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充分挖掘口语交际的素材,拓展话题素材的深度,使得口语交际过程真正成为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其综合素质的途径。课堂素材的积累,使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语言储备,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口语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口语技巧,是素材积累不可缺少的部分。
二、课外知识的收集
要拓展学生的语文宽度,深入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与博大精深,仅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口语交际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勤于积累交际素材,例如,每天多读报纸、杂志、新闻等,通过多种途径积累生活素材,通过积累语言文字来提高口语能力。在学生的语文资料袋里,孩子们可以添加一些他们喜欢的小故事、小文章,在交流时大家都拿出来“秀一秀”“晒一晒”。例如,班上的小蔡同学在学古诗《赠汪伦》时,就拿出资料袋里“李白与汪伦相识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精彩的演绎获得了全班的阵阵掌声。在加强文本学习的基础上,我还让学生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家务活、参加社区活动和社交活动等,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勤于积累、善于交流、勤于交际,并使之成为习惯。生活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同样,只有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真实地体验过,口语交际才不至于纸上谈兵。我要求学生收集的课外知识不但包括文字、故事、新闻等素材,连孩子们的生活照、表演的光碟视频、手工画画等作品也都可以纳入资料袋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经常让孩子们把自己身边的生活素材拿出来看看、说说,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欲望与激情,口语交际课则显得更鲜活、更真实。
三、做好课前预习的素材准备
口语交际是通过人脑由思维转化成语言的过程,它需要有一个酝酿的缓冲阶段。那么给学生一点准备,是口语交际课重要的一环。如果能让学生提前做好课前预习(尤其是小学中低年段),那么口语交际就上得更有把握了。在教学人教版第三册的口语交际课“有趣的动物、植物”时,我让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查阅工具书等方法找到有关动物、植物的一些趣闻和习性,并且配上相关的图片,学生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素材,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大家不但听得认真,说得投入,也从中大开了眼界。因此,充分地做好课前预习的功夫,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物可言,口语交际一定会成为学生最乐于参与的活动。还有同样是第三册的“我的想法”口语交际课,我在课前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回家与家长商量,准备一份竞争小班干的演讲稿。在准备讲稿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开始模拟了口语情境的训练,通过和家长的商量,对自己竞选班干的优势和任务作了评估,并形成简单的语言文字,有了这份准备好的语言素材,学生上起这节口语交际课就得心应手了,并非常大胆踊跃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乐于参与口语交际,是有效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前提。而做好课前预习,提前做好语言素材积累,又是促进学生高度参与口语交际课的重要保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素养要靠长期的积累,口语交际更要有丰富的实践和锻炼。学会语文素材的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梯子,使学生有了亲近语言、活用语言的工具,从而顺利地摘取“口语交际”这枚香甜的果实。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实验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