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初探
2017-06-09李敏
李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对话”展示了课堂的灵性,反映了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它产生于师本之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体现了学生、教师、文本的和谐统一,是值得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研究推进的。
一、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相关概念
对话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富于灵性的课堂模式,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对话”是一个环节,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可以说,有效的对话能创造精彩的课堂。从概念上讲,对话教学是指教学中师生间展开的平等性对话活动,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对话教学中,课堂成为情感碰撞、智慧交流、能力提升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所。对话教学实现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提问,师生通过口头问答的形式与学生实现互动交流,进而点拨难点、启迪思维、推理新知、巩固旧知。
二、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话教学实施中,如果知识的设计不合理,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不能正常发挥,教师的课堂提问缺乏新意、无层次、为提问而提问,让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1. 问题预设脱离实际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对话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未能关注全体,在对后进生和优生的问题设置上没有分层体系。有的教师在课堂对话教学中往往存在偏激设问,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的几率很高,成绩较差的学生参与较少,所以问题设置在简易度上无层次体现。比如,对《九寨沟》一课的学习,有些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啊?
生:《九寨沟》。
师:九寨沟在什么地方?美不美啊?学了九寨沟的什么内容?
生:九寨沟的地理位置以及优美景色。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就存在诸多问题,脱离课堂实际,层次性太差,问题没有思考价值,难以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
2. 对话中教师监管太多
小学语文课堂上,基于对学生的不信任,有些教师就越俎代庖,在课前预习环节就已经将学习内容完全限制住,使学生不得不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以此为线索主导知识的学习。从学生实践过程看,似乎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了实践活动,经历了动手实践、探索求知的过程,可是实际上,探究活动中的每一步教师都规定得太死,学生只是在教师的监管之下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法虽然也能够达到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但是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缺失,创新性思维难以培养出来。
3. 师生互动流于形式
在小学中段语文课堂上,学生敢于思考、勇于求异的行为受到鼓励。但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抛弃了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与识记,而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去与老师互动,并以此作为评价反馈的标准。这样,课堂上的各种观点、想法就会层出不穷,每个学生都会受到鼓舞,但实质上,这是一种浮躁之风,基础的浅薄必然会导致知识大厦的倾覆。
三、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1. 让对话贴近学生实际
对话教学的开展必须立足于本课的目标而展开,否则就会陷入“无本之木”的尴尬境地。对话教学的目标具有“贴近学生实际、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师在备课之前首先就要深入地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尽可能地避免学生感到太容易或答不出的两个极端,让提问更符合学生学习实际。比如,笔者曾经听了这样一节课,讲的是《秋天》,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下面说说你们想变成什么?
生:我想变成图画上的小鸟。
师:那你给自己写两句诗吧。(该生拿笔写)
生:我想做野菊花。
师:XXX是怎么写你的呢?
生:野菊花香了羊肠小路。
师:我们去羊肠小路走一走,嗅一嗅那芳香的气息。
生:(做“嗅”的动作 )好香呀!
师:这个“香”用得真好,你能换个字写一写吗?
生:野菊花“美”了羊肠小路。
师:大家都赞扬野菊花,想想野菊花怎么样了呢?
生:骄傲了,自豪了。
师:写成一句诗。
生:野菊花在羊肠小路上骄傲着。
这种对话设计引起了学生的思维共鸣,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2. 教师放手构建开放的课堂对话
教学对话离不开课堂,离不开具体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情境。如果缺乏相应教学情境,教师应该努力去营造这种情境。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就提到要想办法让学生看到、体会到他们不明白的知识,让学生去质疑。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灵活地运用创设和利用各种问题情境。
3. 讓有效对话设计促进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精心挑选的材料,由于学生自己没有办法完全消化和构建,必须依靠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教师的问题提出是构建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学习做好铺垫。教师的问题必须建立在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学生才可以得到更多。这样设计问题使教材重点得到了突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为达到教学高效化,教师应关注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当课堂上出现的情况与问题的预设相违背时,教师灵活应对,努力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汤庄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