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乡愁情结的价值功能研究

2017-06-09王晶磊

资治文摘 2017年1期
关键词:习近平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以及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和城镇化建设,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统村落的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这一深刻的社会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满怀诗意地提出了“要记得住乡愁”。所谓“要记得住乡愁”就是要记得住思恋亲友的个人乡愁、关注现实的社会乡愁、以及传承文明的文化乡愁。

【关键词】习近平;乡愁情结;价值功能

一、引言

“记得住乡愁”一语出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后,“乡愁”成为社会热词。中央电视台还专门推出了百集纪录片《记住乡愁》。但是,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乡愁情结的缘起及社会价值功能,我们还缺乏系统化的理解与认识。因此,本文主要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分析和梳理。

二、何为乡愁

乡愁是故乡门前的那棵老槐树;乡愁是国难之时慷慨赴义的赤子之心;乡愁是孩童牙牙学语时的“人之初,性本善。”

传统的狭义的“乡愁”一般指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故土的思念情怀。这种传统的思恋情怀的产生与我国长期处于农耕文明的社会形态有着直接的联系,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则具有了其独特的时代意义。习近平在云南调研时说:“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就会想念这个地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王一川教授曾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乡愁有了新的文化内涵,即一般是指身在现代都市的人对于飘逝的往昔乡村生活的伤感或痛苦的回忆,这种回忆往往伴随或多或少的浪漫愁绪。”由此可见,“乡愁”在当下不在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人对过往的某种记忆的狭义概念,而是被扩大为一代人集体的对以往文化的记忆。就其广义概念而言,这里面又主要涉及到两个概念,一个是集体记忆,一个是文化记忆。“集体记忆”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所提出,他认为集体的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共享往事的结果,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而属于文化人类学范畴的文化记忆这一概念,则是由扬·阿德曼从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中伸分出来的。他认为文化记忆是“一种集体使用的主要(但不仅仅)涉及过去的知识。”从当下的社会现实出发,这种广义的乡愁具有其存在的必要理由。

三、习近平乡愁情结的价值功能

1.回眸中国历史发展历程,坚定中国道路。中华民族的乡愁文化紧跟中国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中最大的乡愁,便是近代百年来全民族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正是这血与火的悲痛历史,使中国人民真正明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才会有希望。正如习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2.弘扬主流核心价值观,铸就中国精神。中华乡愁文化中“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底蕴,一直是古老中华文明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承载,更是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渊源。重温古老文明中的乡愁文化,找寻千年民族基因中的精神价值追求,并对其进行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整合转化,就一定能够更加凝聚和促进中国人民对主流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最终实现传统乡愁文化中的朴素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转换和时代创新,从而铸就新时代的中国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激发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凝聚中国力量。只有永远记住民族的历史和民族的乡愁,才能增强全球华人对具有5000年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进一步增进全体人民的文化自信;才能凝聚全球华人团结、爱国的精神力量,并使其作用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只有在这种强大的乡愁情结的感召下,才能形成56个民族一致认同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才能使全国各族人民牢记时代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激发出由13亿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汇集起来的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正如习书记所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力量,这就是全国各组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一川.断零体验、乡愁与现代中国身份認同[J].甘肃社会科学,2002,(01):210

[2](法)莫斯里?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7-41

[3](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代序)》,《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M].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习近平.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J].西安:西部大开发,2012,(09)

[5]共产党网.习近平与“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绿色[J].石油化工节能,2015,(06):004

[6]魏继昆.居安思危: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8]李建中.中国文化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王晶磊(1991-),男,汉族,山西洪洞人,硕士研究生,天津师范大学,中共党史。

猜你喜欢

习近平
习近平,大国抗疫与经济重启
习近平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的会议外交:谈问题,交朋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知之深 爱之切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