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整合与有效衔接的思考

2017-06-09俞雪深

科教导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整合初中化学思考

俞雪深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的不断整改,中学的化学知识也随着教学课程发生改变,如何将化学相关知识加以整合以及有效的衔接起来,对相关教育人员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较好的论述了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整合和有效衔接,笔者依据多年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教育人员,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整合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4.073

On the Integration and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Chemistry

Knowledg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YU Xueshen

(Kunshan Shipai Middle School, Kunshan, Jiangsu 215312)

Abstract With China's continuous education curriculum rectification,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knowledge with the teaching curriculum changes, how to integrate chemical knowledge and effective link up,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o the relevant personne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In this regard, this articl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mainly discusses the integration of good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knowledge and effective convergence,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based on years of experience, to provide relevant education personnel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integration; thinking

在初中的学习生涯中有一门新的课程——化学。怎样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是当前教育人员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依据多年经验实践得知,开展好化学教学的前提在于做好衔接工作,将这门学科和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联系到一起,看似简单,实际蕴藏着很多的内容,需要相关教育人员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法,从而使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1 做好心理上的衔接

化學并不是一门简单的课程,需要学生具备缜密的罗辑思维能力以及善于观察的能力才可以学好这门学科,初中化学的学习实际上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更加应该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并且引起一定的兴趣。化学这门课程在刚开始授课的时候,教师需要将学生心中的疑问打消,并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主要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在讲授《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文中,对学生们说道:“同学们,其实身边处处都有化学的影子,比如铁锅可以将饭菜做好,吸烟有害健康等,这些都是化学,而我们每天吸入呼入的气体也属于化学的一名成员,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家中都会看到不同的变化,如果学好了化学这门课程,就可以知道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发痒或红肿怎么处理?为什么剧烈运动后,感觉全身酸痛?这些都是化学现象。化学是一门神奇的课程,跟我一起去探索把!”教师通过将这些生活中的实例分享给学生,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拉近化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从而将学生心中的疑惑打消,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谓是一举两得。

2 做好知识上的衔接

2.1 跟“物理”衔接

当前有诸多地方在中考中采取物理、化学合卷的方式进行考试,显而易见物理和化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而物理比化学课程开设的时间早一些,这样教师就可以将学习过的物理知识来贯通新的知识,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在初中教学中物理与化学这两门课程有很多相似之处,对学生来讲都很奇妙,其中一些知识点物理和化学也相互贯通,所以做好这两门课程的衔接很重要,如果衔接做得好,可以让学生能够将物理和化学中的知识点相互印证,共同解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也能够让学生更生动具体的掌握课程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授《性质活泼的氧气》一文中,教师只是简单的介绍氧气与不同物质接触以后出现不同的反应现象会使学生感觉到突兀,假如可以从物理的角度来讲述,例如说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物理所学习到有关铁的性质、颜色等,然后再过度到铁生锈的原因、铁和氧气之间燃烧所产生的现象等,那么就会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用以往学过的知识贯通了新的知识,同时学生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为什么氧气属于性质活泼的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教师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不断的探索,就能够引导学生走进化学领域,提高教学质量。

2.2 跟语文等文科类学科衔接

学科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点,以往教学中容易被忽视,或者被弱化,初中各学科的相互衔接能够让课堂更生动,也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让学生将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相互贯通,从而让化学的教学工作能够更有效,比如化学老师可以将化学和语文等有关学科进行合理的衔接,这表面上看是不相关的事情,但是实际上语文、英语中所描写的文章在课堂教学中属于很好的读物。例如教师在讲《溶液的酸碱性》一文中,可以事先讲一个关于化学方面的文章,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来讲述酸和碱的反应,让学生可以思考着花朵为什么这么艳丽呢?吸引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教师讲授通过讲述化学原理来解释这一现象,通过这样的互动,将学生的知识面逐渐扩大,增强了学生合作的意识,为学生学习化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2.3 跟小学的“科学”衔接

对于初中生来说,小学学过的知识点还记忆犹新,或者对小学中遇到的某些问题还存有疑问,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和答案,所以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与小学的某个知识点进行衔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其实在小学科学中学生们就开始接触了化学,由于考虑到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没有深入的讲解,但是却充满着趣味,倘若教育人员将学校学科知识充分的应用到初中化学中,和初中化学有效的结合起来,不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困难,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就可以使化学变得生动愉悦,充满了乐趣。

例如:教师在讲授《燃烧与灭火》一文中,可以将学生在小学中学到有关神舟飞船的知识和这节课内容巧妙的联系起来,教师可以事先做好相应的课件,将课件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尝试引导学生回想起神舟飞船上天的情景,让学生们讨论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今天所学习的《燃烧与灭火》引入其中,使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到燃烧以及灭火的原理,学生们觉得学习化学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又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将以前的疑问进行解答,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4 让衔接知识问题化

让学生脑海里产生问题,并带着问题来学习某个知识点,是提升教学效果最好的方式,在对知识进行衔接的过程中,还应该让知识朝着问题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心中存在的疑问提出来。初中化学的学习主要是建立在知识与概念的基础上的,缺少了质疑精神,学生就无法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例如什么样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什么样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充分了解并且能够进行区分的,中和反应与实际生活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可以解决很多生产与生活中的难题,在学生主动提问的同时,教师也能间接的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加以了解,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帮助。更好的促进了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这对于当前初中化学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2.5 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引领作用

新课程下的化学实验课体现了更强的探究性、开放性、趣味性和综合性。教学中,做好每个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来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可以先讲解观察要点,再让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实验装置的作用、操作方法的目的;也可以边演示、边观察、边分析,以此引领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观察实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假设――分析问题或现象――解决或解释问题,有效地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化学教学,通过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观察和记录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让这种反应现象让学生能够更生动更深刻的理解,并能够让学生从实验中找寻规律,结合书本的理论化加以印证,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真正的领会。

3 做好思维方式的衔接

守恒法是物理学中最常用到的一种思维方法,这为解决许多物理问题提供了一把钥匙,许多纷繁复杂的问题因此而化难为易。同样在化学变化中,也有守恒情况,我们将其与物理的守恒法相衔接,就能迅速解决元素守恒、电子守恒、质量守恒等问题。

而政治学科讲究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将政治这种思维方法衔接过来,让学生把化学实验作为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立足于用实验来学习化学的思维方式。化学一开始概念比较多,而准确把握好这些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借助直观性强、现象鲜明的实验是将抽象的理论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并形成能力的一個很好的方式。

此外,应该让学生的思维过程朝着外显化的方向发展,就是要让学生养成出声思考的习惯,尤其是在对慢速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采用外显化的方式可以进一步的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且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启示。例如在学习红磷燃烧这一化学现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先为学生做出示范,将红磷燃烧的过程展现出来的同时,教师还要解释这其中所蕴含的原理,这样就将具体的思维过程显现了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找出学生的薄弱之处进行重点学习。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大家一起对困惑之处进行探讨,也有效的促进了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真正的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情感体验。

4 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世界上无论哪种事物都是存在一定联系的,相关教育人员不应当仅仅只学习化学,而是将目光放长远一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作为一名教育人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和各个学科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具有灵动性,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将教学质量加以提升,学生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宏建.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6(10).

[2] 陆政标.初中化学如何开展愉快教学[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10).

[3] 卢巍.“鲁教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点分析[J].山东教育(中学刊),2004(14).

[4] 宋心琦,胡美玲.对中学化学的主要任务专论和教材改革的看法[J].化学教育,2001(9).

[5] 尹筱莉.论中学化学学科观念及其培养途径[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6).

猜你喜欢

整合初中化学思考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