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音乐欣赏课中的有效教学设计

2017-06-09王丽珍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

王丽珍

[摘 要]音乐欣赏课作为中职教学课程当中的一门艺术性课程,应当同其余的课程一样受到重视,要注重课程的有效性教学。因此,为了提高中职音乐欣赏课中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并且结合设计原则提出了关于有效教学设计的对策。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有效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目前进行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向,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中职教学中的音乐欣赏课程,同样需要进行有效教学的设计,要结合课堂教育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完善教学方案。

一、当代音乐欣赏课教育现状

1.教学模式简单

尽管对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仍然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时候,大多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在课堂上也是简单地认为教会学生唱歌或者了解作者的心情和意图即可,在教学出发点上存在弊端。这种以教师为主、忽视学生心理状态的教学观念,大多难以活跃课堂气氛,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

2.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目前在音乐欣赏课中所使用的曲子大多时间久远,与现在流行的音乐在风格和内容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现在的学生大多偏爱流行歌曲,对风格较陈旧的歌曲不会产生太大的兴趣,这种教学内容的缺陷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学生不能很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参与程度不高,进而就不利于学生自身水平的提高。最终就会影响学生或者教师对音乐欣赏课的重视程度,限制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不利于音乐欣赏课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中职音乐欣赏课有效教学设计的原则

1.体验性原则

所谓体验原则就是让学生更加亲近的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通过综合考量学生的自身素质、音乐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年龄等因素,引导学生不断的运用正确的方式欣赏音乐,陶冶自己的情操,在音乐体验的过程中实现自身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提高。这一原则的坚持就是为了全面的摒弃传统音乐教学中的机械化、单调化模式。

2.审美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既包括对教学内容设计的美学性,又包括教学环境的美学性。开展中职音乐欣赏课不仅是为了传授学生专业方面的知识,更是希望能够通过音乐欣赏课程实现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要坚持审美性原则,注重对音乐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设计,为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提供基础。

3.情感性原则

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的时候也会产生一定的情感火花,在音乐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情感动态就可以很好的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并能够以此为基础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设计。因此,教师要坚持情感原则,结合课程教学的特点,充分调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三、对于中职音乐欣赏课有效教学设计的思考

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目前,因为各职校重视程度不同导致教材使用、课程开设存在随意性。设计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首先要选择好教学内容。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中职音乐欣赏课要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围绕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遵循好学生年龄特征和规律来进行筛选。目前,职校音乐欣赏课开设的现状要求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追求精致化、典型化。在课前教师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选择最经典、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提供给学生欣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做好教学内容的组合如何将浩如烟海的音乐宝库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让学生欣赏,这要求教师在内容设计中要学会将同类题材、体裁和不同人文主题的教学内容进行组合。在设计中,我们要考虑多种因素,注意构成与搭配,兼顾教学过程,将不同题材、体裁的作品有机融合一起。

2.有效设计教学过程

(1)增强导入设计的有效性。

导入是欣赏课教学的初步感知阶段,它的成功与否和效果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后面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启发学生聆听欣赏,培养兴趣,将学生引入教学内容的过程。随着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入,导入设计的形式也日益丰富,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式,也可以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式,做到循循善诱,逐步渗透。

(2)注重高潮设计的有效性。

高潮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师生互动最佳的一种教学状态。这个阶段是欣赏课教学中的情感体验阶段,可运用比较、竞赛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各个要素进行探讨,围绕音乐的情感进行联想与想象,达到情感体验的目的,实现从浅入深的音乐欣赏。

(3)强化结课设计的有效性。

结课设计的好坏是衡量教师教学设计艺术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可以采用归纳总结式,以准确简洁的语言,对所学内容进行条理性归纳总结;也可以采用采访式,以采访学生谈感受的方式将教学内容、方式、效果、评价等提煉出来。

3.有效设定教学目标

(1)综合涵盖好三个维度。新课程的目标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的设定,要认真分析学情、教材,做到有的放矢,不能过多得强调与突出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造成中职学生对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恐惧与厌倦心理。要注重从教会学生学会欣赏的角度出发,突出情感体验,提升学生人文精神,打造有素养的技工,真正实现三维目标的平衡与有机整合。(2)明确清晰简洁的表述。正确的音乐教学目标的表达应该是明确、具体、简洁的,对于单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是微观的,主要是指计划某一时段、某一个环节将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目标指向要清晰,不能务虚空谈,不能宽泛笼统,失去对课的指导价值。

四、结语

中职音乐欣赏课是中职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沟通和交流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注重对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介绍当代音乐欣赏课教育的现状,结合中职音乐欣赏课有效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原则,提出了做好中职音乐欣赏课有效教学设计的对策。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对该环节的重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提高音乐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艺青.谈中职音乐欣赏课中的有效教学设计[J].大众文艺,2016,05:240.

[2]王婧.基于创造力培养目标的中学音乐鉴赏课教学设计——以公开课《非洲歌舞音乐》为例[J].黄河之声,2016,10:20-21.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论音乐欣赏课提升学生聆听质量的策略选择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