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课标主旋律,奏响习作教学三部曲

2017-06-09孙真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评改分享表达

孙真

[摘要]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难点。平日教学中,我们会面临习作教学的困难。很多时候,是因为对本学段教学目标不明确造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紧紧围绕所教学段课标要求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与练习,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结合中年级学段具体要求,总结归纳了三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习作教学 学段目标 观察 表达 积累 评改 分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很多时候,学生并不爱写作,而我们教师也会觉得习作教学很难教。那到底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我认为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习作常常是高标准、高要求,使得习作成为学生心中难以承受之“重”,也成为教师教学难以跨越的“坎”。之所以会提出高于学生能力的标准,主要是因为我们没能把握住课标中对本学段习作教学的具体要求。所以我建议教师应该明确课标中对所教学段的习作要求,并针对要求,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就会提出合理的标准,也会使我们的习作教学有显著的效果。下面,我就结合所任教的中年级学段,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课标中对中年级学段的具体要求: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针对以上五点要求,我梳理了三点教学策略:

一、学会观察。乐于表达

鲁迅先生在《给董永舒》一文结尾处写道: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可见,观察在习作中的重要性。因此,教会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一定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习作指导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我们不能只把观察停留在理论的说教上,那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无用之功。应该有计划地开展课内外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观察。比如,我会发给每个学生几颗辣椒种子,让他们回家种植,然后开始写观察日记。一开始,学生并不会写,于是我就以“下水文”的方式,以身示范,让学生明白观察日记的写法。经过学习,学生明白了怎样观察,也开始记录自己的辣椒成长记:

“我的种子一直没有发芽,于是,我又赶紧给小芽浇了些水。真希望它们能赶紧长出来。”

“一天,两天……过去了,啊,我的种子咧开了嘴巴,笑着发芽了,这可真让我喜出望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我的辣椒长出了小芽,碧绿碧绿的,像穿着件绿裙子,我真是太高兴了,心里乐开了花。”

我也会及时抓住一些课堂生成,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比如,有一次早自习,一名值日生在擦教室门上的玻璃。我无意发现,很多学生的目光都被他吸引走了。于是我索性让全班同学都来观察他擦窗户,然后当堂写了一篇小练笔:

“大宝个子实在太矮了,像只兔子一样,一蹦一跳地擦着窗户。”

“他用嘴哈着气,拿着抹布使劲地擦,好像要把玻璃擦破了……”

“大宝擦窗户的时候,鼻子都贴在玻璃上了,像一只可爱的小猪……”

完全是即时生成的小练笔,没有拘泥于任何的形式,但因为有了细致地观察,学生的描写生动自然,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一点也不做作。可见,对于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我们不要把门槛设置得太高,只要在平时学习中循序渐进地指导,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乐于表达,切勿急于求成。

二、注重积累。尝试运用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写东西要靠平时的积累,不但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习作的小学生也是这样。这句话直接阐明了积累和习作的关系。那中年级学段,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积累呢?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认为,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书本中的材料,丰富语言积累,就是中年级学段学生最应该做的事情。这样,在习作的时候学生就会尝试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来丰富自己的习作。

我们的课本中,蕴藏大量的优美词句,名言警句、人生格言、谚语成语等,如道道甘泉,使人回味无穷。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这些积累下来,反复诵读,把书本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成为自己的储备和财富。当然,光背诵肯定是不行的。在我们班,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本精美的读书摘抄本,上面记录了自己的读书心得,而我也会坚持检查、反馈,把这一项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考察内容,让学生真正重视积累的重要性。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每个学段都有具体明确的阅读总量要求,所以学生在一个学期中仅仅读一本教科书是完全不够的,还要大量阅读课外书。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的拓展阅读,随时推荐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课外书籍,方便学生阅读积累。比如,学习《三顾茅庐》一课,我就会带着学生读更多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學习《春联》一课,我就会让学生搜集更多的春联,感受祖国的语言美,甚至还会让学生试着创作春联,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随着词句积累逐渐增多,我便指导学生分门别类地存放,如写景抒情、写人记事……并在说话训练时让学生用积累本上的词句即兴说一段话,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学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除了课文和拓展阅读之外,我还十分注意挖掘文章当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去积累,并找到适合于运用的习作,让学生得到练习。比如,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习作三时,针对习作要求的介绍家乡的一两处特点,决定本堂课练习过渡句的写法。在介绍完一处特点之后,采用过渡句的方式引出下一处的介绍。“青岛不仅风景优美,物产也十分丰富。”在秋游日记中,学生写道:“我感到路边的小花朝我微笑,树上鸟儿的歌声也比往日动听……”这其实是针对环境描写衬托心情的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会把自己积累的方法灵活运用在习作中,使习作更加具体生动。

三、互动评改。分享快乐

针对课标要求,我大胆尝试习作互动评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交换阅读,既分享彼此平日里所记载的点点滴滴,也能在互相修改中得到提高。因为学生年龄还小,所以我会给学生具体的评改要求。(1)找出错别字。(2)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明显的语病。(3)画出你喜欢的词句,并简单地在旁边写批注。(4)根据习作要求和指导,简单写写评语。

学生都喜欢做小老师,每次评改都热情高涨,不仅个个火眼金睛,而且人人都有欣赏的眼光。很多时候,看着学生的评改记录,我都不得不感叹,学生的能力是无限的,我们真的应该给予他们舞台,让他们尽情施展。而且,我还发现,因为是同龄人,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也更能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有时候,我也会邀请家长参与其中,与孩子进行互动。为了鼓励学生愿意把自己的文章与大家分享,我会在班级宣传栏特别设立佳作欣赏专题,每周更换优秀习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阅读到小伙伴的习作,分享习作的快乐。我还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利用QQ空间,微信群等媒介,让学生课下也可以相互评改作文。当学生得知自己的作文传上网络,会产生一种被认可、被欣赏的成就感。我还悉心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进行深入的加工修改,向适合学生的报刊投寄作品,争取公开发表。总而言之,为了调动学生对习作的热情,实现乐于分享的目标,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

总之,中年级习作,教师在起步阶段一定要精心呵护学生习作兴趣,起点要低、要求要明确、指导要细致,注重培养其良好的习作习惯,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习作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让我们准确把握课标主旋律,奏响习作教学华丽的篇章。

猜你喜欢

评改分享表达
作文要厚积薄发
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试论作文教学
孩子,我们慢慢来
铜锣山隧道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管理经验分享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油画创作过程中的自我情感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