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书籍装帧设计的关系研究
2017-06-09张丹萍
[摘 要]曹辛之是我国近现代著名书籍装帧艺术家,也是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其艺术思想主要表现在诗歌、书法与篆刻和书籍装帧艺术思想方面。其诗歌艺术思想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历史演变;书法篆刻艺术思想体现了其融书法与篆刻于一体,使书法、篆刻艺术互为基础、互通有无的艺术理念;书籍装帧艺术是其终生追求的重要事业,体现出了诗书意蕴在书籍装帧设计作品中的运用,即“一艺三通”和富于“书卷气”的书籍装帧艺术品格。文章通过对曹辛之诗歌和书籍装帧艺术的相通性研究,探析曹辛之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诗歌艺术之美,以及其书籍装帧艺术思想对中国装帧艺术界的贡献与影响。
[关键词]文学诗歌;曹辛之;书籍装帧艺术
一、曹辛之诗歌与其书籍装帧设计的共性
诗歌艺术是曹辛之艺术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其书籍装帧艺术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书画意,自古以来诗、书、画合为一体,因此曹辛之的诗、书、画相互贯穿互为始终。如其在《从出版角度看插图艺术》一文中提到:插图不同于一般的绘画,画家是要通过文学作品去理解生活。但在忠实于原作的主题和情节的基础上,画家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运用造型艺术的特点---文字描写所不能代替的造型的鲜明性来补充和丰富原作的艺术形象。这段话说明,插图与绘画不同,其不仅需要画家具备生活审美能力,而且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在涵义。换个角度说,书籍装帧亦如此。装帧艺术家设计某本书的时候,既要预先构想此书的内部结构与风格,又要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与思想。曹辛之在诗歌艺术中的造诣使其能恰如其分的解读文学作品,设计出风格不一的书籍并赋予书本优美的文字。
二、曹辛之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诗歌艺术之美
曹辛之的早期装帧作品多为诗集,他的设计风格清新而富有诗意,多为36开本和46开本,如《北望园的春天》,清丽隽秀,连美术字也趋向纤细典雅,自成风格,与早期诗人清丽易感的特质相符。曹辛之的诗歌艺术修养对其书籍装帧设计起到潜移默化的画龙点睛作用。曹辛之是一位诗人,早在其从事书籍装帧工作前,就已对诗歌产生浓厚的情愫,并成为了之后的“九叶诗派”的一员。作为一名热爱诗歌的文人,曹辛之的诗歌艺术底蕴间接地对书籍装帧设计起到促进作用。如其独具一格的诗作《最初的蜜》。此诗集由曹辛之亲自创作并精心设计封面,细细品味,整本书无不散发出曹辛之淡淡的诗书气。
曹辛之尤其善用字体。在他设计的图书中,所有美术字都是他的独特匠心。除了装帧艺术专集《曹辛之装帧艺术》,他的作品还有《曹辛之书法选》、《曲公印存》。曹辛之的装帧艺术,不仅注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也善于吸收西方现代艺术,他在继承的同时,更致力于创新和发展。《曹辛之装帧艺术》是继《钱君陶书籍装帧艺术选》、《鲁迅与书籍装帧》之后,国内出版的第三部装帧艺术专集。出版家王子野在《曹辛之装帧艺术》序言中对他的艺术成就给予高度评价。王子野认为曹辛之“刻意追求意境美、装饰美和韵律美,所有这些要求又都同民族性、时代性结合起来,而这个结合又都要具有勇于不断创新的精神”,“他的作品给人以整洁淡雅、明丽清新、宁静挺秀的印象。总的说来,他的作品书卷气比较浓”。
三、曹辛之及其书籍装帧艺术思想的贡献与影响
曹辛之作为中国近现代早期的一批装帧艺术家,对中国装帧艺术界起到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与影响。曹辛之艺术修养深湛、创意大度不凡,他的《苏加诺藏画集》的装帧设计,在1959年德国莱比锡国际书展中,荣获装帧设计金质奖章。在1979年的全国书展中,他设计的《廖廖集》装帧及与曹洁合作设计的《黄新波版画集》装帧,荣获封面和整体设计奖。在1981年的全国书籍装帧展览中,他设计的《曹雪芹》封面荣获优秀奖。1993年5月,曹辛之又榮获第三届韬奋出版奖。《郭沫若全集》获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展封面设计荣誉奖等。这些殊荣使曹辛之的声名广为传播并流传至今。
曹辛之书籍装帧艺术思想对从事书籍装帧的艺术家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热心于书籍装帧的中国近现代艺术家之--张守义。张守义从事书籍装帧设计之前是中央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的学生,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之后与曹辛之相识。《艺术之子曹辛之--曹辛之(杭约赫)纪念文集》封面即张守义之作。观此书籍装帧设计,不难发现,其风格与曹辛之相互融合。整个封面简单大方,以一篇颜色浅淡的钢笔手写的回忆录为背景,再以一竖排“艺术之子曹辛之”的美术字点题,使之整体露出质朴与文雅气息。可见,曹辛之从事书籍装帧工作期间,与其他装帧艺术家联系密切,并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加油
曹辛之是中国第一代书籍装帧艺术家之一,为中国装帧艺术设计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书籍装帧设计作品体现出了鲜明的诗歌艺术特征,即其诗歌艺术修养对其书籍装帧设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书籍装帧设计中具有诗歌艺术之美,既体现出了书卷气,又升华了他的书籍装帧之艺术品格。虽然现在曹辛之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对于出版的贡献,他对于书刊装帧艺术的影响,却会一直让我们后来者受益。著名出版家王仿子曾这样评价曹辛之:“他一生在装帧艺术创作和理论上的成果,将成为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史上的瑰宝。”
参考文献:
[1]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编.艺术之子曹辛之--曹辛之(杭约赫)纪念文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
[2]赵友兰、刘福春.曹辛之集·第1卷,诗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毛志辉.著名诗人、装帧艺术大师曹辛之[N].史料,2011(4).
[4]吕灵芳.诗书匠意--曹辛之艺术思想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作者简介:张丹萍(1991-),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5级研究生,专业为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