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与“德”

2017-06-09刘江敏

教师·上 2017年5期
关键词:家长同学活动

刘江敏

与传统实践活动、传统学科强烈的目标性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多种主题、多种任务模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综合实践课程还是一门“新课程”,类似于中国香港地区的“通识课”,香港的学校均配有专业的任课老师,专门的课本,还有形式多样的考察与实践,且会纳入常规的统考中。目前,湖南省桂阳县城南完小的综合实践老师一般由班主任或数学老师兼任,有专业的课本,但不纳入常规统考中。

综合实践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德育渗透是指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也就是说把知识内容与其可载的思想同时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的熏陶,在饱食知识的同时品味思想的甘露 ,在综合实践的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学会做事,懂得做人,体会学习的乐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运用的综合运用,体验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教学中,教师运用意义学习,开展探究研究性学习。

一 、提升教师能力水平,明确课程重点与难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参与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老子》提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其意思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给人一杯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孟子》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守住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让我们的学生也能够成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人。

综合实践学科没有完整教案,这正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良苦:没有了指挥棒,我们需要不断地摸索与创新,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合适的路子;用心:教无定法,鼓励老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出各种各样的好点子,为课程服务,服务于我们的学生。

课堂的重点可以通过课题去寻找,例如,教学《今天我当家》时,鼓励学生访问家长,做一回“小当家”,与柴米油盐打交道,感悟持家的不容易,激发学生感恩的心。

二 、家长同学齐参与,以点带面促提升

家庭是社会的小团体,发挥家庭的作用,以点带面,让我们的教育扩展到社区中、社会中,为和谐社会发挥正能量。

综合实践学科中有很多贴近同学生活的好课题,值得我们去开展与研究。如《我的一家》单元活动中,让学生去听听爷爷奶奶讲讲年轻时的故事,也可以邀请爸爸妈妈回忆他们小时候的故事,通过听故事来写小日记;如“消失的行业”一课中,我们可以问问家长,在社会发展中,有哪些行业是逐渐式微,如打更、传呼机接线员,等等。甚至有些家长是从事这些职业的,可以访问一下他们见证的职业的起伏,有怎样的心态与想法,等等。

在活动开展中,我们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生活中融入生活、热爱生活。

现在的家长很多都是“70后”“80后”,有独特的教育理念,老师不应扮演高高在上的角色,新时代的教师必须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多从家长的角度想问题,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大部分家长很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学习成绩不再是家长追求的唯一指标,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有独立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社会是大课堂,通过一场电影可以让孩子认识什么是MAX,认识什么是3D;去公园游玩,可以认识植物的名称;去图书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去博物馆等学习的好场地。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让学校的教育带到大社会中来,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动性,让家长成为孩子的“好老师”,教育也将事半功倍。

三 、根据研究性学习目标,开展教学

1. 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題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卢梭也认为:“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会学生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更有效地开展活动?

我们每开展一个综合实践的课题,都会组织学生来研讨,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课堂,显得无从入手,我们引导学生可以结合当今生活热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展开思考,学生提出了多个课题,包括“今天我当家”“桂阳美食”“桂阳中心城区停车难现状”,等等。经过讨论,我们结合社会的热点,开展了题为“关注桂阳中心城区停车难”的活动,在活动开展中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鼓励他们选择喜爱、感兴趣的内容,确立方向并积极投入研究。

2. 初步形成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前国足主教练米卢曾经有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有部分同学由于知识面较狭窄,思维不太活跃,态度不太积极认真,在活动中,我们积极引导他们拓展思维,开阔思路。具体做法是:带领学生积极运用先进的网络资料,通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借鉴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引导学生“懂问”。通过访问,我们获得了具体真实的数据情况,为我们后来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学生不敢问、不大方、不敢正视访问人的眼睛,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言,亮出自己自信的信心,并及时鼓励有进步的学生。到后期,我们的学生上街去采访“城市协管员”时,已经能做到落落大方,并得到了他人的赞赏。对学生来说,得到别人的赞赏,内心一定是十分自豪的。

在活动开展中,我们也大胆让学生“敢问”“敢说”,产生辩论的火花,让学生懂得“大胆地质疑”,甚至鼓励他们懂得“向老师提问”,我们有不同意见时,可以通过网络、图书去查找合理答案。学生们惊喜地发现,我们的课堂充满了讨论的声音,教师的身份也变为“引导”的角色。

3. 初步形成合作与分享

现在的小孩子,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总是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不懂得与人合作。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必须让学生们明白合作的重要性与积极性。

在课题的开展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们正一步步地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和好处。我们有一个环节是制作手抄报,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都不懂如何操作。于是我们就开了一个研讨会,让学生想对策,通过讨论他们都认为“合作”是最好的方法。在一个小组中,一人负责画画,一人负责抄字,一人负责查找资料,一人负责涂颜色。对此,教师高度赞扬了他们,懂得“取长补短”。一个星期后,学生们交上了他们的作品。通过合作完成的手抄报,效果让我们喜出望外,孩子们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合作带来的好处与便利。

分享,更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学会的另一个本领。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要把有趣、烦恼的事情与同学们、老师分享。有一天,有个学生向我反映,有一个同学画画速度快、笔工好,我觉得是一个闪光点,表扬了他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也表扬了另一个同学的能力强。通过一次活动,他们懂得了分享,更懂得了欣赏别人。

四、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课堂从“小社会”移到“大社会”,参与社区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

在《行业的故事》的教学中,我们让学生说说家长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说家长在银行上班,有的说家长是老师,有的说家长是公务员。行业不分贵贱,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的故事》,我们让学生回家后访问家长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等问题。通过访问,学生都对各自家长的工作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可是,对于别人的故事,他们还不是很了解,于是,我们决定召集班上学生走出去,当小记者。在访问别人前,我们让学生开了个研讨会,让学生制订访问的题纲,以及应该注意的地方。一个周五的下午,我们就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开始了我们的访问,我們来到了步步高超市,访问了店员,小娜一马当先就去提问,我在旁细心观察。我发现,我们的学生没有了羞涩,更多的是落落大方的仪容,学生都懂得了有礼貌地提问,细心地聆听。接着,我们访问了卖鞋子的老板。这个老板也很乐意接受我们的采访。学生问他“现在生意好不好做,经济危机对人的消费能力有没有影响”时,老板都很有耐心地回答,这更加鼓励了学生。

社会实践是强化课堂、学校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的重要枢纽,是增强学生对他人、对集体,乃至整个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等的重要举措。

五、合理评价

综合实践评价的重点不在于学习成果和获得的知识、能力水平,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探究愿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进步。

通过与学生沟通探讨,我们制定了学生学习评价表(如下表)。

综合实践学科与其他学科不一样,不是采用100分制来评价,合理采用“评价表”,对于一些平时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来说,更是兴奋雀跃。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要合理评价同学,引导学生宽容同学,要懂得发现同学的闪光点,让每个参与活动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在自评方面,我们鼓励学生能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合理评价自己。在整个活动开展,我们都很重视及时表扬学生们,放手让他们大胆去尝试,重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综合实践活动反映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显得尤为重要。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孩子是独立的、有自我意识的个体,每个家庭培养的孩子都不一样,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价值观不一的大环境下,德育教育的确是一个漫长、艰巨的任务,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作为孩子的“领路人”,以点带面,为和谐社会尽一份力。

(作者单位:湖南省桂阳县城南完小)

猜你喜欢

家长同学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