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幼儿如何培养合作能力的对策与研究

2017-06-09庞茹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交往合作意识

庞茹

[摘 要]合作是双向的,只有合作双方相互协调好,才能保证合作顺利进行。但在真正合作中,由于孩子们兴趣、意见不一致往往会发生许多矛盾、冲突,有时,因此而使合作中断。在竟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孩子们在未来社会中要发展立足,就必须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学会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合作;交往;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的宝宝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比较自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身边的社会关系不止是他们的家人,他们渴望和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们一起玩,交往,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合作,交往。那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合作能力呢?这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点。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集体之间为了同一目标,共同进行某一行为,是个体、集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是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的方式。合作是个体社会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社会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素质。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强调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所以,注重对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是早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本研究主要对幼儿在不同游戏活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合作行为进行比较。观察记录幼儿在不同类型活动中发生合作行为的人次,合作行为的具体表现情况;分析不同游戏活动对幼儿合作行为的影响;了解幼儿合作行为与活动内容、活动材料、活动形式的相关性;明确不同区域活动中幼儿合作行为发生的差异性。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幼儿一日生活及游戏活动中幼儿发生合作行为的人次最多的是角色游戏,共计105人次,其中男孩女孩人次分别为55和60;居第二位的是操作玩具游戏,共计87人次,其中男孩女孩人次分别为55和32;居第三位的是美工游戏共计50人次,其中男孩女孩人次分别为23和27;最后一位的是科学操作游戏共计32次,男孩女孩人次分别为20和12。由此可见,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和操作玩具游戏发生合作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从结果描述中发现,幼儿在五个活动中,角色游戏与操作玩具游戏发生合作行为人次远远高于其他活动。其合作发生率也大大高于50%,其他活动均低于50%。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角色游戏区与操作玩具游戏相对而言更容易促使幼儿之间发生合作行为。

三、研究讨论

1.活动内容与幼儿的合作行为

小班的幼儿主动交往的意识不强,初来幼儿园只会自己玩,大部分幼儿都出现自私、独霸的现象,不同别人一起玩,也不能让别人把自己桌前的玩具拿走,尽管这样,还是经常发生孩子之间挣抢玩具的事,告状声络绎不绝。这就说明孩子还没有分享、交往的意识。面对这种现状,作为老师除了给孩子提供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还要教会孩子如何与人交往,于是我们就从最基本的做起。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兴趣地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探求真理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对合作的兴趣呢? 就是要珍视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激发幼儿想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帮助幼儿克服不良心理,培养合作意识,从而使幼儿喜欢与同伴合作。对与同伴合作保持一种持续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奠定基础。

2.教育幼儿要“语言美”,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利用故事、儿歌、游戏。如《礼仪歌》、《小熊过桥》等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还自己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影响幼儿。让幼儿了解礼貌文明重要性,感受礼貌用语的“美”。老师早上在门口迎接幼儿的到来,亲切和蔼主动与幼儿打招呼“早上好”。在上课或活动中,与幼儿平等交往,注意使用“请”“谢谢”等礼貌语言,如每次让幼儿为我拿东西我都会说“请帮我拿这个”孩子帮过我后我又说“谢谢”。在玩玩具过程中,也始终对幼儿讲,大家要一起玩,学会合作去玩。久而久之孩子就能有意识用礼貌用语来交往,加强孩子集体合作意识的培养,促进其人格的完善。

3.体会到与他(她)人合作的快乐

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后,在交往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会继续产生合作的需要,产生积极与人合作的态度。老师的评价对幼儿的情绪很重要,这是使幼儿能否体验成功的关键。所以老师要对幼儿合作后的结果给予恰当的肯定和激励。对合作不好的幼儿给予肯定,也要鼓励。以免对合作方产生抱怨情绪,从而打消继续合作的积极性。

4.教师指导与幼儿的合作行为

幼儿日常生活活动中教师指导包括:活动前的指导,活动中的指导以及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对此,教师首先要学会观察,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观察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水平,是否被幼儿喜欢,是否能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这些都需要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具体情况后再采取适时适度的指导。

5.家园同步,日常渗透

家庭是幼儿的另一个学习园地,是孩子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家长也是另一位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重要影响。在新学期家长会老师向家长宣传幼儿近期阶段目标发展情况,指导家长在家或平时社会交往的技能,在家园联系栏中定期向家长介绍幼儿社会交往的重要性和方法。在平时家长接送幼儿间隙,与家长交流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协调教育统一要求。

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向,健康的社会情感需要从小培养。要提高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光凭说教就能达到目的的,而是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为孩子创设各种交往环境,并进行细心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结出累累硕果。

教師作为幼儿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充分挖掘每个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资源,在活动的内容、材料、形式、空间设置、环境创设、行为指导等六个方面,积极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氛围与机会。让每一个游戏活动都成为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独特舞台。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学会合作》——青少年合作学习指南 曾琦著.

[3]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4]陈琴,4~6岁儿童合作行为认知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师版),2004,(4).

[5]《学会怎样学习》 英国 德瑞克。朗持里著.

[6]庞丽娟,秦旭芳,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幼儿教育通讯,2006,(1).

[7]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

猜你喜欢

交往合作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