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创新: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研究
2017-06-09蔡俊兰
蔡俊兰
摘要: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融合了中国古代书院和西方住宿学院的文化精髓,在传承和发扬书院精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对人类文明和教育制度的巨大贡献,其成熟的导师制、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润物细无声的非形式教育以及充满人性关怀的全人教育理念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也对建立我国现代书院制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
关键词: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书院精神;通识教育;导师制
中国古代书院和西方住宿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有着极其相似的特点,但又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对本地区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香港中文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和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中国传统书院制文化与西方住宿学院制文化,并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今天独特的书院制,为我国乃至世界高校建立现代书院制提供了借鉴和示范。
一、繼承: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建设基础
香港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发展历史,不仅成为国际金融、服务业及航运中心,也成为中西文化荟萃之地,担负着文化传承的香港中文大学更是把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发挥到极致,主要体现在继承中国古代书院传统办学思想,借鉴西方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等住宿学院的教育理念,吸取双方各自的精髓,建立了闻名于世、特色鲜明的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其代表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让我们一起来追溯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建设基础。
(一)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
我国“书院制”起源于1300多年前的古代书院。中国古代书院是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是封建社会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机构,它推动了中国古代的教育和学术思想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古代书院承担了教书、读书、著书、藏书等非常重要的功能,中国古代书院既是传授知识的教学机构,也是研究学术、传承文化的重要基地,“师生共处,学生互助,自由研讨,学术争辩,学问精进,德操修养”是书院制的重要特色,其“尊德行”、“教学相长”、“百家争鸣”等教育理念形成了书院精神。
书院由唐朝萌芽,发展至宋朝便正式成为一种教育制度,北宋初书院制度形成和发展,南宋已达鼎盛,元朝书院官学化,明代书院时盛时衰,清朝书院官学化发展到极致,直至 1905 年废科举,改书院为新式学堂,发展了千年的书院制消失在历史舞台上,但书院精神却永盛不衰。著名教育家胡适先生将古代书院精神概括为“代表时代精神”、“讲学与议政”、“自修与研究”,反映了古代书院精神的精髓。书院精神是书院教育在长期发展历程中不断积淀和凝炼而成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传承着中国悠久深厚的文化智慧,是办学传统的灵魂和文化精神的象征,“是关于知识,关于育人,关于寻求并安放整个民族文化共同体的精神归属”[1]。
书院虽然在我国消失近一个世纪,但每当教育家们对我国教育深感忧虑,力图进行教育变革之时,就会从古代书院中寻求启迪和借鉴。为保护和传承书院精神和文化,自书院废除之后历史上教育家们有过两次研究书院的热潮,一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书院史料的整理和对其历史的考察;二是上世纪80年代至今,教育家们在原有书院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人文主义教育成为书院精神的核心。
(二)西方大学的住宿学院制度
在西方,“College”一词的初衷是给居无定所的学者提供住宿的地方,到后来逐渐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生活、学习的中心。西方住宿学院萌芽于 12 世纪的法国巴黎,在12~13世纪的英国牛津、剑桥大学得以发展,美国耶鲁、哈佛大学于20 世纪 30 年代借鉴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经验创建的美国式住宿学院,是融教学、科研、住宿、文化生活为一体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书院组织,其“从游导引、求学问道、自由开放”的教学传统与中国传统的书院精神有着极其神似之处。
西方的住宿学院分两大派别,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英国模式,以哈佛、耶鲁为代表的美国模式。其共同特点是:不同学科和年级的学生实行混住,日常生活中可进行跨学科交流;实施导师制,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发展;倡导“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住宿学院和学术性系科形成矩阵式结构促进了高校分工。两者的区别是:牛津、剑桥是陆续成立一些住宿学院后,再由各住宿学院联合组成大学,体现在各住宿学院有较强的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招生、财政、校舍、导师等各个方面,推行为获取智慧和塑造人格而进行的博雅教育,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发展丰富健康的人性;哈佛、耶鲁借鉴了牛津、剑桥住宿学院的模式,但是其住宿学院的形成却有差异,哈佛、耶鲁是先有大学,由大学组建各住宿学院,各学院虽然在教学管理方面相对独立,但在招生、财政等方面对大学有很强的从属性。实行自由教育,自由教育理念兼具牛津、剑桥大学住宿学院教育传统与启蒙运动文化精髓,并在原有的书院教育中融入了社会适用性方面的内容。美国文化不仅具有与英国同一文化血脉,又具有自身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使其对住宿学院的继承正在从模式到理念、从制度到精神进行反思和重构。
牛津、剑桥住宿学院除了被哈佛、耶鲁继承以外,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近现代大学也相继实施住宿学院,但由于各国在文化传统上有巨大差异,各国的住宿学院在结合了本国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各以一种新的形态加以继承。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弘扬大学精神,倡导人的全面发展,西方部分现代大学在继承住宿学院时融入了全人教育理念,全人教育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蕴含了中国书院的人文主义教育精神。
·比较教育·继承与创新: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研究
(三)香港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汇之处的地理优势
位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心的香港,既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也是东西方金融、贸易、服务和航运中心,并逐步发展成为有“东方之珠”美誉的国际大都会。香港由于在国际上所处的独特位置,没有遭受大陆文革时期的浩劫,相对大陆保留了更为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香港的自由港身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来此投资、生活和旅游,使香港成为了一个结合历史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为全世界所注目的港口城市,呈现出包容、多元的文化特点,特别是在香港回归之后,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更是焕发出了全新的色彩。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正是在香港这种开放与自由、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土壤中建立起来并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传奇。
二、创新:香港中文大学融合东西方的书院制建设
香港中文大学以“全人教育”为宗旨,基于香港汇通中西的地域特色,继承中国传统书院精神、借鉴西方的住宿学院制度,于1963年依托新亚书院(1949年成立)、崇基书院(1951年成立)、联合书院(1956年成立)三所书院共建而成。其中由著名教育家钱穆先生创办的新亚书院以“旨在上溯宋明书院讲学精神,旁采西欧大学导师制度,以人文主义之教育宗旨,沟通世界中西文化,为人类和平社会幸福谋前途”[2]的办学精神,最能反映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精髓,使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与西方文化中的“博雅教育”实现了完美结合,由此,香港中文大学便致力于建设成为一所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国际性大学。校长沈祖尧表示:“它(香港中文大学)希望把中国介绍给世界,也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所以是一个中西合璧,古今结合的大学,人文跟科技兼有。”[3]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香港中文大学由原来3个书院逐渐发展为目前9个书院,各书院均保持独立的教学体制和文化风格,有各自的办学定位和理念(见表1 )。其书院制结合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和西方大学住宿学院制度,围绕“通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从以下两个纬度实现了多个方面的创新,通过书院的通识教育使学生们完善人性、追求真理。
2.书院营造了舒适温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并为学生提供通识教育课程;
3.书院的非形式教育及海外交流计划,为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和拓展学生的视野提供了优质资源和平台。
(一)主流、规范的通识教育形式
1.亲密无间的导师制
导师制是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名片和标签,学校的每一名教师与学生一样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某一学院的教师,也是某一书院的导师。其导师制是通过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实施对学生品格的塑造、兴趣的培养及智力生活习惯的养成,是一种对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的全方位指导,小班化、个性化、精英化是导师制的精髓。但各书院导师制又有各自的具体形式和特征,其主要类型是分生活导师和专业导师。生活导师一般是研究生或年轻教师,工作性质为事物性工作,主要给刚入学的新生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引;专业导师由教授担任,主要负责专业和学术指导,涵盖专业学习的各个方面,如课外阅读、课程学习、文献查阅、论文写作、生涯规划、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就业创业等方面,同时也通过膳食计划、高桌晚宴等活动密切师生关系,构建言传身教、教学相长的人文环境。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层次的导师与学生一起生活、一起吃住,并通过师生的朝夕相处,不仅能获得丰富完整的学术训练,更能增长来自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社会生活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学生从导师的教诲中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要学习的知识,还有研究事物和带着批判精神从事学习的态度及影响其一生的思维方式,并在与导师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心灵与精神的契合[4]。导师制超越了作为一种普通教学手段的功能,而成为一个影响学生的过程。[5]
2.系统、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在香港高校中首屈一指,中国 “人文精神”与西方 “博雅教育”完美结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成为香港高校通识教育的典范。香港中文大學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有悠久传统,首先从新亚书院建立之日起,其创办人钱穆先生就主张一切课程,主在先重通识,再求专长。今日国家社会所需者,通人尤重于专家。[6]通识教育思想既符合中国的人文精神,也符合西方的博雅教育理念。其次,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书院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文化背景上都有其自身特色,但是在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上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其建院目的都是培养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综合性人才。在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之后,通识教育课程是各书院的必备项目,提倡“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均衡发展,强调训练技术精英与培养领导人才并行”[7],这种通识教育思想一直传承至今,成为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的本质特征。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经过半个世纪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建成系统、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其主要特征:一是强调书院特色、突显传统文化,自建校以来坚持开设“中国文明”类通识课程。二是在管理体系上,书院通识与学校通识相辅相成。学校通识提供有学术深度的知识性学科教育,专注于智性的、学术的追求;书院通识主要提供非形式教育课程,以书院精神对学生进行心智的熏陶。三是在课程设置上,既发挥学校的引导作用,开设必修课程,又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开设选修课程。四是在课程建设和学生修读要求方面,实现课程的中西合壁,文理渗透。
(二)柔性、多元的通识教育方式
1.矩阵式结构的协同育人模式
香港中文大学书院愿景是“书院与校内各专业学院和学系相辅相成,为大学本科生提供全人教育和全面辅导,为社会培养才德兼备的公民和领袖”。学院与书院以矩阵式结构进行协同育人培养(见图1),香港中文大学的每一位师生都具有学院和书院的双重身份,学生需要在学院进行专业学习,完成学院为学生提供的学士学位课程,同时又要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某个书院,在书院住宿和生活并接受书院的非形式教育。以学科为建制单位的学院像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负责“学科为本”的教图1学院与书院的矩阵式协同培养模式学,即职业教育;而以生活为主的书院更像是充满温情的大家庭,除了生活事务外,还负责“学生为本”的教学,即非形式教育。书院与学院各自按照自己的分工,各司其职,相辅相成,按矩阵式的管理模式协同育人。
2.有别无类的混和集居形式
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文化背景甚至不同国籍的学生按照学生自愿、学校随机分派并兼顾多类型搭配相结合的原则被分配到相应书院。这种混合集居形式可以互相学习不同的风俗、文化、语言等,既体现了中国古代书院兼容并包的人文精神,也传递了西方住宿学院的博雅教育理念,其本质既具有生物进化的生物学意义,也具有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学意义;既是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非形式教育方式,也符合著名的商业理论即“一个团队里的差异性越大,那么它的成就也就越大”[8]。书院在这样一个色彩斑斓、具有多元文化和多学科背景的学生群体中,可提供跨学科课程和课题,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同时也培养其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包容气质,让他们试图用多学科的视角研究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热点问题。由此可见,混住模式拓宽了学生的交流空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延伸人际链条,拓宽心胸视野,积累社会资本。[9]
3.集生活、学习和娱乐于一体的社区环境
香港中文大学书院设有校董会、院长室、院务室、学生指导处、通识教育办公室、舍监、导师等组织体系,是一个全方位服务学生的社区环境,为学生们营造出了一个优质舒适的生活和学习氛围,学生从书院提供的通识教育、学生宿舍、文娱康乐设施、辅导服务中等获得贴心照顾。书院有用于生活的宿舍、食堂、厨房、洗衣房、咖啡吧;用于学习的多媒体共享空间、创意实验室、自修室及阅览室、小组研讨室、谈心室、导师办公室;用于文体的健身活动室、多用途体育室、演艺厅、书院艺廊、音乐室、多用途活动室等。书院还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高桌晚宴、面试工作坊、写作培训班、社交礼仪讲座、名人演讲。书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样化、多渠道、多类型的学习平台,是一个集学生住宿、生活、学习、娱乐、成长的温馨家园。
4.潜移默化的非形式教育
书院的“非形式教育”是采取非课堂教育教学的一种教育方式,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自信心、责任感和人际关系技巧。非形式教育一是提供众多与正规课程相辅相成的通识教育课程,如伍宜孙书院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涵盖语文、创意、论坛讲座、康体、文艺、科普教育、多元文化、师友计划、学生辅导、实习、服务学习、海外交流等众多项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责任感,加强学术素养;二是通过精心设计校园的人文环境,或用与书院有关联的重要人物命名,或以书院建筑的颜色及形态展示书院的历史积淀等物化的教育形态,激发学生对所在书院的热爱和认同,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书院精神,充分发挥书院的隐形教育功能,经过书院的熏陶,学生会发现自己具有所在书院独特的气质;三是通过书院学生混合集居模式,营造多样化的生活学习氛围。不同文化和专业的学生在各种集体活动和学习环境中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协作互助,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视角,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成长空间。
三、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对大陆高校的启示
(一)大陆高校实行书院制的必要性
大陸高校书院制的产生源于多方面因素。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体系是依照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特征的苏联模式构建的,专业教育模式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单一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和高素质的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已成为高校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书院制便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有限的高校资源无暇关注到每位学生,学生在人数众多的高校里缺乏归属感,那么部分高校开始探讨兼具导师制、通识教育课程、第二课堂活动的非形式教育,适合具有异质化类型学生交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体现深切人文关怀的书院制可成为破解这一问题的一剂良方。三是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物和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必须学习和借鉴欧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住宿学院制(即书院制)在欧美高校经过几个世纪的实践已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摇篮,并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四是我国古代书院制重视道德教育、学术自由、平等开放的教学管理模式等优势为我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途径。在此背景下,大陆一些高校开始尝试书院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而香港大学书院制成为大陆高校纷纷效仿的对象,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二)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对大陆高校的借鉴意义
1.书院精神的现代价值
书院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源头,其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现代大学精神的贡献。大学精神是大学立足于本性,在自由地实现内在超越的过程中所凝聚和体现出来的特质和风貌,是大学的质的规定性。[10]大学从社会经济发展舞台的边缘走向舞台的中心时,在适应现代社会、为社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进程中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具有大学灵魂的大学精神也逐渐走向失落,而根植于传统文化、渗透于历史长河之中的大学精神必须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所以以“守望大学精神传统,注入时代精神质素”为核心重塑大学精神便成为时代最强烈的呼唤。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传统与现代、适应与超越的矛盾。香港中文大学将沉淀千年的书院文明移植入现代大学教育中,在吸收西方文明和中国传统的书院精神基础上,结合西方大学的先进模式与中国书院的传统经验孕育出来的瑰宝,塑造出具有自己民族性的书院精神,实现了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合。香港大学书院精神所体现的“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的办学特色不仅丰富了当代的大学精神,更为我国高等教育重塑大学精神提供了借鉴和范式。
2.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大学通识”与“书院通识”并存且互为补充、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大学通识”由学系负责,提供有学术深度的知识性学科;“书院通识”由书院负责,提供非形式教育。香港中文大学成熟的通识教育体系成为我国开设通识教育的典范。我国高等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完善通识教育管理,成立学校通识教育机构和通识教育委员会,负责通识教育的顶层设计、制度建设、课程设置和规划,确定通识教育课程比例、课程评价、激励机制、经费保障等;根据各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和办学资源,结合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多样化的需求,确定通识教育目标;深刻理解和领会通识教育的内涵和理念,以通识教育为主题,召开全校教学工作会议,在校刊、学报、校园宣传栏等开辟专栏,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系统设计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使学科领域划分合理、课程结构具有一贯性和整体性,又保持知识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课程开设不仅要有心灵滋养的人文经典课程类型,也要有时代感、现实感、实践感的课程类型;利用高校现有资源,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以培养全人教育为目标,以融合不同学科领域的人类文明精华为课程内容,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可以项目申报或招标课题方式实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也可组建校际联盟,跨校联合开发和共享通识教育课程。总之,我们需要建立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形成通识教育国际化、民族化、校本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3.导师制的多元化探索
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并在香港中文大学得到继承和发扬的本科生导师制,被视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正在被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学所研究和效仿。目前,我国导师制类型可按三个维度分类: (1)依培养对象分类,导师制分为完全导师制和优秀学生导师制。完全导师制是指为全体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均配备导师,导师不仅对学生的专业、学术进行指导,还会关注他们的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动态,并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优秀学生导师制是为经过选拔的少数优秀本科生配备高水平教师指导,并为他们单独组班,单独制订培养方案等,实施个性化教育。(2)依学习时段分类,导师制可分为全程导师制和年级导师制。全程导师制是指本科生在校四年中均配有导师,导师指导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年级导师制是指在前两年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导师,指导学生加强对专业的了解,后两年根据学院教师和学生人数情况,按照一定的生师比配备导师,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3)依导师工作任务分类,导师制可分为科研导师制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科研导师制是指为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开展学术研究配备导师,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我国各高校根据各自的教育理念和自身条件对“导师制”这一舶来品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导师制,但需要注意厘清本科生导师与班主任、辅导员的关系,在职责上不交叉、不重复,以实现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此外,解决导师制中生师比过高、资金投入欠缺、办学场所不足、导师职责不清、激励性措施和管理培育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将是我国高校导师制长期需要探索的课题。
(三)大陆高校书院制的创新模式
目前大陆实施书院制的高校有70多所,虽然每所高校书院制的模式不完全相同,但都在保留了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书院精神、通识教育、导师制等核心要素基础上,创新了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书院制模式。
1.以集中开展通识教育为特色的书院制模式
该类是以复旦大学早期实行的书院制为代表的模式。复旦大学2005年成立了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复旦学院,学院成立志德、腾飞、克卿、任重四个书院,全体新生第一年实行书院制学习和生活,分别进入四所书院接受文理基础、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等三大课程板块的教育,第二年再回到各专业院系接受专业教育。
2.以培养拔尖人才为特色的书院制模式
该类书院均是从新生中进行选拔少数优秀学生实施精英教育,旨在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一是以苏州大学的唐文治书院、敬文书院(2011年成立)为代表的实体书院。唐文治书院建立全新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复合型、学术型的高端文科人才为目标;敬文书院则以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创新科学精神、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为目标。二是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2000年5月成立)、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2006年6月成立)、中山大学博雅学院(2009年成立)为代表的荣誉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第一学年在文、理、工三大类平台上进行大类通识教育培养,第二学年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特长确认主修专业后进入专业培养阶段,同时实行导师制。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一、二年级进行大类通识教育,三、四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中山大学博雅学院贯彻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从事高深学术研究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精英人才。
3.以全人教育为理念的书院制模式
该模式是以复旦大学后期、西安交通大学实行书院制为代表的全人教育模式,实行四年一贯制的“双院制”人才培养。复旦大学于2012年开始全面推行书院制,2011级和2012级全体学生入住书院,按照不同学科大类和专业将本科生分到5所书院。西安交通大学2006年、2007年共有3所书院分别接受部分新生和全体新生,2008年共成立8所书院,開始实行学校本科生实施书院制教育的全覆盖。两所大学的书院制模式是所有本科生均同时具有书院和学院双重身份,在书院实行通识教育或第二课堂活动等非形式教育内容,以全人教育理念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在学院进行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柳森.大学书院:如何寻找自身定位[N].解放日报,2012-09-11(1).
[2]钱穆.新亚遗铎[M].第2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2.
[3]田波澜.香港中文大学沈祖尧访谈:大学应为社会守望相助的榜样[N].东方早报,2012-02-23.
[4]谷贤林.导师制·午后茶·住宿学院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J].比较教育研究,2003(9):27-30.
[5]杨甜.英式书院教育的演进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2015:17.
[6]王颖.论书院精神的现代传承[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12-215.
[7]沈媛媛.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与发展纵观[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9):98-100.
[8]倪一卜,张明强.香港中文大学:一点老派一点酷[J].旅游时代,2006(10):10-11.
[9]王剑敏.英美大学住宿学院对“两院”共同育人模式的启示[J].唯实·现代管理,2015(3):45-48.
[10]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4:Ⅰ.
(责任编辑陈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