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分析

2017-06-09

关键词:异位症异位囊肿

刘 晓 娟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分析

刘 晓 娟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目的 探讨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未接受剥除术晚期增殖期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育龄期女性依据子宫内膜病变状况结合用药方式分为异位对照组(正常培养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及异位地诺孕素组(以50 nmol·L-1地诺孕素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进行处理)各组46例;92例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正常并行子宫全切术者依据用药方式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及正常地诺孕素组(以5092例nM地诺孕素对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进行处理)各46例。观察各组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等指标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细胞凋亡状况。结果 异位地诺孕素组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地诺孕素组、异位对照组,且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经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等有关因子及NF-κB通路途径促使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凋亡,抑制DNA合成,实现治疗目的,改善患者预后。

子宫内膜异位症;地诺孕素;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NF-κB通路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指子宫腔以外生长子宫内膜所引起的病变及症状,临床多表现为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不育不孕、痛经、盆腔疼痛等,有调查发现,近年该病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约50%的患者伴有不孕不育,80%的患者伴有盆腔疼痛。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有研究发现地诺孕素对该病有一定疗效,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1]。我们探讨了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3-01—2015-05月接收的184例子宫内膜组织,患者年龄26~49岁,平均(52.36±3.72)岁;病程2~14周,平均(7.62±2.31)周。纳入标准:①初诊者;②年龄25岁及以上者;③临床资料齐全,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子宫内膜癌者;②严重肝、心、肾、呼吸、循环、神经、代谢功能不全者;③伴有传染性疾病者;④不配合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实验组:育龄期女性晚期增殖期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均未接受剥除术,从子宫内膜病变状况出发结合用药方式分为异位对照组(正常培养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及异位地诺孕素组(以50 nmol·L-1地诺孕素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进行处理)各46例。对照组: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并行子宫全切术者的子宫正常内膜组织,依据用药方式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及正常地诺孕素组(以50 nmol·L-1地诺孕素对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进行处理)各46例。

1.2.2 研究方法

实验组取育龄期女性晚期增殖期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织,未行剥除术),对照组取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排除内异症接受子宫全切术者),所有患者术前1年均未行激素治疗。于卵巢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将异位囊肿基质细胞分离,酶消化处理获取异位囊肿基质细胞,种植在6孔板[含青霉素100 IU·mL-1+链霉素50 mg·mL-1+DMEM高糖培养基(10%热灭活胎牛血清)]中,置于5%CO2、37 ℃的环境中培养5~6 d,瓶底长满细胞时可予以传代处理。吸去上清液,2.5 g·L-1胰酶消化处理,显微镜下对细胞收缩吸取。待其变圆后吸去消化液,辅以培养液,借助吸管将细胞自瓶壁上吹打下来,诱导培养扩大。3代培养后,确保纯度在99%以上,为获取足够数量的细胞,以第3代细胞为依据,进行实验。每次分离细胞均行实验1次。借助ON-TARGETplus SMART与siRNAs相连接。于6孔板中行异位囊肿基质细胞种植,并借助DMEM/F12培养基进行培养,利用DMEM/F12培养液(800 L)构建转录混合物,并采用Opti-MEN(50nMsiRNA混合物)预培养至20 min。于DMEM/F12培养前,以1 000 L转录混合液进行培养,维持24 h。siRNA转录2 d后,细胞于浓度0.5%前应用DMEM/F12[经地诺孕素(50 μM)处理过]予以血清饥饿培养。应用Westernblot对敲减效果进行系统评估。

1.3 检测指标

应用ELISA法分析405 nm处细胞中核小体抗体吸光度,观察地诺孕素治疗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观察地诺孕素治疗后细胞中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基因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地诺孕素治疗后各组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 mRNA表达水平比较

异位地诺孕素组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 mRNA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地诺孕素组、异位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 mRNA表达水平比较

注:与异位对照组比较*P<0.05;与正常地诺孕素组比较#P<0.05。

2.2 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异位地诺孕素组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地诺孕素组、异位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注:与异位对照组比较*P<0.05;与正常地诺孕素组比较#P<0.05。

2.3 细胞凋亡状况比较

正常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9.10±0.22)%,正常地诺孕素组为(9.30±0.27)%,异位对照组为(10.33±1.24)%,异位地诺孕素组为(30.12±1.36)%,异位地诺孕素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 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多表现为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异位,往往伴有不孕不育、痛经、盆腔疼痛等症状[2]。有调查发现,针对育龄女性人群而言,该病患病率约为10%左右,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3]。该病病因复杂,病理类型多,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及多变性,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由于其伴有复发性、侵袭性,恶变潜能大,故往往被认为为良性癌[4]。

地诺孕素为混合型孕激素,亦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新型避孕药物,药理学特征明显,能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作用与醋酸亮丙瑞林类似,但耐受性、安全性值得肯定[5]。加拿大卫生部已批准地诺孕素可用于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相关骨盆疼痛的治疗,该药物可阻滞雌二醇对子宫内膜组织的刺激,缓解骨盆疼痛,已成为一种新型子宫内膜异位治疗药物[6]。

本研究结果显示异位地诺孕素组经地诺孕素治疗后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地诺孕素组、异位对照组低,细胞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正常地诺孕素组及异位对照组高,表明地诺孕素主要经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因子及NF-κB通路途径发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

NF-κB信号转导通路在该病病理中具有介导作用,NF-κB因子于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以异源或同源二聚体为主要形式,与其抑制物(IκB)构成复合物,在胞浆中为非活性状态,刺激后易变至活性状态,激活后NF-κB-IκBs复合物中NF-κB解离,侵入细胞核,结合靶基因,促使转录启动。成活细胞中NF-κB抗凋亡效果明显,研究发现,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基质细胞中核因子NF-κB活性存在增加现象,抗凋亡效果明显。地诺孕素经Bcl-2、NF-κB、Bcl-XL、p21Waf1/Cip1、p16INK4a等因子及NF-κB通路途径阻滞卵巢巧克力囊肿间质细胞增殖,抑制DNA合成,下调抗凋亡因子,阻滞囊肿间质细胞周期,促使其凋亡,最终达到调节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预后[7]的目的。

综上,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1]康美霞,李进杰,游丽雅,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12):15-17.

[2]孙丽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疼痛与病灶特点的相关性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26):66-67.

[3]朱焰,谢淑武,曹霖.新型孕激素及抗孕激素国外研发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19):1880-1885.

[4]陈良康,张培翼,陈海林,等.地诺孕素类似物的合成及其抑制黄体细胞的生物活性[J].生殖与避孕,2012,32(1):5-9.

[5]刘晓娟,张玉虹,王虹,等.地诺孕素对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33):4434-4435.

[6]周维维.高剂量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山东医药,2013,53(44):66-68.

[7]张玉虹,梁登辉,孙喜斌,等.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4):400-402.

[责任编辑:李蓟龙]

刘晓娟(1982-),女,河北张家口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科肿瘤。

R 711.71

B

10.3969/j.issn.1673-1492.2017.02.008

来稿日期:2016-11-16

猜你喜欢

异位症异位囊肿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自发型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1 例报道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6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