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桐梓县羊磴镇的脱贫进行时

2017-06-09

当代贵州 2017年19期
关键词:桐梓县葛根贫困户

文 王 迪

桐梓县羊磴镇的脱贫进行时

文 王 迪

2016年,桐梓县羊磴镇6个贫困村出列。“告别贫困,羊磴镇不会拖后腿”,全镇干部群众对如期脱贫充满信心。

桐梓县羊磴镇是省级一类贫困乡镇,9个村全是贫困村。“两山夹一沟,穷得起灰灰;出门爬坡坡,进屋吃苕堆。”这句顺口溜曾是羊磴人的生活写照。连绵的高山阻隔了羊磴与外界的联系、落后的基础设施阻挡了羊磴的脱贫步伐,早日撕掉封闭、贫穷、落后的标签,羊磴人急切盼望。

交通会战初战告捷点燃群众脱贫希望

4月6日,阳光洒在羊磴镇白果村静谧的山间。一大早,贫困户娄方强和娄方龙兄弟俩开着三轮车去地里运喂牛的黑麦草,几分钟以后,三轮车沿着干净的水泥路直接开到牛圈旁。“以前根本喂不起这么多牛,没得路,草全靠人背,割草加背草一趟至少将近2个小时,一天不歇气地来回背三、四趟,还不够喂8头牛。现在好了,一车拉1000斤草,25头牛吃一天都够了。”娄方强一边卸草,一边和笔者拉起家常。娄方强的屋外,2米多宽的水泥路弯曲着延伸出去,一直和出村的大路接上,祖祖辈辈肩挑背驼的苦日子,因路通而对新生活充满希冀。

和娄方强一样,羊岩村的其他群众也感受到了公路建设的大变化。2016年,木元至高果6公里长的通村路动工时,群众都自发放起了鞭炮。

“羊磴要脱贫,首先要突破交通瓶颈。不把羊磴的路修好,我就没得资格当这个书记!”2016年8月,羊磴镇交通攻坚誓师大会上,镇党委书记梁正强向全镇群众立下誓言。随即,一场交通脱贫的硬仗在羊磴镇打响:正习高速穿境而过,长达11.46公里;43公里松狮二级路、13公里高速公路连接线、14.8公里出境通道、21公里景区通道、25条163公里通村油路、60公里进寨水泥路、54公里断头路连接和连户路动工修建……

在棉地至石林出境公路建设工地,由于作业面太窄,挖掘机无法作业,路基下堆集的大石块全靠人工抬。工人领班赵米说:“施工条件太差了,在其他地方,1个人1天可以砌3方多,在这里只能砌1方。”

由于地形复杂、土质松散,羊磴镇的公路建设难度很大,滑坡、垮塌现象频频发生。“脱贫攻坚面前,没有‘不行’这两个字!”羊磴镇镇长曾军坚定地说,全镇大动员、深入发动群众;以村为单位成立攻坚队;每条路明确一个班子成员、1个镇干部、1个村干部全程负责;每条路成立义务议事协调小组;倒排工期,密集调度,镇党委书记、镇长现场坐镇解决问题……

在县、乡两级的奋力推动下,短短8个月时间,羊磴镇交通会战初战告捷,高速路、二级路、出境路、通村路、连户路纵横交错,脱贫的希望在群众心中点燃。

土地焕发生机 农业产业“逆袭”

4月6日中午,羊磴镇羊岩村中台组贫困户钱志勇正在万牛牧业科技公司的养牛场喂牛,他在这里工作每月的报酬是2400元。万牛牧业公司是羊磴镇从习水县引进的养殖公司,2016年,镇政府用46万元扶贫项目资金作为村集体资产和贫困户股金,入股公司修建牛圈,村集体每年可分红4.6万元,每户贫困户每年至少分红2000元。

如果喂养能繁母牛,由镇政府统一向信用社协调贷款,政府贴息一年,公司按每头每月200元预付定金,让群众吃上‘定心丸’。同时,镇里无偿发放草种,发动贫困户种草,每亩每年可收入4000多元。为解决销售难题,羊磴镇还与县城的金诚牛肉干厂达成收购协议,并积极在镇内筹建集中育肥场、肉牛屠宰场、牛肉干加工厂和冻库。

资金、技术、饲料、销售、加工等环节的难题一一破解,打开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门路。在羊岩、白果、棉地等村,10多户农户在加紧修建牛圈,准备大干一场。

“这样的事,两年以前根本不敢想。”贫困户周世红感慨。

“羊磴镇生态环境恶劣,退耕还林种草养畜是涵养生态、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谈起羊磴农业产业的“逆袭”,梁正强深思熟虑。

4月5日,羊磴镇羊岩村中台组的葛根基地里一片忙碌。“像这样,要把整个泥土浇透。”遵义市中药协会副会长郭友毅正在手把手教65岁的贫困户田小初浇定根水。“2016年,郭友毅从市里来到羊磴镇领办葛根基地,由村里流转土地,老郭负责技术指导并按照每斤1.5元的保底价收购,2016年带动贫困户每户增收1.2万元以上。

“看,这个周我的销售排名在全国排前100,贵州第一。”白果村22岁的贫困户周世红指着手机上农产品专业商务平台“一亩田”上最近一周的销售信息兴奋地说。周世红的父母均是残疾人,家庭贫困。2015年,他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开始贷款养土鸡,再用土鸡蛋育雏后通过网上进行销售,目前已在网上销售了20多万只鸡苗。

万头牛、万亩草、万亩猕猴桃、晚熟李子、核桃,曾经贫瘠的土地正焕发生机,曾经光秃秃的山头正披上绿装,羊磴产业“逆袭”之路,在这个春天奋勇向前。

因人而变 羊磴迸发巨大活力

在羊岩村的葛根基地,60岁的钱世荣正忙着松土。而在一年前,钱世荣却是坚决不同意流转土地种植葛根的人。嘴上说:“苞谷砍了不划算。”内心里,却是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怀疑。看到镇党委书记、镇长一家一家开群众会,一户一户讲栽种葛根的收益、好处,还拿出规划给大家看,请中药协会的技术人员来为大家讲解,钱世荣最后还是信了,同意将家里的2亩多地流传出来,还主动到基地务工。

曾经的羊磴镇,部分群众思想封闭保守。近年来,交通大会战、产业大发展、脱贫攻坚大战役,让羊磴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什么,让群众从反对到怀疑,从怀疑到接受?从政府要我干变成我要自己干?

在羊岩村中台组,怀孕5个月的副镇长令狐燕坐了半个多小时车来到养殖户李逵家中,和他商量扩大养殖规模的事。头天晚上,令狐燕和镇村干部开会商量脱贫攻坚工作直到凌晨两点才休息。

在养殖大户周刚均家,笔者碰到镇党委书记梁正强,他正在耐心给周刚均分析从外地买饲料和带动贫困户种草提供饲料的区别:“草多时,你买一台打包机,真空包装好,冬天作为青贮饲料喂牛”。听了梁正强的建议,周刚均兴奋地说,晚上就找附近的贫困户摆谈,请他们种草。

“石头和石头不要紧挨在一起,大家加紧干。”在棉地到石林的公路建设现场,镇长曾军正在查看公路建设情况。看到贫困户姚世敏在工地上做工,曾军详细询问姚世敏家庭的近况,鼓励她再苦再累也要供孩子读书。

真情、真心是羊磴镇干部走进群众心坎的“法宝”,一户一户地走访、一个院坝一个院坝地开群众会,真正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群众也越来越信任干部。

镇干部曾繁华,半个月的婚假只休了一周就返回工作岗位。何永生,小腿肌腱断裂,却坚持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李江,腿摔伤,依然拄着拐棍坚持上班……去年6月到现在,镇村干部一直没有放假,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同时,遵义市、桐梓县挂帮部门也对羊磴倾注了很多心血。市药监局、市妇联等市直部门把帮扶贫困户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帮助他们修路、治病、发展产业。桐梓县委书记吴高波数十次来到羊磴,彻夜与镇领导班子找致贫原因、寻发展方向,对贫困户嘘寒问暖,和贫困户深入交流,从精神、政策等多种方面鼓励、扶持他们摆脱贫困。

贫穷的山乡,因人的改变而迸发出巨大的活力。2016年,羊磴镇6个贫困村出列。“告别贫困,羊磴镇不会拖后腿”,全镇干部群众对如期脱贫充满信心。(作者单位:桐梓县外宣中心 责任编辑/哈文丽)

2016年,羊磴镇羊岩村中台组的葛根基地带动贫困户每户增收1.2万元以上。图为农户在葛根基地里劳作。(桐梓县外宣中心供图)

猜你喜欢

桐梓县葛根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经常饮酒者喝葛根陈皮茶
葛根药膳用处多
桐梓县关工委开展“尽责优教”大讲堂培训
桐梓县关工委召开主任办公会议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葛根妈妈和她的雁宝宝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桐梓县离退老干部为县教育事业点赞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