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的力量
2017-06-09
人心的力量
何善蒙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浙江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等。目前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中国民间宗教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我们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我们的本心是善的。如果我们为恶,那就是对于自我的本心的放弃。
我们通常都说,心有多大,世界就会有多大。这个话,因为太通俗了,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其实,最深刻的道理,往往都是隐藏在最为平实的语言之中。
说到心的力量,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知道,一样的世界在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眼中,肯定会有不一样的表达,而这种不一样就是取决于心。在中国的传统中,第一次向人揭示出心的重要意义的人是孟子。
其实,人是极容易在现实生活的欲望中沉沦的,毕竟道德口号式的理想是无法真正抵御现实生活中种种诱惑的。于是,有人说,理想是崇高的,现实是骨感的。有的时候,确实如此。
人性是极其脆弱的,尤其是在欲望面前。孟子生活的恰恰是这样的时代,对于欲望的追求几乎完全掩盖了道德理想,礼崩乐坏的境地可以说是到了极点,诸侯之间的争利,成为一个最为平常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孟子周游列国,遇到的自然都是利欲熏心的君主,开口就是桓文之事,所谈即是好勇、好货、好色,对于欲望的追逐似乎成为这个世界唯一的目的。当此之时,孟子能怎么办?孟子当如何坚守儒家的道德立场,并用这个道德立场去影响、改变世人?很多人在这种境地下,大概都会选择放弃,都会最终被欲望裹挟着而淹没在滚滚红尘之中。在湍湍的欲望横流中,孟子秉着“舍我其谁”的豪气,怒斥杨墨,睥睨物欲,独标仁义。
也许孟子并不能改变什么,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孟子时代的整体趋势还是沿着欲望之途而去了。然而,孟子还是让人明白了一点,我们到底是选择做一个真正的人还是甘于沦为禽兽?孟子所言,“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这微不足道的差别,在很多的人那里被忽视了,因为这个差别对于人的影响力比不上声色的欲望来得更为强烈。
但是,孟子给了众生当头棒喝。人性的本善,这是人之为人的限定。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作为一个人的存在,那么,对不起,即便是欲望最为诱人,你也必须要坚守住人的立场,这就是人的尊严和价值。当然,你可以说,我选择欲望,我追求世俗的快乐,可以吗?孟子不否定你对于欲望的选择,但是,从今以后,你就自己告别了作为人的意义。做人还是做禽兽,在孟子看来就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很多人会批评孟子的人性善,理由很简单,那是因为你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很多人,都是被欲望所裹挟着的,怎么可能是善的呢?相比较来说,人性恶倒是很多人宁愿接受的立场。但问题在于,孟子生活诸侯纷争的战国时代,对于人现实的恶的经验会少吗?对种种欲望的祸害没有感知吗?孟子自然是十分清楚这一点。那么,既然如此,孟子说人性善,其用意又是什么呢?
其实孟子的道理很简单,即便我们的日常生活被欲望掌控得十分严重,只要我们认识到本善是我们的人性,认识到人之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我们就可以实现对于平凡(甚至是庸俗)生活的超越,从而在人和禽兽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界限。
从孟子这里,我们知道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我们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我们的心是本善的。如果我们为恶,那就是对于自我的本心的放弃,那就是禽兽。人和禽兽的差别微乎其微,就在于每个个体的当下选择。而选择之后,所成就出来的结果是天壤之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总是在不断地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责任编辑/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