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2017-06-08彭茂林

文学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素质教育改革

彭茂林

内容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早已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老师教学的需求。教育改革已呈现出不可逆转之势。但如何改?怎样改?一直是困扰着一线教师。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科学实施素质教育,提出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教学活动 改革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大会讲,小会谈,耳木口麻,有时真的显得无所适从,茫然,还是茫然。但在科学发展观理论东风的指引下,调整当前传统的教育结构模式,推陈出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势在必行。素质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挖掘和发挥学生身心发展的潜力,弘扬其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为教育工作者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提供了理论基础。我认为: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在课堂上取得突破。

一.倡导课堂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因此,我对数学课堂教学做了以下改进:

1.文化、品德并重,实施素质教育。

根据学科特点有机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广泛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各种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全面培养他们的理解、思维、观察、表达能力。数学学科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教学中,我注意揭示数学内容的辩证关系。例:在学到“圆形面积的探究”时,注意应用教学道具,使学生形象的体会到形的变化,从中使学生认识到“事物在运动变化”的唯物主义启蒙教育。通过亲身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提高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另外,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提出问题、作业按时完成等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内在素质的一种侧面表现,也是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加强学法指导,實施素质教育。

所谓“三个为主”,就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首先,教师为主导。教师的作用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如何应用已学知识等。教学要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在心理、生理、智力、行为等各方面的特点,并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教育面向每位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具体到个人时要做到因材施教,提高个人学习能力,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其次,学生为主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大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活动中来,教师要提供他们动手、动眼、动口、动脑的机会和条件。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多为“潜能生”创造学习的机会和条件,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爱护,使他们增强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克服苦难的自信心。第三,训练为主线。落实训练为主线的前提是加强和巩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各单元的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训练,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视听媒体常用,提高教学效果,实施素质教育。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电教媒体越来越多得到应用,为学生更多更好获取信息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在准确分析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可根据教学目的、课时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环节,尽可能的使用电教手段。如幻灯片、投影仪、录音机的使用等等。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及探究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实施素质教育。

三.营造课堂愉悦氛围,实施素质教育。

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变“苦学”为“乐学”。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那么,如何给学生创设一种愉悦、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位学生都沐浴在老师温柔、鼓励的目光下,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愉悦的情感体验是产生学习需要和动机的前提,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参与学习过程,其效果和硬性灌输的效果会截然不同。因此,愉悦、民主的学习氛围,以及师生的相互信任感、认同喜爱感,教师教学艺术的美感,都会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促成因素。当然,这并非要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而是要指导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乐此不疲的攀登学习高峰,最终体验到攀上顶峰的那种“一览众山小”和“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成功的喜悦;让“潜能生”也能体验到“跳起来摘到果子”的成功的喜悦。这种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动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如何利用优美的语言,整洁的板书,巧妙的提问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积极去参与到学习中,这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有时,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鼓励的话,都会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因素,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感到学习的乐趣,变“苦学”为“乐学”,从而实施素质教育。

四.采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素质教育。

对学生成绩的考查和评定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评定标准。所谓:“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数决定命运,效率就是一切”。许多人存在一种盲目的认识:认为只有读了正课才能考上大学,才能有前途,才能光宗耀祖。殊不知其它的方式也能考上很好的大学,也能光宗耀祖!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部分学校对学生灌输这种思想,导致了很多有天赋、有特长的人才被抹灭。中国近几十年没有再出现像李白、苏东坡、鲁迅这样的大文豪、大作家,不是很好的例证吗?所以,我们应该明白:掌握知识是重要的,培养能力也是重要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就会产生“畸形”的尖子生。因此,作为教师要明确考査的目的,严格掌握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能力,采用多种考査方法,使学习和考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只用分数来压学生,来作为评定学生好坏的标准,从而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和繁重的考试压力中解脱出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五.有序延伸课外活动,实施素质教育。

课外兴趣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它与学科课程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爱好和学校的教学资源,精心组织开展课外兴趣活动。通过课外兴趣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发展了个性,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

一句话,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源头,要进行教育改革,就课堂改革开始!

(作者单位:重庆市云阳县江口镇千丘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素质教育改革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